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五十四回,王熙鳳講了一個“聾子放炮仗”的故事,這個故事讀者聽的莫名其妙,根本就不好笑啊,為什么大家要笑呢?聽故事的人都笑了,主要是身臨其境,容易被王熙鳳的詼諧感染。讀者不笑,皆因故事本身不可笑,還細思極恐。那么曹雪芹有意在五十四回講這樣一個故事為什么?皆因這個故事隱藏了賈家抄家的真相。下面看看曹雪芹的腦洞,真讓人不服不行!
王熙鳳其實講了兩個笑話。聾子放炮仗嵌在一家子過節的中間。前一個故事被尤氏打斷沒講完,皆因那故事本就是烘托場面,為了引出“聾子放炮仗”。而兩個故事都說了一個事“散了”。散是《紅樓夢》的最終主旨,王熙鳳說來,尤其令人驚心。 “聾子放炮仗”并不可笑。皆因其中隱藏了賈家最后被抄家的秘密: 一,“幾個人抬著房子大的炮仗”。表明是個團伙。這些人所求是驚世駭俗的大事,是天大的聲響,炮仗有房子那么大!什么事如此夸張?王熙鳳事后自己兩個字解開答案。六十八回說她說:“你細細地說給他,便告我們家謀反也沒事的。”《紅樓夢》全書唯一說出“謀反”兩字的,唯有王熙鳳。事實上,賈家參與天大聲響的,就是謀反。最后被抄家,也因“謀反”! 二,“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表明追隨者眾,有一萬多人。誰會有那么多人?王子騰作為九省總督,他一定有這么多人。王熙鳳判詞“哭像金陵事更哀”,王家比賈家還慘,表明他們參與的深! 三,“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點著了”。性急的人等不及偷偷點燃了,表明這次政變的發動出了意外,很倉促的情況下就實行了。很多人來不及全面參與,賈家就是。 四,“只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房子那么大的炮仗,結果卻只有屁大的聲音,雷聲大雨點小,無疑成了鬧劇。所有人一哄而散。證明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五,“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賈家是抬炮仗的人,他莫名其妙的看到炮仗散了,認為炮仗不結實,實則炮仗已經放完了。表明賈家從始至終蒙在鼓中不清楚。所以才“是個聾子”。人家一直在利用賈家,賈家傻子一樣還幻想著得到好處。這點從賈元春判詞和曲子有暗示。
一,判詞圖畫一張“弓”不是宮殿,指出有一場軍事行動。虎兕相逢大夢歸,指出兩強相爭是皇帝與叛亂者的爭斗。 二,弓上香椽,佛手是香椽,香椽卻不是佛手。賈探春這個香椽,是個假佛手。皇帝晉升她賢德妃,就是利用麻痹敵對勢力。同樣,敵對勢力也是利用賈家試探皇帝。賈家從始至終“聾子”一般被人利用! 賈元春晉升是在北靜王高調出席秦可卿葬禮后。北靜王在葬禮上展現了很多不恭敬不法不軌的行徑。利用賈家抬炮仗又心急提前點燃炮仗的就是北靜王。他與皇帝角逐皇位,太上皇的勢力介入攪渾水,最終將所有不臣不軌的勢力連根拔出來。這就是《紅樓夢》背后政治斗爭的兇險。而賈家置身其中從來都是可憐被利用的“聾子”。犧牲了賈元春,卻換來抄家的命運。所以賈元春的曲子最后說“天倫啊,需要退步抽身早”。元春到死前才明白,自己一家人被別人利用,坑了。 王熙鳳的“聾子放炮仗”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五十四回也成了紅樓夢的轉折。五十五回開始,老太妃先病后死。王熙鳳流產,賈家賈敬死去…從此賈家一蹶不振,再沒有一件好事。最后被抄家,“聾子放炮仗”是個提醒,也是個隱喻的故事大綱,從五十五回開始,賈家覆滅倒計時!您認為呢?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