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三年(1853),正在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日大之際,曾國藩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湖南組織團練,他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迅速組建了自己的軍隊——湘軍。隨后,湘軍便成為與太平軍進行纏斗的重要力量,殊不知,與此同時,也有一個人回到了家鄉興辦團練,他就是中興名將李鴻章。 李鴻章回到家鄉安徽合肥之后,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迅速組建了軍隊,并在與太平軍的爭斗中取得小小的勝利,被朝廷授予道員的頭銜,賞賜頂戴花翎。但是,樹大招風,不久李鴻章就受到了排擠。這時,他決定去投奔自己的恩師曾國藩,于是李鴻章來到曾國藩賬下成為一名幕僚。 李鴻章這個人有一些小毛病,他自恃才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唯獨對自己的老師曾國藩特別敬重。據說,李鴻章喜歡睡懶覺,曾國藩為了改正他的這一缺點,就每天早上等幕僚都來全了才開飯,這樣異常尷尬的李鴻章只能無奈早起了。曾國藩還多次私下告誡李鴻章要為人低調,不要那么鋒芒畢露,可以說,曾國藩對李鴻章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上海告急。這時,上海的官僚士紳坐不住了,派人求助曾國藩。曾國藩想派自己的弟弟曾國荃前去救援,誰知,曾國荃一心盯在天京上面了,對上海不感興趣。于是,曾國藩想到了自己的學生李鴻章,他命李鴻章火速組織了另外一支軍隊,在曾國藩的資助和李鴻章的努力之下,晚清歷史上另外一只著名的軍隊誕生了,它就是淮軍。淮軍組建之后,在李鴻章的率領下迅速開往上海與太平軍作戰,在淮軍的抗擊下,上海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同治繼位之后,在恭親王奕?的支持下,曾國藩與李鴻章是如魚得水,勢力日漸壯大,他們兩人對太平天國形成東西夾擊之勢。最終,在李鴻章的謙讓之下,曾國藩的湘軍率先攻破天京,太平天國運動以失敗而告終。平定太平天國之后,李鴻章與老師曾國藩飛黃騰達起來,他們紛紛封官拜爵,李鴻章憑軍功被封為“一等肅毅伯”,隨后更是官至兩江總督,成為封疆大吏。 平定太平天國之后,清王朝內部并不安穩,北方的捻軍起義日漸壯大,老師曾國藩為了明哲保身居然主動請求裁撤湘軍。這樣,平定捻軍的重擔就落在了李鴻章的肩上。李鴻章有沒有完成任務呢?之后,他又經歷了那些變故呢?我們下一章再講。(想知道更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明清史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