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19-06-17 11:20:48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來自中國、美國、歐盟等國的大量衛星正圍繞著地球高速運轉,給科學家們觀察和研究地球提供支持。2019年4月22日,當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對準中國西北部內陸地區時,這里荒蕪沙漠中的變化引發了科學家們的再度關注。 來自NASA的Landsat-8衛星的圖像顯示了跨越我國內蒙古、甘肅、寧夏等省的騰格里沙漠,在黃色的沙漠中,已經出現了一塊一塊的規則灰黑色區域,如同散落在沙漠中的碎片,與周圍黃色的沙漠和綠色的湖泊形成鮮明的對比。 作為對比,NASA也給出了2013年4月同一時期的衛星圖像,一對比這種變化就更加明顯了,在2013年原本荒蕪的沙漠中,短短六年里就長出了大量灰色的區域。那么這些迅速增加的不規則灰色區域究竟是什么呢?這些區域其實正是這一地區建立起來的太陽能發電廠的相關設施,而這6年間的衛星圖像對比正是騰格里沙漠中太陽能發電廠的迅速建立。 雖然說我國西北內陸的沙漠人口密度比中東部的平原地區要低了不少,但仍然藏著驚人的項目——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園區正位于我國西北寧夏騰格里沙漠中,其占地面積達到43平方公里,裝機容量達到1.5千兆瓦(GW)。而騰格里沙漠中太陽能設施的建成也推動中國的太陽能裝機容量超過176千兆瓦。據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該國在裝機容量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約占全球總量的32%。 不過,騰格爾太陽能園區不太可能長期保持“世界最大”的地位。因為印度、埃及和美國也公布了有更大的太陽能項目正在進行中。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在裝機容量上位居中國之后的分別是歐盟(115千兆瓦)和美國(62千兆瓦)。 雖然對于中國西北部地區來說,地廣人稀、降水偏少的特性很有利于發展太陽能發電,但這一地區冬春季往往很容易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使得太陽能電池板上覆蓋上一層沙土,這會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效率,要清除這些沙土會增加成本,同時,因為我國人口東西分布的不均勻,西北不少地區的電力需求其實很低,但將這些地區產生的電力傳輸到需要用電的地方還存在一些技術障礙。總的來說,相比于其他能源,太陽能具有更好的清潔性,而且幾乎是取之不盡的,這種特性是太陽能發電在是近年來被大量發展的重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