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在中國書法史上是一段不平凡的時期,可謂是群星璀璨,光彩奪目,產生了以趙孟為代表的書法大家,像愈和、鮮于樞等等,他們就是趙孟的追隨者,也是書法的探路者,在趙孟的基礎上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書法風格,而鮮于樞就是其中一位,他和趙孟是好朋友,自然書法亦受到趙孟的影響,其書法水平亦是非常高超的,尤其是行草書,他的行草書作品《石鼓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拍賣中以4620萬元成交,可見其書法作品在當今市場的價值。 鮮于樞,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官至太常典簿,《石鼓歌》是鮮于樞的手卷作品,書于大德五年,也就是1301年,該作品在用筆上非常講究,中鋒直下,稍斂毫芒,整體觀之,凝重而樸茂,字跡酣暢淋漓,一氣呵成,但不失森嚴的規矩,點畫安排恰如其分,顧盼有情,字與字之間時斷時連,即使筆斷但意連,章法布局與其他作品不太一樣,行距稍稍寬泛了一些,而字距卻時大時小,別具特色。 該作品一直以來受到趙子昂的極力推崇,在當今很多人的觀念中一直認為趙孟是元代提倡書法的復古的第一人,其實不然,鮮于樞以提倡書法復古,在年歲上又長趙孟9歲,所以筆者認為,鮮于樞才是提倡書法回晉唐的第一人,在時人眼里,鮮于樞的書法思想亦是很前衛的,并且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并且他的實踐始終體現他的書法思想,尤其是行草書,用筆上圓勁豪放,法度森嚴,雄放恣肆,是一種鮮明的個性,《石鼓歌》就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他雖然始終沒能夠突破趙孟的光環,但是其書法水平不輸趙孟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