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長率迅速增長! 現如今,痛風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預計2020年,痛風人數將達到一個億! 專家提醒:這3種飲食是“禍根”,你卻還在吃!1、龍蝦+啤酒 小龍蝦嘌呤含量較高,人體攝取了嘌呤后,在體內代謝產生尿酸。 而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劑維生素B1,兩者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體內產生的尿酸過多,蓄積到一定濃度,尿酸會結晶析出,關節處就會導致痛風。 2、飲料當水 生活中,很多人不喜歡喝白開水,卻把飲料當水,一瓶接一瓶地喝。 殊不知,長期大量喝飲料,會導致尿酸的升高。 這是因為,飲料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果糖,在人體代謝的時候,會產生尿酸,使得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增加,會誘發急性痛風。 3、油炸+肥肉 油炸食物,不僅油脂高,還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不利于血脂健康,容易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 而五花肉、紅燒肉等,也都是高脂食物,不僅易誘發肥胖,還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 尿酸“超標”,身體會有4種表現,切莫忽視!表現一:關節劇痛 身體尿酸積累到一定程度,尿酸鹽會沉積在關節、軟骨等位置,便會出現關節疼痛難忍的情況。 通常表現為:關節劇痛,疼痛反復,還會伴有頭痛、腦熱、厭食等癥狀。 表現二:尿液茶色 排尿時,如果發現尿液的顏色是很濃的茶水色,甚至會出現泡沫樣。 這通常是尿酸鹽的結晶堆積所引起的,說明尿酸可能已經“超標”了,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表現三:嚴重水腫 體內尿酸過高,腎臟的排泄機制就會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導致水分排不出去。 長此以往,便會引起雙腳跟、眼瞼、臉部、小腿等部位出現莫名的輕微水腫,如果持續發展,就會出現全身嚴重水腫。 表現四:血糖異常 研究發現,當人體內的尿酸升高時,會影響胰島素的正常發揮,導致血糖上升。 如血液尿酸水平每增高60μmol/ L,新發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18%! 所以,一旦發現血糖無緣故異常升高,要警惕尿酸是否超標了,以防止痛風的發生。 預防痛風,降低尿酸,謹記“飲二水、少三事、動四處”! 飲二水:1、玉蘭根茶 玉蘭根,具有綜合調節身體代謝的功能,可明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可減少痛風發作次數,同時降血脂,調節身體代謝。 日常飲用,能夠對三高合并高尿酸癥有很好的調理效果,是難得的能夠同時降低四高的健康飲品。 2、蒲公英根茶 蒲公英,俗稱“尿床草”,可增加身體代謝,加速尿酸排泄。 另外,蒲公英有清肝利膽、養護肝臟的作用,肝臟在尿酸的代謝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肝不好的人,更易出現代謝紊亂的病癥,所以蒲公英的保肝作用,可以從根本上促進身體代謝逐步恢復正常。 也可將其與玉蘭根搭配,制成蒲公英玉蘭根茶,效果加倍。 少三事:1、少熬夜 長期熬夜,會引發體內尿酸代謝異常,導致尿酸升高,最終引發一系列疾病。 另外,經常熬夜,會使身體處于疲勞的狀態,不僅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還會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物鐘,給身體帶來損傷。 2、少憋尿 尿酸高的人,如果長時間憋尿,體內的尿酸,就不能隨尿液排出。 長時間在體內堆積,容易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3、少久坐 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的人,其痛風發作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長時間久坐,會導致體內水鈉滯留,易引發水腫,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尿酸的代謝和排出。 一旦尿酸排不出、消耗不了,便很易使尿酸升高,引發痛風。 動四處:1、腳趾 在大腳趾趾根底部的橫緣,和豎緣交叉點的位置,有一處穴位,叫做“隱白穴”。 每天按摩此穴,3-5分鐘左右,可以加速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尿酸流動,防止尿酸沉積。 2、腳腕 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有一處穴位“三陰交穴”。 經常按摩此穴,能夠調理脾胃。 而痛風與脾胃功能異常有關,所以時常按幾分鐘,能夠治療痛風。 3、小腿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有一處穴位“豐隆穴”。 其是化痰的要穴,而化痰作用,正是治療痛風的原理所在。 經常按揉此處,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故多用來治療痛風。 4、全身 尿酸高,痛風者,一定要注意邁開腿,適當進行有氧運動。 這樣,不僅有助于消脂減重,預防改善肥胖,還有利于預防痛風。 注意:切莫做過于劇烈的運動,以免升高體內尿酸水平。 |
|
來自: 健康生活八十年 > 《高尿酸、痛風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