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普及學堂每天5點與您準時相約 養胃五點“少點慢點淡點軟點暖點” 1、氣能夠讓人溫暖。人的體溫,就是氣的溫暖作用體現。手腳發涼了,煮點姜棗茶一吃就暖。這叫溫暖脾胃,脾主四肢,四肢氣足則暖洋洋。一個人手腳笨笨不靈活,也可以用姜棗茶,溫則靈,寒則拙。 2、婦女月經來臨前,小肚子涼、痛。用一味小茴香20-30克煮水,吃了后肚子就暖洋洋。因為腹冷小茴香,腹脹厚樸良。一個人一肚子怨氣,講出的話都讓人膽戰心涼,可以重用小茴香。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像調料里頭常有它,就是將肚子里頭牢騷、怨語化。 3、頭部老是怕吹冷風,一吹就覺得涼颼颼,很痛。用點桂枝泡酒,服用后能上達頭面。使得頭腦氣血溫通,冷風不入。那些洗頭后忘了擦干,坐摩托車吹涼風后頭疼,天氣變化后頭腦不舒服,都是氣主溫通能力減弱了。那些腦子里頭老沒有正能量想法的人,可以用這方法。 4、冬天老容易發凍瘡,這是體溫熱氣不夠,才為寒邪所侵犯。一用當歸四逆湯,補夠心臟氣血,四肢暖洋洋,寒邪不能犯。 5、人到五十歲,肩周痛、屈伸不利,吹點風就僵硬冷痛,俗話講“冰凍肩”。這就告訴我們,身體氣少、氣弱、氣虛了,才被寒氣、冷氣所凍。這時,通過用四君子湯配合桂枝湯。四君子湯給燃料,桂枝湯點火苗。身體陽氣內壯起來,肩周就靈活,手臂就不痛,冰冷就解除。凡是身體受冷、受凍、受寒、受涼加重的疾病,都可以用這個溫通組合。 6、老年人膝蓋不能打彎,廁所都蹲不下,這叫老寒腿。《黃帝內經》講:“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用桂枝湯配合養筋湯,利用桂枝湯給筋骨加溫,養筋湯給關節點油。這樣,關節就會慢慢回歸有力靈活,延緩衰老、遲步。 7、老一輩的人生活辛苦,家庭壓力大,常背彎、背冷痛,后背心徹夜不舒服。《黃帝內經》講:“血得溫則行,遇寒則凝”。后背的氣血,因為勞損、受涼后,就凝滯。這時,用桂枝湯加背三藥(防風、姜黃、小伸筋草),能輕松去掉背寒,療愈背痛。 8、腰部冷的,綁幾條毛巾都不管用,覺得好像撐不起上半身,老想臥躺。這是命門火力不夠,濕冷進犯。用腎著湯加腰三藥(黃芪、杜仲、枸杞子),腰部的涼冷感很快就去掉。腰腎被寒氣捆綁、附著的現象也沒掉了。 9、人疲勞后吹陣風,睡個覺醒過來,脖子僵硬了,這叫凍僵了。只需要補陽氣,讓脖子溫通,立馬就松了。用桂枝湯加頸三藥(葛根、丹參、川芎),常常一劑知,二劑愈。用一句話來形容這組合方的效果叫:“昂首挺胸做人,熱情奔放付出!” 10、吹一陣冷風就拼命打噴嚏,是肺的溫度不夠。用桂枝湯加蒼耳子散、玉屏風散,提高肺開竅于鼻子的溫度,寒氣就侵犯不入。這叫溫通則氣暢,寒痹則噴嚏。人膽小,容易受驚,風吹草動反應就大,屬于敏感人群,出現各種過敏性鼻炎、皮膚病、腸炎,都可以用這個溫通大組合。 養生四要+養生四要穴 慎風寒(大椎) 節飲食(足三里) 惜精神(氣海) 戒嗔怒(期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