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歐洲戰場上的侵略者德國已經向盟軍投降,可是亞洲的日本,仍在做催死掙扎,期間,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捷報不斷,但人員傷亡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因此,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減少傷亡,美國就將自己剛研制成功的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一說到這里,很多朋友就要問了,為何美國不直接將原子彈投在日本首都東京,反而投在了廣島和長崎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炸死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日本裕仁天皇。 在明治天皇之前,日本的天皇一直都只是那些權臣手中擺設,沒有什么實權,所以沒有什么人試圖奪他的位,這才使得日本天皇的血統能夠一直傳承。 不過這一局面到了,明治天皇時期,就徹底發生了改變。明治天皇利用倒幕派推翻了當時掌權的德川幕府,實行'王政復古',正式掌握了日本最高的權力。 不僅如此,明治天皇還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君主立憲國家”,頒布了基于天皇主權為核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從此,天皇不僅在法律上正式確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而且搖身一變,甚至還成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人”。 另外,明治天皇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還頒布了《軍人敕諭》和《教育敕語》。其中《軍人敕諭》強調效忠天皇的建軍思想,讓士兵無條件忠于天皇;而《教育敕語》則向日本民眾灌輸皇室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等到裕仁天皇時期,經過幾十年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在日本民眾的心中,早已成為了一個神圣不可侵犯的'神人”,所有日本民眾都應該無條件忠于天皇及皇室。 因此,如果美國人想要讓日本人乖乖的投降,裕仁天皇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因為他在日本國內擁有絕對的權威,如果他肯宣布無條件投降,那么那些狂熱效忠于他的日本士兵肯定也會追隨他們主子乖乖的投降。 但如果炸死裕仁天皇,勢必激怒那些被洗幾十年腦,且狂熱效忠于天皇的日本士兵和民眾,讓他們仇恨美國。之后,即使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占領了日本,戰后的管理工作也是一個極大的麻煩,因為這些仇恨美國的日本人,會不斷起來反抗美國人的占領。 再加上,自從珍珠港事件只后,美國為了報復日本,時常派飛機轟炸日本首都東京,東京及東京附近的工廠及軍事設施,早已被炸光了,基本上沒有再繼續轟炸的價值。 而廣島和長崎則不同,它們是當時日本最為重要的兩個工業城市,日本的很多兵工廠及軍事設施都是修在這里。炸毀這兩個城市,就等于斷了日軍的后勤補給線,徹底斷掉日本繼續抵抗的底氣。 因此,綜合上述所說到的種種原因,尤其是裕仁天皇的生死,所以到最后,為了發揮原子彈的最大威力,更好達到促使日本盡快投降的目的,美國最終選擇在廣島和長崎上空投下剛研制出來的原子彈。 最后事實也證明,美國的做法是對的,在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后不久,日本裕仁天皇就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