1 【醫案舉隅一:脫發】 陳某,男,27歲。因“頭頂脫發半年余”前來集萃堂就診韋日鋪醫生?;颊哳^頂區脫發,發質偏軟而油脂較多,毛囊稀疏,自訴平日睡眠不足,精神尚可。胃口佳,無其他不適感。舌質紅、苔白膩,脈滑。 中醫診斷:脫發(陰虛痰濕)。 治療過程:辨證選穴后,先采用梅花針扣刺后涂姜汁的方法向脫發區邊緣螺旋狀向中心均勻叩刺,反復三遍,再叩其余選取穴位。每周叩刺2-3次,10次為一個療程。期間配合服用集萃堂特制的健腎膏,共服用1瓶。 結果:共治療11次后,療效明顯,于脫發處生出細密發根,現繼續鞏固治療中。 治療前 治療中 第11次治療后 2 【醫案舉隅二:少白發】 陳某某,女,26歲。因頭頂處出現局部白發增多而就診?;颊咝误w偏瘦,發質干枯,自訴進來精神壓力較大,不經意間頭頂區生出大量白發,飲食、睡眠可,無其他不適感。舌質淡有齒痕、苔少而滑,脈細。 中醫診斷:白發(氣陰兩虛)。 治療過程: 辯證選穴并進行皮膚消毒后,局部采用圍刺導氣針法,行針得氣后留針30分鐘;百會穴用隔姜灸,每次灸7壯。每周治療3次,共7次后,驚奇的發現局部白發已經明顯轉黑。 治療7次后 3 【機理概述】 脫發、白發是人的生命力由盛轉衰的標志之一。《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指出男子八歲、女子七歲為一個生命周期,“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于上,面焦,發鬢斑白”,“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意思就是一般男子在40-48歲左右,女子35-42歲左右腎氣就慢慢衰落,頭部的陽氣衰少,容易出現脫發和白發了。 除了先天的因素影響外,我們現代許多人都是因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以及飲食睡眠不規律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如果在20-40歲這個本應精氣最為充沛的年齡階段就出現了大量的脫發、白發,通過中藥針灸等方法調理,還是有很大幾率能夠“逆轉陰陽”,挽救我們的頭發的。 4 【治療感想】 雖然這兩個案例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但是脫發和白發原因復雜,肝腎虧虛、痰濕血熱、血虛受風、毒素積累、愁憂恐懼、失精傷血等因素皆可引起,想單純用某個技術“一招鮮,吃遍天”并不可靠。需要綜合分病因病機,選取適合的方法辨證調理體質,才能取得更好療效。 梅花針扣刺、圍刺導氣針法能有效刺激局部經絡穴位,能激發和調整淺表神經的功能并能改善脫發區血液循環,刺激萎縮的毛囊,防止毛囊進入靜止生長期,有利于修補受損的發根,使其恢復生長功能,技術關鍵在于根據體質強弱、病邪深淺來掌握刺激強度和頻率等。 生姜和艾灸都有辛溫發散、行氣散寒的功效,能補充頭皮局部衰少的陽氣;且姜汁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加速代謝,在針刺、梅花針扣刺后應用能更好的發揮刺激毛囊生長、白發轉黑的功效。 5 【韋日鋪醫生溫馨提醒】 1.養護頭發的基礎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情志舒暢、心態平衡。 2.飲食上以顧護肝腎、脾胃為主。 如肝腎虧虛可采用健腎膏、七寶美髯丹、七寶烏發粥等膏方、中成藥和食療調理; 脾胃虧虛、氣血不足可參考食療方龍眼首烏羹(龍眼肉20顆,制首烏15克,當歸6克,山楂12克,紅棗6枚),還有黑豆等豆類、腰果、杏仁、核桃均是推薦的食品。 辨別體質請咨詢專業醫生,請勿自行判斷。 注:因個體差異不同,本案僅針對個人,如有需要請就診專業醫生,請勿自行對照使用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