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率領軍隊,氣勢如虹地攻破江南大營后,迅速揮師進入江浙地帶,江浙一帶的地主士紳如“喪家之犬”紛紛逃到上海。 然而,上海的局勢也岌岌可危。太平軍攻占蘇州后,分分鐘就可以向上海發起進攻。而上海地形易攻難守,防守的兵力又相當有限,除了英法洋兵和華爾洋槍隊外,就只有根本派不上用場的綠營和團練。英法洋兵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租界安全,他們才不管上海的安危呢。 為了避免上海陷入滅頂之災,上海的士紳們趕緊自己想辦法。想什么辦法呢?他們派出錢鼎銘前往安慶湘軍大營,找曾國藩搬救兵,承諾只要曾國藩派兵援救上海,軍餉根本不是問題。曾國藩被打動了。因為湘軍自成軍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籌措軍餉。 曾國藩最初打算派曾國荃去上海,可老九一心一意圍攻天京,不愿分身。接著又想派湘軍宿將陳士杰去上海,陳士杰也不愿去。就在這時候,李鴻章主動請纓。于是,任務就交給了李鴻章。 隨即,曾國藩的派遣下,李鴻章回到安徽老家,募集了6營淮軍。曾國藩見淮軍勢單力薄,又從湘軍劃撥了8個營的兵力。于是,李鴻章就有了14個營的建制。 在操練一段時間后,上海戰事緊急,李鴻章便率領9000名淮軍從安慶啟程奔赴上海。從安慶到上海,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其間要多次經過太平軍的勢力范圍。如果這樣硬闖過去,勢必猴年馬月才能抵達上海。而走長江水路的話,就要經過天京。天京長江兩岸,都有太平軍重兵把守。 最后,由上海士紳出面,請英國派商船護送淮軍奔赴上海。 1862年2月,李鴻章率領第一批2000名淮軍,乘坐英國商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 李鴻章的幕僚周馥也隨行。他后來回憶,當時長江兩岸密布太平軍的炮臺和營壘,淮軍官兵們都躲在底艙中,忍受著污濁的空氣污濁不敢露頭,怕遭太平軍攻擊。只是,由于太平軍礙于洋船,沒有上前檢查?;窜娛勘诮涍^天京江面時,紛紛出艙歡呼雀躍。太平軍鞭長莫及,只能怒目而視。 經過兩天兩夜的航行,滿載淮軍將士的英國商船停靠在上海十六鋪碼頭?;窜妼⑹繌拇撟叱鰜恚闷娴卮蛲矍斑@座繁華而陌生的大都市。 他們身著芒鞋短衣,布帕包頭,滿嘴的安徽土話。因為很久沒有洗澡,身上散發出濃烈的味道,再加上手中武器簡陋,多是大刀長矛,看上去就像一群乞丐,英法軍隊見此情狀,“皆笑指為丐”,把他們稱為“叫花子兵”。 面對外界的譏笑,李鴻章鼓勵淮軍將士,說:“軍貴能戰,待吾破敵懾之。”只要能打仗,怕什么呢?很快,李鴻章就率領淮軍接連打了虹橋、北新涇、四江口3次惡戰,遏制住了太平軍的勢頭,緩解了上海的燃眉之急,也讓中外人士對淮軍刮目相看。 淮軍贏得了上海士紳的信任,軍餉源源不斷地送來。李鴻章用這些錢,購買大量洋槍洋炮,對淮軍進行改裝,并聘請外國教練按照西式制度進行訓練。一支迥然不同的新式軍隊,就出現在大家面前。 李鴻章依靠淮軍,在上海成功地站穩腳跟,這也成為李鴻章一生功業之始。 【參考資料:《清史稿》《李鴻章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