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與澀 疾,即疾勢,然疾非一味簡單快速,仍須起伏行筆,急遽有力。澀,指澀勢,是使筆毫行墨要留得住,又非停滯不前,須緊而快地向前推進。 2、萬毫齊力 即筆毫平鋪紙上,力量控制到筆毫的全部,使筆毫根根都起作用,達到“萬毫齊力”之效。 3、換筆心 筆心,即主毫、主鋒。在運筆過程中,改變主鋒方向曰“換筆心”。 4、接筆 即筆畫相接處寫法。 5、搭鋒 即字的第一筆點畫起筆的筆鋒,承上一字最后一筆的筆鋒寫法。 6、絲牽 即筆勢往來牽帶之纖細痕跡,見于先后點畫之間者。亦稱“牽絲”“引牽”“引帶”“游絲”。 7、中鋒 作書時,將筆的主鋒保持在字畫中間,謂之“中鋒”。 8、偏鋒 運筆時將筆鋒尖偏在字點畫之一面,故寫出的點畫一邊光、一邊毛。一般書家以偏鋒為書法之弊。但是偏鋒也是筆法之一,在于成功運用。 9、隱鋒 也就是藏鋒。 10、露鋒 是指發筆時直接順勢落筆筆鋒顯露在外,這是一種強調筆勢、筆姿的筆法。 11、方筆與圓筆 方筆是下筆時切鋒直入行筆,強調剛硬雄健。 圓筆”是下筆時藏鋒逆入,強調含蓄渾圓之致。 方筆不要有斧鑿之氣,圓筆不要流于軟弱。 12、筑鋒 就是在兩個筆畫相接的地方用筆垂直向下注力,使兩個筆畫接得厚實。 13、過筆 即“走筆”,筆鋒從此至彼,直行而過。“過筆”是寫 主筆的行筆動作,要求疾速有力,流暢自如。暗過,即“輕過”,就是在筆畫轉角處,鋒尖略微向左顧再折而向右,轉而下行。輕過,是為使右邊轉角圓勁無棱角痕跡,順帶下豎筆有力,而不露肩。 14、出鋒 即露出筆鋒的收筆動作,也稱為“露鋒”。 15、縮鋒 即收筆處略帶頓衄回縮的動作,不出鋒而呈禿出狀。 16、搶筆 即運筆至筆畫盡處、提筆離紙時的“回力”動作。筆鋒不落紙,凌空作折勢,謂之“搶筆”。 17、衄筆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用筆法》云:“六曰衄鋒,住鋒暗是也。衄筆,既下行又往上。然又與回鋒有別,回鋒用轉,衄鋒用逆。 18、挫筆 頓筆后略提,略微轉動筆鋒,稍離頓筆之處叫做“挫筆”,一般用于筆畫轉折之處。 19、頓筆 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其按力程度大于蹲與駐,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20、蹲筆 用筆法之一,也是垂直方向用筆的動作。和頓筆相似,但按下用力程度較頓筆輕。 21、駐筆 用筆法之一。按筆力小于頓、蹲,力到紙即可。力透紙背者為頓,力減于頓者為蹲,力到紙,即行筆,為駐。” 22、提筆 與“按”相對的筆法,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用筆的動作。頓以后必須提,蹲、駐后亦須提。 23、按筆 與“提”相對稱的筆法,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 24、轉筆 寫字筆畫轉角屈折之處,亦稱“圍轉”。為“折”相對筆法,圓筆多用之。 25、絞鋒 行筆時要運指,類似轉鋒。 26、翻筆 指運筆過程中翻轉筆勢、急劇而行的用筆動作,方筆多用之。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云:“圓筆用絞,方筆用翻。” 27、斷筆 用筆法之一,這是書家的一種筆斷意連的靈活技法。原本相連屬的筆畫,在自然的筆勢運行中斷開,但意態和神氣不斷,更顯字形的優雅,筆力道勁古樸,亦稱“創筆”。 28、裹鋒 與“平鋪”筆法相對而言,指書寫時整個筆鋒保持圓錐狀的用筆方法。這樣寫出的字線條凝練,有立體感。北碑多方筆,所以用筆多平鋪。但是圓筆則當以裹鋒為佳。而行、草書線條圓轉絲牽等處,則最適宜用裹鋒。 29、折筆 筆鋒才落,便做反方向運動,直接轉向藏鋒,而不是斜向藏鋒,是與“轉”相對的用筆法。方筆多用之。 30、簇鋒 一曰“聚鋒”。元鄭杓《衍極》卷二《書要篇》劉有定注云:“夫仄筆者,左揭腕,簇鋒著紙為遲澀,回筆覆蹤是峻疾。” 31、絮鋒 《集韻》:“絮,提也。”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云:“提則筋勁,頓則血融,圓則用抽,方則用絮。圓筆使轉用提,而以頓挫出之;方筆使轉用頓,而以提絮出之。 32、淹留 即行筆過程中充分運用澀勢,不要圖快,要澀而不滯,使筆毫逐步頓挫,讓線條留得住。 33、揭筆 即舉筆、抬筆之意。 34、打筆 書寫點之筆畫時,空中落筆,仿佛打物。 35、戰筆 行筆時手部戰動,以取線條遒勁之效,亦稱“顫筆”。 36、蹙筆 晉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觀形章第八》云:“蹙筆者將。蹙,即捺角也:將,謂劣盡也。緩下筆,要得所,不宣長宜短也。 37、息筆 息筆,就是用筆要慢,力量要收緊。 38、憩筆 晉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觀形章第八》云:“憩筆者俟失。憩筆之勢,視其長短,俟失,右腳須欠也。” 39、押筆 押筆就是使用復筆。晉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觀形章第八》云:“押筆者入,從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牽,押即合也。” 40、結筆 用筆法之一。晉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觀形章第八》云:“結筆者撮。漸次相就,必始然矣。參乎妙理,察其徑趣”。 41、輕重 清宋曹《書法約言》云:“運筆有輕重,凡轉肩過渡用輕,凡畫捺蹲駐用重。”一般以一分筆為輕筆,三分筆為重筆。 42、藏度 即書時“蹲搶”之筆。起筆略頓曰藏,收筆要搶曰度。 43、圓扁 圓,指筆畫圓轉遒麗,神采飛動。扁,指筆畫一拖而過,平躺紙上,呆板無神。 44、遲急 也稱遲速、緩急等。落筆遲重取其豐潤,急速取其道勁,作書時用筆遲與速,須作有機配合,字方能取得理想之效果。若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則失卻形勢。 45、曲直 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云:“書要曲而有直體,直而有曲致。若馳而不嚴,剽而不留,則其所謂曲直者誤矣。是故曲直在性情而達于形質,圓扁在形質而本于性情。” 46、虛實 轉折筆畫的寫法運筆之法。指運筆過程中掌、腕、肘筆畫之間相互配合之關系。清宋曹《書法約言》云:“運筆有虛實。如指用實而掌用虛,如肘用實而腕用虛。”清朱和羹《臨池心解》云:“作行草最貴虛實并見。筆不虛,則欠圓脫:筆不實,則欠沉著。專用虛筆,似近油滑:僅用實筆,又形滯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