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腫瘤并不是一瞬間長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塊”開始的,而一些常見的息肉、結節,很有可能就是癌癥的前兆。 發現這樣的“病塊”,及早診療,清除隱患,才是最佳選擇! 胃息肉:要積極治療 胃息肉多在胃鏡檢查時發現。胃息肉有惡變的“潛能”,要積極地進行治療,減少胃癌的發生。 建議:
腸息肉:發現應盡早治療 大腸癌是一個“緩慢過程”,即從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個過程可能持續1~2年。 一般來說,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變率為1%~3%;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變率為20%;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變率則為50%。 建議:
膽囊息肉:>1厘米要高度重視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直徑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兩年內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但如果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變的風險了。 建議:
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多在婦科檢查時發現,絕大多數宮頸息肉都是良性病變,但也有可能癌變。 建議:
甲狀腺結節 調查顯示,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高達18.6%,其中有5%~15%為惡性,即甲狀腺癌。一般結節直徑>1厘米時就能用手摸到,這也是初步檢查甲狀腺最簡單的方法。 建議:
肺結節 隨著低劑量螺旋CT的應用,肺小結節的檢出率逐步提高,大約40%左右的受檢人查出患有肺小結節。但是96.4%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結節。但隨著結節的增大,惡變率就會顯著增加。 建議:
乳腺結節 患者通常都是發現乳腺內有結節時才來就診,如果結節沒有痛感,一定要小心! 建議:
淋巴結腫大 感冒發燒、牙齦炎、咽喉炎后都可能會淋巴結腫大。但注意:淋巴結腫大,但是不痛,這不是小事!惡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更可怕的是,淋巴瘤在我國發病率上升速度驚人。 建議: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原文有刪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