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儒家思想影響,隱忍一直是被中國人推崇的。比如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等名句,都是說的隱忍。那么,那些善于隱忍的人,最后都怎么樣了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歷史上四個最能忍耐的人。歷史上最能忍的3人,一個名留青史,一個遺臭萬年,一個稱霸天下 第一個:越王勾踐 我們都聽說過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勾踐由于不聽勸阻,最后被吳王夫差擊敗,不得已到了吳國給夫差當(dāng)奴隸,放牛喂馬。后來回到越國之后,越王為了報仇,提醒自己時刻不忘之前的屈辱,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嘗嘗屋里掛的苦膽,睡覺的時候睡在柴堆上。經(jīng)過十年的忍辱負(fù)重,發(fā)奮圖強之后,勾踐終于滅掉了吳國, 不僅一雪前恥,還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稱霸天下。 第二個:韓信 韓信早年的時候,胸懷大志,雖然仰望星空,卻不懂得腳踏實地。他一個有手有腳的大男人,整日游手好閑,卻還要靠著洗衣的老婆婆施舍飯菜,因此非常被人看不起。終于一天,當(dāng)?shù)氐囊粋€惡霸沒事兒找事兒,讓他要么拿劍殺了他,要么從他胯下鉆過去。 韓信本來可以將這個惡霸殺掉,但是沒有,因為這樣他就會成為一個囚犯,自己的宏圖大志再也不能實現(xiàn)了。因此韓信最終選擇的遭受胯下之辱,之后就離開家鄉(xiāng),拜師苦學(xué),最后成為一代名臣,著名軍事家,名留青史。 第三個:司馬遷 大家都知道,對于古代的士大夫來說,名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情愿去死,因為古代的時候,名節(jié)比生命更加重要。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東西對男人也很重要。司馬遷史記寫到一半的時候,得罪了漢武帝,以大不敬之罪被判處死刑。 當(dāng)時的司馬遷本來可以用死來保全自己的名節(jié),但是他沒有。他最后選擇用腐刑代替死刑,成為了一個太監(jiān)。從此之后,司馬遷帶著自己殘破的身體,繼續(xù)完成了那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第四個:司馬懿 在三國前期的時候,司馬懿是一個經(jīng)常被人忽略的人物,不顯山不漏水。最終他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也熬死了諸葛亮。幾乎熬死了所有對自己有威脅的人,竊取了曹魏的江山,又滅掉了東吳和蜀國,成為三國最大的勝利者。 司馬懿之所以會成功,就是因為非常能忍,忍一時很容易,但是司馬懿幾乎忍了一輩子,在他最后生命的幾年,才終于露出了他本來的面目。不得不承認(rèn),司馬懿是成功的,雖未登基稱帝,卻是晉朝的奠基人。但是由于司馬家的江山得權(quán)不正,后來又引發(fā)了五胡亂中華,差點對中原漢人造成了滅頂之災(zāi),因此晉朝一直不被人所喜歡,司馬懿也可以說是遺臭萬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