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腳一直都處于最為尷尬的地位,甚至還被人唾棄。 但時代不同,腳也成為了“吃香”的健康放大鏡,什么“踮起腳尖xx分鐘,可有效治療xx疾病”,又或者“如果你的腳......那么就是......”,這個被譽為傳說的“第二大腦”,踮起腳尖真的能治病嘛? 堅持“墊腳尖”10分鐘,是否真的能治病? 每天“踮腳尖”10分鐘,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第一,預防痔瘡?醫生:真的可以! 不免有人會提出疑問,踮起腳尖跟預防痔瘡,兩者有什么聯系嗎? 答案是當然有,痔瘡往往不被人發現,因為長期的久坐而使肛門肌肉不斷收縮,導致肛腸靜脈血流不暢,痔瘡靜脈淤積時間長了,就會誘發痔瘡。 踮起腳尖會有什么作用呢? 踮腳尖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回流速度,如果坐時間久了,下肢會麻木,踮起腳尖就可以很好的改善這個問題,在運動的同時,靜脈淤積很難形成,就會預防痔瘡的發生。 第二,改善慢阻肺?醫生:真有可能! 由于長期的吸煙史,而造成慢阻肺的患者,他們肺內氧流量低,不輕易做幅度特別大的有氧運動,因此肌肉缺少氧氣。 如果每天堅持做一些腿部運動,踮起腳尖10分鐘,都可以改善人的血流狀況,加快血流循環速度,就會更加高效快速地提供給肌肉的有氧呼吸運動,達到改善慢阻肺癥狀的目的。 第三,預防中風?醫生:不行! 中風也叫缺血性腦卒中,由于高血壓,高血脂而造成了血液粘稠血管堵塞的一種現象,踮起腳尖并不能減少血液中血脂的含量,不能解決血液粘稠的問題。 人體內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想要稀釋血液,只有通過不斷補水,還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第四,預防高血壓?醫生:不一定行 踮起腳尖走路對大腦支配肢體的平衡度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一個人的血壓升高,當他在做踮起腳尖這個動作的時候就很難掌握平衡,協調全身,容易發生意外,所以預防高血壓靠墊起腳尖應該不可以,高血壓要從最基本入手,比如低鹽膳食。 本身患有高血壓患者,就得需要長期用藥維持血血壓穩定,可別因害怕藥物依賴性而拒絕用藥。 畢竟高血壓需要長期用藥來讓血壓保持穩定,這并不是降壓藥問題,而是疾病本身特點來決定。 就好比大冷天有很多人需要靠穿棉衣來保暖,自然一脫棉衣就寒冷,你總不能說棉衣有依賴性,一穿就沒法脫下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