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 而常州, 終于等來青果巷。 …… 9點58分,在紛飛的禮花中,在全城媒體和市民的注目下,8名設計師、文史專家、原住民和商戶代表共同登臺,“江南名士第一巷”的卷軸緩緩展開,歷經七年匠心修繕的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qū)一期正式部分開放參觀。 市民們從此可以踏上石板街,細品始建于明代、清代的老建筑風貌,前往史良故居、周有光圖書館、常州盟史館等展館,感受常州名人輩出的文化生態(tài);穿行于會員坊、進士坊等牌坊之間,體味常州精神文化氣質的傳承;漫步南市河畔,體驗城水相依,人家枕河的江南風情。未來還將會有唐荊川紀念館、青果巷記憶館、趙元任故居、劉國鈞紀念館、紅色青果館對外開放,和街巷眾多景點古宅一道打造“1+7+N”的街區(qū)博物館群落。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qū)總設計師,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住建部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專家朱光亞先生親臨儀式現場,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讓在場所有人了解了青果巷的設計理念與初衷、“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文物般的匠心工藝。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修繕工程涉及的范圍占地約12.6萬平方米,本次開放范圍集中在青果巷主巷兩側,約3萬平方米共20個組團,未來還將一邊修繕一邊分階段、分區(qū)域逐步開放,通過織補組團、停車設施以及更為豐富的文化業(yè)態(tài)植入,使街區(qū)配套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和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一起,讓省內乃至全國游客感受古運河的魅力以及常州特有的地方歷史文化。 每個城市都有那么一條老街, 經歷過風花雪月, 見證過繁華蒼涼。 常州的這條青果巷隱藏半部龍城發(fā)展史!水清如玉帶,那一條凝流著透綠盈波的河水,映照著兩邊的黑瓦白墻。 站在青果巷華麗轉變的路口,我們翹首以盼,我們暢想未來。巷陌如脈,斑斕的歲月記憶,縈繞在我們心扉。你又和誰在這條小巷擦肩而過?庭院深深深幾許,青果巷里的宅院敘說著許多故事,請你來走走看看,心里堆積是對青果巷深深的思念和眷戀。禮和堂分為老禮和堂和新禮和堂兩部分,老禮和堂原由唐荊川的叔祖、明代畫家唐世寧居住,后數易其主,最后為周氏所得。周氏購得后,于清代在老禮和堂的西側新建了新禮和堂。周有光出生在此,并生活到12歲。 現老禮和堂開辟為周有光圖書館。館內展示了周家變遷、周有光生平事跡、學術貢獻、周有光立體雕像、周有光夫婦銅像,還有周有光書房。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曾作為教學用房,現僅存一座戲樓及東西廂房。 進士坊由清代居住于青果巷的董氏族人為顯耀歷代家族中人獲取進士功名之多而豎立,為單檐二柱式結構,橫跨于青果巷的南北兩側,現僅留下南面一根高5米左右的花崗巖石柱。現按原形制復建進士坊,出于安全因素考慮,未在原殘端上復建。 運河拍客 路易/攝 鱗次櫛比的古建筑群 與柔和的燈光相互映照 ![]() 由于青果巷處于繁華市中心 且目前地下停車場還在施工中 周邊停車資源緊缺 不宜駕車前往 建議乘坐公共交通或使用共享單車哦 ![]() 下面重點來嘍 如果不開車去 乘坐公交或利用非機動車前往 要怎么辦呢? ![]() 1、和平路“農業(yè)銀行保險大廈”站:68路、33路、6路、2路、14路、16路、231路、38路停靠; 2、晉陵路“同安橋”由南向北單向停靠:302路、219路。 ![]() 有些小伙伴會利用非機動車前往 為保證開街期間非機動車輛的有序停放 青果巷東西兩端各設1個非機動車輛停放區(qū)域 周圍交通情況 1、內部交通:主巷禁止機動車及非機動車通行。 2、外部道路:外部道路主要有和平路、晉陵路、古村巷。 3、周邊停車資源: 周邊有荊溪人家停車場、理想中學停車場可停車。但由于青果巷位于我市的核心區(qū)域,一期地下停車場未建設完成,停車資源稀少,不宜駕車前往,若必須駕車,也可選擇在較遠的其它區(qū)域停車后,步行至青果巷。 荊溪人家停車場 車位約100個,空余車位較少。 理想中學北側停車場 車位約120個,基本無空閑。 夾在鬧市區(qū)背后, 擁有最中心也最久遠的常州老城記憶。 來源:常報新媒體、常州網、常州車管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