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收到朋友發來的微信: “羊老師,有什么好書推薦嗎?” “羊,最近有些焦慮,看什么書能減緩焦慮呢?” “羊羊,你是怎么能看的進去書啊?我每天工作累得就想睡覺,看不進書” “加班加到頭大,實在沒時間看書...” ![]() 想說的是,一件事,如果你要去做,即使千萬人阻擋,你也會想到一萬條方法解決。但是你想做的意愿不足,只需要一個借口,便會讓你停滯不前。 高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聰明靈泛的頭腦,關鍵在于能不能落實在行動上,實踐能力的強弱大部分決定了你是否真的在努力。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一周一本書?甚至是一天一本書? 先說說我日常碎片時間的利用: (1)工作時間:學校上班,加上班會課,平均每天三節課差不多3個小時,改作業需要1-2個小時,備課時間和處理身為科長的一些重要工作,剩下的一些空閑時間便會閱讀相關教育著作; ![]() (2)中午空閑時間會抽半個小時看其他類型的書籍,看一頁兩頁也是收獲; (3)學校放學前會有半個小時教師值日碎片時段,這段時間就被我充分利用起來,一般的老師都是站著玩手機或是和別的老師交談。我一定會帶本書在這半小時閱讀5-10頁,并用筆標記。 (4)下班到家,吃完飯后,星期一、三、五,8點到9點半健身、瑜伽;星期二、四、六7點后開始閱讀、寫作、聽書,沒有特殊情況,就是這樣踐行下來。晚上是看書、寫作的最佳時機,內心平靜、萬籟俱寂的時候輸出質量是最高的。 (5)出行我最愛地鐵,非常享受在地鐵上戴著耳機,全神貫注閱讀的專注。那一刻不覺孤獨,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沉淀感。所以出行我都喜歡隨身帶一本書,帶一支筆,全然沉浸在作者的思維世界,與他對話。 ![]() (6)周末回哥哥家,陪著小侄子們玩耍或帶他們學習,我也是喜歡設計一些有關閱讀的游戲和小活動競賽,讓這兩個4-5歲的小朋友跟著我的步伐進行閱讀。 ![]() (7)經常積極參加一些線下讀書會,線下讀書會的交流有時候勝過自己單打獨斗的閱讀十多本書。大家各抒己見,頭腦風暴般闡述自己的觀點,此時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快感。 ![]() (8)早起時間,每天6:15準時生物鐘叫醒,迷糊中第一件事打開喜馬拉雅等聽書APP,聽時間管理、教育類、羅輯思維、曉說等高質量的課程。有時候會切換成英語早讀課,聽學英語課。 (9)....... 還在積極開發自己的碎片時間閱讀學習,這個過程需要強大的行動力支持,也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需要每天點滴的堅持,自我驅動力這時候會給予強大的支撐。 再講講我的閱讀方法: 一直在朋友圈分享推薦自己看的書,本意是用輸出倒逼知識量的輸入。今天先講講《洋蔥閱讀》之快速閱讀。 ![]() 固有認知和慣性思維告訴我,讀書需要逐字逐句慢慢精讀,對于一天一本或者是2小時一本書這件事,總覺得是天方夜譚,這樣的速率怎么可能高效讀到一本好書?但是讀完相關閱讀的書籍之后,大大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2個小時精讀一本書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掌握方法之后,閱讀變得特別輕松有趣。 如果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也是典型的自我設限,還沒做,就先認輸,大部分人的通病。不只是閱讀,日常很多事都會給自己設限,不做嘗試,不改變舊觀念,人本能的會對沒有把握的事情焦慮。實際上很多事情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后面就輕車熟路,水到渠成了。 快速閱讀的本質,其實是用主人的心態來閱讀,我們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想從這本書中獲取什么知識,直奔主題來的更快、狠、準。 ![]() 大部分閱讀,都是為了看完這本書,追求外在的數量和寄存感。實際上年紀越大越明白,閱讀在生活中的作用不能一言概括,其作用論我洋洋灑灑寫上萬字也展示不出來。閱讀,不論是為工作,還是自我精進,都是自發的開始進入新的進階之路。 今天簡單介紹快速閱讀的五步驟: 因:提問 概:預習 少:掃讀 切:切重點 復: 復習 下面就一一來拆解這幾個步驟: (1)提問:(建議5分鐘) 根據心理學分析,大腦只關心和自己有關的問題,讓大腦對這本書感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帶著問題閱讀。提問的方法有兩種:開放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這是我們在日常考試中最常見的兩種題型,簡單易懂。其實長大之后的學習方法,不僅要知道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和怎么辦,畢竟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只是為了應付什么。 ![]() (2)預習:(建議15分鐘) 讀一本書最開始要看的是封面、目錄、序言、后記、封底,這個讀書方法注重了這五個方面的內容。預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勘察這本書是否值得讀,哪些值得重點看,哪些地方自己感興趣等等。我拿到這本《洋蔥閱讀法》就細細看了目錄和序言,帶著對洋蔥閱讀法的好奇進來讀的,不過我還是做了全書通讀了,因為我想寫出更好的讀書筆記。 (3)掃讀(建議10分鐘) 按照金字塔原理,一般寫文章,不是結論在前面,就是結論在后面,所以讀非虛構類的書,一段話的開頭和結尾都很重要。另外重要的就是小標題,圖表、還有黑體字了。這些都是在掃讀的時候要重點關注的部分。 這時候你的大腦會不自覺地盯著和你的問題有關的部分,此時你需要標注重點,可以用熒光筆圈起來,可以用便簽紙做標記,還可以用折角的方法做記號,這樣做是為了方便我們下一輪閱讀的時候,更容易找到重點。 (4)切重點(建議45分鐘) 這是快速閱讀的重點部分,能不能學到東西,就是這一關了。 此處推薦了三種切重點的方法:九宮格筆記法(六哥獨創),RIA便簽讀書法、概念卡片、折頁等。 RIA便簽讀書法:是用三張卡片,第一張用自己的話重述書中的有用的觀點,第二張寫你的類似的經歷,第三張寫上你要怎么具體落實到生活中。 概念卡片:查清楚概念,然后記錄在一張小卡上,貼在顯眼的位置,為自己所用。 ![]() 我們閱讀的本質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或是改善生活中某個具體的問題,所以知道是個前提,更重要的是怎么用,如何落地這個問題。 ![]() (5)復習(建議30分鐘) 在這一步驟,可以應用印象筆記或者其他同類軟件,把九宮格圖、概念卡片、RIA便簽全部收集起來,為我們所用,從知道到會用這個過程需要復習這一步來結束,這一步可以總結還有哪些問題沒有搞清楚,是否需要深度研究,是否需要再次閱讀,在我閱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我會進行標記,這本書是否值得我進行二次閱讀,在我的需求中可以打幾分。 ![]() 這就是快速閱讀的五個具體步驟啦,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這也是需要練習的,在選擇書本上可以從簡單到復雜來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重點內容是先把步驟練好,慢慢提高閱讀速度,最后追求閱讀量。 ![]() 總結 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就是關于那些個人成長類的經典書籍,有那么多有用的知識點,我到底怎么才能一一落地呢?之前還在閱讀群里提問過,看到這一個步驟,我就瞬間懂得了該怎么做了。知道了方法,就需要花時間去實操,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實操課都賣的很貴的原因。 不能心急,一個個的開始用,用好一個,再進行下一個練習,不斷地重復,刻意練習,未來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使用知識的高手了。 ![]() |
|
來自: 李孟雅_ > 《全民閱讀/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