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紅樓無閑筆,就連一個笑話,也賦予了那么深刻的涵義!今天,就為大家講述《紅樓夢》里兩個最不搞笑特悲涼的笑話。 第一個是54回元宵節王熙鳳講了一個一點也不搞笑的笑話。我們先看一下小說54回原文,王熙鳳的笑話: 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過正月半,合家賞燈吃酒,真真的熱鬧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婦、孫子媳婦、重孫子媳婦、親孫子、侄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搭搭的孫子、孫女兒、外孫女兒、姨表孫女兒、姑表孫女兒,……噯喲喲,真好熱鬧!” 鳳姐兒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眾人見他正言厲色的說了,別無他話,都怔怔的還等下話,只覺冰涼無味。 鳳姐兒笑道:“再說一個過正月半的。幾個人抬著個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萬的人跟著瞧去。有一個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點著了。只聽‘噗哧’一聲,眾人哄然一笑都散了。這抬炮仗的人抱怨賣炮仗的捍的不結實,沒等放就散了?!?/p> 這個笑話是說,一家子,家族上上下下,還有親友,一起共度佳節,其實是點名了當場在做的各位,從祖婆婆(賈母)........到最下面的“姑表孫女兒”(林黛玉),最后都散場了。 大家說:又不知編派那一個呢?,其實,都編上了。但是笑話沒有結語,大家聽的都冰涼無味。好沒意思,也不搞笑。 于是鳳姐又講了一個笑話,聾子放炮仗。她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外頭已經四更,依我說,老祖宗也乏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p> 其實,王熙鳳的元宵夜笑話,大有深意。一大家子,從賈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鳳姐,李紈,到諸位姑娘小姐,賈寶玉、賈蓉等及好多丫環,還有旁族的婁氏,族內舊人,親戚薛姨媽,李嬸,薛寶釵,林黛玉,李玟李琦,邢岫煙,薛寶琴…… 最終,都是“聾子放炮仗——散了吧”,這個笑話非常冷峻!猶如一語驚醒夢中人! 54回,作為總結,也是承上啟下。一些紅學家,也是認為54回事紅樓夢小說的上半部末回。以及其強大陣容場面的榮寧二府的團圓元宵夜,作為賈家末世最后的盛極之時。所謂盛極必衰,55回,元宵佳節過后,不喜之事一個接著一個,宮中老太妃病重,鳳姐小產,黛玉病又犯了,湘云也病倒了…… 紅樓夢,往往都會“無獨有偶,相犯不犯”。同樣,小說76回中,中秋節團圓夜宴,一貫笑話百出的王熙鳳病了未能團圓,竟然,一個從不講笑話的寧國府管家太太尤氏,講了一個一點也不搞笑的笑話,這是為什么?這個笑話有什么深意? 我們一起回顧下小說76回原文,尤氏的笑話: 一家子養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只一個眼睛,二兒子只一個耳朵,三兒子只一個鼻子眼,四兒子倒齊全,偏又是個啞巴。 笑話沒講完,賈母已朦朧睡去,尤氏便止住了,這個笑話有頭無尾。元宵節上,鳳姐的第一個笑話也是有頭無尾,好在鳳姐又給續上了。而尤氏的這個笑話,聽來味如嚼蠟,毫沒意思,卻又無下文。可是這個笑話卻很明確地告訴讀者。 一家人,都是殘缺不全,四角難俱全,一家子骨肉難聚首。 為何尤氏要在賈府中秋團圓之夜將“難以聚首團圓”的冷笑話呢?到了《紅樓夢》75回,賈府的中秋節過節的銀子,都是湊出來的。一家子團圓一桌上,手足卻各懷私心,甚至賈府的祠堂里發出“哀嘆”異聲。尤氏這個冷笑話,是告訴我們,賈府未來必會【有事】,而且是【壞了事】,家敗人亡,子孫流散,難再聚首。 在團圓之時,在元宵節夜宴,榮國府管家人,王熙鳳講笑話,大家散場,各奔騰。 又中秋節團圓夜宴上,寧國府女一號尤氏,講笑話,一家骨肉分離,四角不全,難再聚首。 看來,作者通過賈府寧、榮兩府的管家太太之口,一再傳達賈府必敗的悲劇。 迎春悲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