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勞再障的治療,常出現的藥方良藥為——人參、黃芪、仙鶴草、補骨脂——這四藥為基本構架 人參、黃芪共為君,重用人參以大補元氣,溫腎陽、固腎氣,補先天而防氣血進一步耗散;重用黃芪以大補中氣,溫脾陽、益脾氣,以生化氣血。二者相須為用,先天、后天同補,正所謂“有形之陰難于速生,無形之陽所當急固”。 仙鶴草一藥兼具涼、散、斂、清等作用,為臣藥。 本方用之重在涼血、散瘀、收斂、清熱而針對髓勞病之出血為治,同時,配伍參、芪以益氣斂血,以防氣隨血脫。補骨脂重在溫補脾腎、補骨生髓,直指髓勞病之骨髓造血衰竭之病灶,為佐助藥,助參、芪益氣填精生髓。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填髓之功。 人參,功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神農本草經》云:“補五臟、安精神……”“久服輕身延年”。《本草綱目》言其能“治男婦一切虛癥”。 因其溫燥,臨床應用中多根據具體辯證特點而選擇不同種類之參,陰虛內熱者多用西洋參,氣陰兩虛者多選用太子參、黨參,陰陽兩虛或陽虛者多選人參,末期峻補可選紅參或野山參。 二 黃芪,生用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炙用補氣升陽,能治內傷勞倦、氣虛血脫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本草綱目》曰其“為補藥之長”。《本草真言》言其“…為補氣諸藥之最”。 《別錄》言其“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此外,《藥性論》言其“內補,主虛喘,腎衰…”;《本草備要》言其“炙用補中益氣,溫三焦,壯脾胃”;《本草匯言》言其有“補肺健脾”之功;《湯液本草》更稱其 “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藥”。 可見,黃芪一藥兼具“虛則補之”“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功,其補虛之功為歷代醫家推崇。 三 仙鶴草,長于收斂止血,兼有活血化瘀之功,廣泛用于各種出血證。《滇南本草》云“治婦人月經或前或后,赤白帶下,……”。《百草鏡》曰其“下氣活血”。《生草藥性備要》記載本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人參、黃芪、仙鶴草、補骨脂......治療再障的良藥! 本品味苦辛而澀,澀能止血,辛則能行,是止中能行,兼善活血之功。本藥能行,能止,止血而不留瘀,瘀血去則新血生。 四 補骨脂,又名破故紙,功能溫腎助陽。《本草綱目》:“按白飛霞《方外奇方》云,‘破故紙收斂神明,能使心胞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故元陽堅固,骨髓充實,澀以治脫也’”。 《本草經疏》云其“能暖水臟;陰中生陽,壯火益土之要藥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