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達到5萬億元。而根據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5年,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益率分別為2.4%、2.9%、3.1%,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部分年份甚至趕不上通貨膨脹率。沒有投資權益類資產,還要扣掉預留支付金,僅靠固定收益類的存款和債券,以養老保險的資金規模,無論如何總體都不可能跑得贏通貨膨脹。 在中國目前老齡化的背景下,資金平衡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成為社保體系資金壓力的主要因素。若養老金體制不變,養老金缺口將在2025年達3.8萬億元,2035年將超過10萬億元。隨著養老金缺口日益增大,地方政府展開養老金投資委托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不斷擴大委托投資規模,養老金權益類的投資也會擴大。 那么有沒有必要進行權益類的投資呢? (1)養老金開放進入權益類資產是有必要性的,要不現有的機制絕對不可能跑贏通脹實現管理資金增值。養老金投資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改革,中國擬定30%的比例,已經比發達國家幾乎低了一倍左右了,美國等國資本市場中養老金所占比例是相當大的。 (2)社?;鸹鸪闪⒌臅r間在2000年。2001年,因為投資增值的需要,國務院頒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其投資權益類的合法性。從成立至2015年這14年來,年均投資收益率8.13%,高于同期的通貨膨脹率。 作者 | BETA財富管理智庫研究員 水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