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興,筆名:西唐愚叟 春秋時候,河南省的葉縣叫做葉邑,境內的澧河南岸有座云夢山。山下有一個幾百畝地的大潭窩,潭水的東南邊懸崖上有座龍王廟,故名曰龍王潭。又因水瀕云夢山,亦稱云夢潭。還因這里是澧河受山勢所阻轉彎的地方,俗稱拐彎潭。這里山明水秀,自然是修身悟道的風水寶地。 山上的鬼谷子洞里隱居著一位文韜武略的道人王栩,后人稱他王禪老祖。山下龍王廟里住著熟識天文地理、能呼風喚雨的龍潤道長及其第九子——龍公子。他們三人極為友善,每日做完必修功課外,或一起上山采藥,或河邊垂釣、放生,或聚于云夢山頭桃花園內的石幾上對弈,切磋棋藝。 這一年春天,奉命鎮守楚塞葉邑的沈諸梁,聽說云夢山上、下住有三個了不起的世外高人,上任不久,就身著便衣,帶了仆役,騎馬直奔山下,名曰游山玩水,實乃造訪名人高士。葉公將馬匹栓在山下濃郁的柳林里,留下仆役看守,獨自一人,拾石徑而上。他走上山頭,但見二老一少。道裝打扮的人,正圍著石桌下棋,葉公便施展輕功之術,悄無聲息的走近他們身后觀戰。當王栩的棋被龍潤道長的高吊馬所困,可又不忍心丟車時,葉公果敢地脫口而出:“寧可丟車,也得保帥。”他一語呼出,震驚四座。其實,沈諸梁宰葉的消息,三人已有風聞,他雖微服私訪,卻怎能瞞得高人慧眼?三位道人遂離座行禮道:“葉公大人到了,請坐,恕山人未及迎迓之過。”葉公連忙謙讓地說:“豈敢,豈敢,卑職一介武夫,言辭不恭,冒然登山,有擾眾位道長棋趣雅興,請見諒。”四人寒暄已畢,便歸座位。葉公若一見如故似的,便主動請戰,分別與三位道人下了一局棋。隨后直言說:“葉地楚之隘也,沈某才疏學淺,難負重任。今日拜訪眾位道長,求賜治理良策,助我興葉。”三位道長見葉公雖為封疆大吏,卻平易近人,言辭懇切,遂即推心置腹地談論起經國為政之道。從此,葉公隔三差五的都要抽暇來到常村云夢山會友,或探討兵法,或潛研吏治,或切磋棋藝。王栩、龍潤道長也時常應邀去到葉邑作客,或給兵士們講武,或給吏役們論政,或給庶民們傳道,他們被葉公稱為“山中良輔”。 云夢山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澧河的支流叫塌河,鎮守塌河的河伯是一條黑蛟,它與塌河寺院的和尚狼狽為奸,時常奸淫女香客,主管澧河的龍公就是龍公子,幾次勸告它,黑蛟卻一意孤行,甚至奸后害人。龍公子心想,只有除掉塌河寺的幾個害群之馬,方能遏止黑蛟的邪念。于是,他到葉邑將埸河寺和尚的不規行為告訴了葉公。這一天,葉公帶了親兵,包剿了塌河寺院,果然,發現這里的和尚寢室與塌河蛟爺廟之間有一條地下通道,暗室內除囚禁有二十多個女香客外,還有十多具女尸體。但,和尚是出家人,不便運用刑法。因此,葉公下令把寺內的五個違法犯罪和尚,交給當地民眾用耕地之法,挖坑深埋,僅露出光頭,套牛耙死。所以,常村地區有“塌河寺和尚——罷(耙)了”的歇后語。至于,黑蛟作孽之事,葉公移交給主持澧河的龍公子處之,龍公子向父親、主持九溪的龍王如實地匯報了黑蛟的罪行,但,念其是黑龍王之后裔,僅被處以閉門思過二年,并法外開恩,保留其職位和廟宇。從此,使塌河寺恢復了清靜境界。 葉公宰葉的第二年秋天,葉邑發生了罕見的旱災,赤日炎炎,土地龜裂,禾苗枯萎。老百姓們天天敲鑼打鼓,頭戴柳條帽,結神社往龍王潭祈雨。這一天,葉公為了順應民意,他也齋戒步行,和百姓們一道來龍王潭祈雨,龍王潭的龍潤道長和龍公子出廟迎接葉公,他們看著人們求雨若渴的情景,雖眼含淚水,卻也無可奈何。 這天夜里三更時分,葉公夢見了龍公子。他說:“我父親龍潤道長是東海龍宮派駐這里主管九溪的龍王,我是主管澧河的小白龍,化身為龍公子。澧河兩岸大旱,這是天定的劫難,俺父子倆實在于心不忍,不愿看到自己的轄區百姓因干旱愛饑餓,更不愿勞駕您向我們求雨。明天,我父親去東海赴會。夜間,我偷給兩岸百姓降一場細雨。但,天機不可泄露,今后我們仍以道人身份會見您。”次日,火紅的太陽又冉冉升起,熱浪更高于往日。葉公心想:“哎呀,昨晚難道是虛夢一場?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還需誠心誠意的求雨。”葉公于是又擺好了龍王香案,凈手上香,不食不飲,虔誠求雨。誰知,夕陽西下,云夢山頭升起了一片烏云,沿河向東彌漫,更深夜靜時沒雷沒閃,沒風沒聲,神不知鬼不覺地下起了小錐子雨,整整地降了一夜。雨后,人們補種了蕎麥,擺脫了背井離鄉之苦。葉公和百姓們高興極了。但,為了保守龍公子私降雨的秘密,不敢去龍王廟還原。只是正常的帶領吏役上山給龍王廟進香。 第二年又是大旱,比上一年還來得早一個月,旱情有過于前年。 這一天,龍潤道長和龍公子又找王栩下棋。王栩苦笑著說:“二位道友,恕我直言,王某早有察覺,您父子不是凡夫俗子,是主宰澧河流域水系的龍公,有呼風喚雨之能量。可是,這里連年發生干旱,眼看要餓死人,您能袖手旁觀嗎?還有什么心思下棋!”龍潤道長搖頭回話說:“唉,您身為凡人,不知天庭之事啊!我們雖有布雨之能,卻無降雨之權。何時、何地布雨,降幾分雨量,乃天宮雨部所司,我們只能奉命行事,豈能私行?去年,孺子趁我東海赴會之機,偷布微雨惠民,至今,雨部還是懷疑我們,正在追查著,只不過找不到證據罷了,這是殺身之禍呀!” 三位道長正在說話間,葉公帶著豐盛的供品,當面求情于龍潤道長父子:“龍王、龍公,凡夫求您設法布點雨再救救蒼生吧!”這時,龍潤道長一反常態,陰沉著臉說:“既然二位已知我父子的真相,也就不必隱瞞了。葉地大旱三年,全在劫數,我們奉命守河,豈敢違抗天命?尤其是雨部仍在追查上次偷降雨量之事,實在不能一錯再錯了,請勿強人所難。”葉公聽罷,“噗嗵”一聲跪拜在地,連連叩頭不起,王栩一旁又苦苦相勸。這時與葉公極其友善的龍公子也勸父親說:“葉公乃一邑之父母,子民遭饑饉,心急火焚,咱應該幫這個忙。不然,夜里咱利用澧河支流給兩岸農田布潮,有底墑照樣可以長莊稼。也可以減輕些災情。”龍潤道長有礙于葉公面子,經過深思,只好答應讓兒子偷偷地布潮了。 果然,從那一日以后,每天夜里,澧河兩岸及其支流過境之田野,露水如河,莊稼地里濕漉漉的,早秋復蘇了,晚秋又補種了玉米、谷子,這一方百姓又沒有餓著肚子。 到了第三年仍是大旱,連樹葉也落光了。葉公帶著鄉鄰們天天到云夢山上祈雨,也無濟于事了。龍王父子自那日公開身份后,葉公再也見不到他們了。這一天,葉公又來到龍王廟,擺上供品,焚上長明香,索性守住龍王神龕不走了。 午后,葉公扶著香案打了一個盹。但見,愁眉不展、老態龍鐘的龍潤道長走到他的跟前,推心置腹地說:“葉公,你不要再祈雨了,前兩年,我兒子為你布雨布潮,雨部抓不到事實,是因那二年是黑蛟被處閉門思過期間,它雖然忌恨,懷疑,卻無目睹實據,才未敢上告天庭。現在,它已解禁,你若再乞求下去,將會害了我全家,難道你忍心嗎?我已將龍公子囚禁在龍王洞里了,這是第三年大劫,不能再讓它為你私行布雨了,請回吧。”說罷,龍潤道長拂袖而去。葉公睜開眼睛,只有空廟一座,無奈,只好回城了。 就在這天夜里,王栩道長夢見了龍公子,他說:“我現在被父親囚在拐彎潭水洞里,明天,你讓葉公找上十八個人,做九只提水飛桶,去拐彎潭用力往上攉水,使河水翻滾,我就會乘機走出龍王洞穴,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再給兩岸百姓偷降一場雨,救救一邑蒼生。”說罷,龍公子的魂靈又回到了龍王洞里。王栩醒了以后,立即趕到葉邑,把龍公子的話告訴給了葉公。第二天黎明,葉公親自率領差役前往龍王潭的拐彎潭處用飛桶輪番往上攉水,從早上一直攉到傍晚,只攉得潭水翻騰,怒濤萬丈,云霧彌漫,天昏地暗。夜幕剛剛降臨,天空陰沉下來了,輕風細雨,又下了一夜。澧河兩岸的老百姓又搶墑種上了晚秋,葉地就這樣渡過了三年旱魔浩劫。葉公從心眼里感激龍公子的大義大德。他拿出自己的俸銀,把龍王廟從河岸巖壁搬遷到云夢山上,直到來年二月二龍頭節,葉公才率領山民們在云夢山上興起了古剎廟會,舞獅玩龍狂歡慶祝三天。給龍王廟大上香火。 話又說回,自葉公依龍公子之計,處治了惡僧,絕了塌河黑蛟淫欲之源,龍王又從輕給予其警戒處罰。他不但不感謝龍公子的網開一面之恩,反而恩將仇報,懷恨在心。前兩年龍公子為解救民瘼,私自布雨布潮,它就一直懷疑是龍公子所為,但,因閉門思過,沒發現紕漏,他無法告發。第三年大旱時,它解禁了,一直在暗地里窺視著龍公子的一舉一動。那日,葉公率眾用飛桶攉水一開始,黑蛟就化作一條小黑蛇,躲藏在拐彎潭山崖的石縫里,把龍公子夜間乘潭水翻騰興云起霧之勢,私自布雨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當天夜里,它就密告到雨部,雨部當晚就察覺了澧河龍公私自布雨的事實。翌日,玉皇大帝派天神將澧河龍王父子拘押到了天庭審訊。龍公子慷慨陳辭:“罪龍供認不諱,天降旱劫,吾身為一河主宰,為救葉邑千萬生靈,三次布雨布潮,均小龍瞞著父王所為,與龍父毫無干系,我違犯天規,理應斬首,死而無憾。”玉皇大帝深為澧河龍公大義大勇所感動,但,天條不能不顧,遂從輕判處斬首龍公子一己,赦免了其父。 判定處斬的當天晚上,龍公子向云夢山王栩道人托了一個夢,把三次私自布雨布潮,觸犯天條的事一一地告訴了他。王栩驚駭萬分地說:“我馬上找葉公,一同上表天庭救你!”龍公子坦然笑道:“不必了,天庭非同塵世,天條是不容通融的,我三次私自布雨,每次都是死罪,玉帝只殺我一己之身,能赦免我父王,這已經是天恩浩蕩了。況且,我是為救一方生靈而獻身,是死得其所。不過,明日午時三刻,我被處斬時,你和葉公要準備一個新五升盆,盆里放入新棉花,然后,放在龍王廟當院里,等東南方的紅邊黑云過來時,會有一聲霹靂,向盆內下些紅雨,那就是我的靈血,你們要用新荷葉蓋嚴,嚴密藏于廟的中屏內,外面用磚砌實,要交待歷代師父,不要挪動,五百年后,有一葉仙令會前來啟開,可救我重生,千萬不可泄露機密。” 第二天早晨,王栩趕往葉邑密報于葉公,雖夢幻之事,將信將疑,二人也不得不依夢行事。他們立即置買了一口新盆,提前回到云夢山上。天到中午時分,果然晴空中升起了紅邊的黑云,一聲雷響,紅雨墜落盆內。二人密藏好血盆,嚎啕放聲痛哭了一場。 光陰荏苒,五百年過去了,葉縣真的來了一位神仙縣令王喬,他上任的當天,就迫不及待地到云夢山拜謁龍王祠,遂拆去內屏,啟封荷葉,但見盆內熟睡著一個嬰兒,體膚白嫩,面如紅棗。王喬正驚喜之際,忽有一位仙嫗飄然入內,托起嬰兒向東南飛去。有人傳說,他被菩薩送回了龍宮,轉世為金河小龍,又恢復了澧河龍公之職。也有的傳說,他轉世為關羽。 回頭接著還說當年的葉公、王栩將龍公子靈血藏匿已畢,在龍王廟里哭得死去活來。這時,澧河老龍王被玉皇大帝免罪復職,他悲傷地又回到了云夢山龍王廟宇。他雖然失去了兒子,卻為葉公的悲傷誠心和兒子為救民瘼而死所感動,但,他不愿再現身了。這一天夜里,他給葉公托了一個夢,說:“葉公,我兒子能為葉邑百姓而死,死得其所,重如泰山,你不必悲傷了,要振作起來。旱澇乃是天庭運行之事,今后可不能光靠祈雨了。這條河的大小支流都是我掌管的,地域是你管轄的。你可以按照客觀規律改造河道,我可以按照你的安排改道,為民謀福。南山有個世外高人叫陸通,你把他請出山來為你設計渠、陂等水利工程,可引水、蓄水,防旱、防澇,這是民間自己的抗劫能力,天庭雨部再降災害就不用怕了。”葉公醒后,深感龍王提示得很對。天一明,他就便衣步行去南山請來了善于治水的陸通隱士,他親自伴同陸通勘察、設計了治理澧河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在治水的日子里,葉公帶領家人、部屬和全縣人民一起,寒來暑往,披星戴月的開渠筑堤,經過多年努力,終于建起了東、西二陂,使澧河兩岸的百姓再不鬧水旱災荒了。 葉公在王栩的襄助下,不懈地講武練兵,經過幾年的努力,兵力強盛了;他采納龍王的建議,興修水利,百姓富裕了。在他的治理下,葉邑很快地成為境強四野,躋身天下九塞之一的名區。這一年,葉公在大慶豐收的日子里,他無限懷念澧河龍王父子無私無畏、心系天下民生的獻身精神。于是,他號召全縣百姓寵龍、愛龍,在澧河沿岸建了許多龍王祠,把人間的的繁衍生息說成是龍的傳承。尤其是,他自己好龍成性,在葉邑大興土木,建造了華麗壯觀的玩龍仙臺,每逢休閑假日,登臺畫龍、刻龍、寫龍、舞龍、吟龍。甚至,他要求上下官民連日常吃飯的碗上都得飾有龍的圖騰。在他的崇拜感召下,澧河龍王率領各條河的河伯蛟龍,也時常不現身影地到玩龍臺上與葉公、百姓們一道飛舞嬉戲。 葉公好龍的誠意,感動了四海的真龍,紛紛效仿澧河龍王為民間降祥賜祗,使華夏大地風調雨順,黎民安居樂業。 就在這個時候,當年懷恨葉公和龍公子的塌河黑蛟,忌妒心狂妄,一心要毀掉葉公愛龍的美譽,欲置葉公于死地而后快。這一天,它趁葉公獨自在玩龍臺畫室聚精會神的繪龍之時,突然,它現出烏黑而兇惡的怪形,張牙舞爪地沖進室內,頭睹窗,尾掃庭,一聲怒吼,震得屋瓦“唰唰——”脫落,砸得葉公抱著頭四處躲閃不及。就在這危急時刻,澧河龍王率領眾河伯蛟龍一齊趕到,一見黑蛟作孽,眾蛟龍立即現出了原形,圍剿黑蛟。從臺上打斗到天空,終于擒拿住了,澧河龍王把它鎖入龍王潭底的囚龍洞內,使之永遠不得翻身。 一場風波過去了,葉公一見真龍果然聚集到玩龍仙臺,又鏟除了作惡多端的黑蛟敗類,真是喜出望外。他立即讓樂工奏起了青銅編鐘舞龍曲,讓老百姓與真龍同臺共舞,高歌葉邑盛世景象。 從此,葉公龍緣傳奇的故事在葉縣大地上千秋萬代的流傳下來了。到了漢代,文人劉向把葉公崇拜、傳承龍文化的史實和民間葉公龍緣的傳說,融合在一起,斷章取義地編寫成了《葉公好龍》的成語典故。這個典故雖有貶義,卻也將葉公愛龍的精神載入了史冊。 |
|
來自: 西唐愚叟gb6iqv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