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凡有志之士,能忍天下人所不能忍,能為天下人所不能為,不僅忍出了一片天地,更成就了自己的輝煌。大家都知道司馬遷忍受宮刑屈辱,完成了《史記》煌煌巨著,韓信受胯下之辱,演繹了一代“兵仙”傳奇,還有四位“忍”兄,功績不在二人之下,第一位更是被李世民奉供奉為神。 第一位:姜子牙 姜子牙原名呂尚,相傳72歲時在渭水之濱釣魚,遇到了周文王,被封為“太師”,姜子牙輔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王朝。姜子牙前半生隱居世外,經過數十載的修仙論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整軍治國無所不能,成為經天緯地的奇才。然而,人生七十古來稀,姜子牙七十多歲才橫空出世,這期間不知忍耐多少世俗誘惑,讓人感慨其定力古今無出其右。在歷代典籍都公認姜子牙的歷史地位,被尊為“百家宗師”,唐太宗李世民尊姜太公為武圣,唐肅宗李亨在位期間,初設武廟,追封姜太公為武成王。 第二位:戰國孫臏 提到孫臏,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鬼谷子。鬼谷子一生隱居,但學究天人,門下弟子眾多,大多為戰國時期的風云人物,如龐涓、孫臏、張儀、蘇秦、商鞅、呂不韋、韓非、白起、李牧、王翦、樂毅等等。而孫臏之所以能忍,完全拜其師兄龐涓所賜。 話說,當年魏國兵力強盛,龐涓在魏國出仕,因屢立奇功,很快登上了大將軍的寶座。這時師弟孫臏盡得鬼谷兵法真傳,下山投靠龐涓。龐涓發現孫臏才學遠在自己之上,擔心隨著孫臏聲名鵲起,早晚會取代自己的位置,便將孫臏迫害入獄,還施以臏刑,廢掉了其雙腿。孫臏被迫裝瘋賣傻,忍辱偷生,甚至用吃糞便的舉動來迷惑龐涓逃過一劫。后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逃到齊國,被任命為軍師,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兩次擊敗龐涓,奠定了齊國的霸業,著有《孫臏兵法》傳于后世。 第三位:三國司馬懿 放眼三國,沒有人比司馬懿更能忍耐。因曹操奸雄多疑,年輕時司馬懿寧可自斷雙腿也不愿出仕為官。后輔佐曹丕稱帝,但也遭到曹氏家族的集體猜忌,屢受打壓。曹睿時期,因迫于諸葛亮北伐的壓力,不得不啟用司馬懿,然每每大勝之后,便被剝奪軍權。曹芳登位后,司馬懿依然遭受曹爽的排擠,一度賦閑在家十年之久。 直到曹爽陪曹芳離洛陽到高平陵祭陵,司馬懿才冢虎出山,一吼天下驚,迅速控制了京都洛陽,史稱高平陵之變。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全部落入司馬氏手中,司馬懿忍氣吞聲大半生,終于成為三國最大的贏家。 第四位:春秋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把忍耐發揮到了極致,堪稱登峰造極。吳越之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屈帝王之尊,帶著夫人和范蠡去吳國服苦役,給闔閭看墳,給吳王夫差喂馬、脫鞋、當馬踏,甚至還為夫差嘗糞診病,受盡嘲笑和羞辱。為圖復國大計,勾踐頑強地忍耐著吳國對他的精神和肉體折磨,三年后終于被特赦歸國。 回國后,勾踐臥薪嘗膽,暗中發展國力,重聚雄兵,終于一雪前恥,徹底打敗吳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位霸主。有詩云:“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忍耐”固然是優秀的品格,然過度忍耐只會助長對手囂張的氣焰,只有把“忍耐”修煉成為最終取勝的法寶和利刃,這才是“忍”字的終極奧義。
感謝您的閱讀,您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