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茅臺股票價格盤中突破1000元,按照一手100股計算,買一手都要10萬元,嚇得我趕緊捂緊了我總共只有5張1毛錢的錢包! 究竟是怎么樣的估值體系,讓茅臺股票這么貴而其他股票都不行? 股票的估值指標有很多,但每個指標都有其適用的行業與范圍。 1)市盈率(P/E) 股票估值上最常用的指標是市盈率,等于股價/每股收益(EPS),表示投資者為了每年獲得公司一元的收益所需要支付的價格。 市盈率指標適用于行業格局穩定、企業盈利穩定、成長性一般的股票,比方說采掘、建筑建材、商業貿易、信息服務、公共服務行業等,當然也包括白酒行業。 雖然說,茅臺股票的價格漲到這么高,但按照市盈率來看,茅臺的價格并非高到離譜,考慮到茅臺股份這家企業盈利和分紅的穩定性,1000元的茅臺可能是當下這個市場給予其合適的估值(雖然偏高一些)。 市盈率指標還特別適合寬基類指數基金,比方像滬深300、恒生指數基金、標普指數基金等,這類基金的特點是包含數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分布在各行各業,基金盈利是一籃子股票的盈利加權平均,穩定性高于任何一只成分股,成長性也是這些股票的加權平均——盈利穩定、成長性一般,所以可以用pe指標,等待出現低pe時介入,高PE時賣出。比方說,港股的恒生指數基金,如果你在PE低于10的時候介入,基本上不用擔心未來的回報問題。 2)市凈率(P/B) 在股票估值指標中使用頻度上僅次于市盈率的,就是市凈率指標了,市凈率表示的是股票價格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用來衡量股票相對其現有資產市場出售價格的高低。 市凈率估值指標,適用于擁有大量固定資產并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但具有很強的周期屬性的行業如鋼鐵業、航空業、航運業、化工業、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鋼鐵、煤炭、餐飲旅游等行業估值,使用市凈率指標,遠比市盈率指標合適。不過市凈率不適用于賬面價值的重置成本變動較快的公司和固定資產較少、商譽或知識財產權較多的服務行業。 銀行股,特別是我們大A股的銀行股,不適合PE估值,因為E是失真的,銀行的PE很低,但大家都知道有隱性的壞賬,可能壞賬爆發PE一下就高了甚至E變成負數了,所以銀行股用PB估值更為合理。在PB的基礎上,再去了解信貸資產的質量,差不多就能把握銀行股買賣的時機。 對周期性行業而言,市凈率低于1或接近1的時候是低估的,而高于2則是高估。 3)凈資產收益率(ROE) 凈資產收益率=企業稅后凈利潤/平均所有者權益,這個指標是股票市場最常用的衡量企業盈利能力高低的指標之一,它衡量了公司股東投資的資產所實現的回報。資本回報率越高,說明公司對資本金的利用與管理越有效,帶給股東的回報就越多。 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是“好投資 = 好企業+好價格”,而凈資產收益率就是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的一個指標——證監會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在公開增發時,三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 為什么有這個規定? 我們不妨想一下,為什么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是5元,而新股發行價常常遠超5元,假如是15元(市凈率是3),這就是因為這家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可能會遠遠高于銀行利率,于是上市公司溢價發行的新股才會被市場所接受。 可以說,高于銀行利率的凈資產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經營的及格線,偶然一年低于銀行的利率或許可以原諒,但如果長年低于銀行利率,這家公司上市的意義就不存在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證監會特別關注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 雖然從一般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有時候,過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也蘊含著風險。比如說,個別上市公司雖然凈資產收益率很高,但負債率卻超過了80%(80%通常被認為經營風險過高),這個時候就得小心。這樣的公司雖然盈利能力強,運營效率也很高,但這是建立在高負債基礎上的,一旦市場有什么波動,或者銀行抽緊銀根,不僅凈資產收益率會大幅下降,公司自身也可能會出現虧損。 這就像炒房子,如果一套房子的價格是100萬元,只需首付30萬元就買了,一年后這套房子升值到200萬元,賣掉房子,賺了將近100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就超過300%。雖然凈資產收益率很高,但要知道這是在負債經營,其實是借了銀行的錢(銀行按揭)炒房。如果這套房子沒有升值而是貶值,那風險可就大了。如果房價一年后跌到70萬元再脫手,可就是把本金30萬元都虧光了。 不考慮財務造假,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可以識別出大多數值得投資的股票。 分析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資,一般可以先看看其長期的凈資產收益率。從國內上市公司多年來的表現看,如果凈資產收益率能夠常年保持在15%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家績優公司了。這個時候再看看其市盈率如何,如果其市盈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或者低于同行業公司的水平,就可以將這只股票列入高度關注的范圍。 4)PEG指標 PEG指標是Jim Slater發明的一個指標,主要是考慮到PE估值對企業成長性的考慮不足,所以將企業盈利的增長率指標納入進來。 通常情況下,PEG指標是用公司市盈率(PE)除以公司未來3-5年的(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100)。比如一只股票當前的市盈率為20倍,其未來5年的預期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為20%,那么這只股票的PEG就是1。 當PEG等于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 如果PEG大于1,該股票的價值可能被高估,或市場認為這家公司業績成長性會高于大家的預期; 當PEG小于1時,要么市場低估這只股票的價值,要么市場認為其業績成長性可能比預期的要差。 通常,價值型股票PEG都會低于1;而大部分成長型股票PEG都會高于1,甚至在2以上,投資者愿意給予其高估值,表明這家公司未來很有可能會保持業績的快速增長,這樣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象的市盈率估值。 因為PEG的特點,高科技企業(TMT)、生物醫藥、網絡軟件開發等應優先考慮PEG法,而低風險低增長率的成熟行業不適合運用PEG法。除高增長行業之外,PEG指標對化工、有色金屬、機械設備、輕工制造、醫藥生物、金融服務等行業估值也有較強的指示效應。 需要強調的是,PEG指標單獨使用的時候,價值不是很明顯,必須要和其他指標結合起來,其中最關鍵的是對公司業績的預期。 5)市銷率(P/S) 市銷率是每股價格與銷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投資者每年為獲得該企業一元的銷售收入而支付的價格。 市銷率估值對于零售行業較為合適。由于銷售收入相對穩定,波動性小,且具有微利的特點,一方面營業收入不受公司折舊、存貨、非經常性收支的影響,不像利潤那樣容易波動,另一方面收入也不會出現負值,更不會出現沒有意義的情況,即使凈利潤為負也可用。 市銷率估值,主要用于電子元器件、家用電器等商業零售行業的股票估值,另外對于房地產行業和金屬制品類行業,其估值也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6)市現率(PCF)或現金流折現(DCF) 市現率是每股價格與每股現金流量的比率,主要關注企業的現金流情況,而當代價值投資的燈塔——巴菲特,最喜歡現金流折現的方式來購買他認為低估的股票。 應用這個方法,關鍵在于現金流如何預期并折現。因此,該指標只適用于現金流比較穩定、可以預期的公司,也就是巴菲特所謂“看得懂的公司”,盡量做到“4毛錢買1元的東西”,相當于打折買。 市現率或現金流折現法對股票進行估值,適用于信息設備、紡織服裝、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消費行業、醫藥行業等行業的股票。 對于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股票究竟該如何估值,具體見下表。 7)P/EV指標 由于保險公司業務的特殊性,人們特意創造了P/EV(市值隱含價值比,Price to Embedded Value)指標,用來對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進行估值。 內含價值(Embedded Value)是保險業獨有的概念。指的是每家保險公司根據自己的精算假設所計算出來的價值,因為其計算考慮了公司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可以視為壽險公司進行清算轉讓時的價值。 EV不包括未來新業務產生的價值,直接反映壽險公司當前的經營成果,所以EV就成為了衡量保險股價值的安全邊際。 因為幾乎所有保險股都隱含國家信用擔保,對于保險股來說,PEV低于1基本就意味著股票價格被低估,如果低于0.8那就是極度低估時期,而PEV接近或超過2就意味著股票高估。 以A股的大牛股中國平安為例,其15年來股票回報超過20倍,但除2007年的瘋牛階段之外,中國平安的PEV變動并不大。 8)RNAV指標 RNAV(Revaluated Net Assets Value)被稱為“重估凈資產法”,主要是針對對于房地產及商業及酒店業上市公司的估值。 假設一個地產公司,剛開發樓盤沒有體現出利潤,或剛剛盈利,PE極高,但其土地儲備的可開發價值是市值的幾倍,你能說沒有價值? 之所以提出RNAV法來評估重資產類的房地產和酒店股票,主要就是因為市凈率PB采用了賬面價值計算公司凈值的方式。房產的價值在不同金融環境下的凈值可能相差巨大,而這對公司估值影響巨大,所以需要采用重估凈資產法。 較低的RNAV值反映了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和較大的股本。因此使用RNAV估值法可以對公司各塊資產分別進行市場化的價值分析,從資產價值角度重新解讀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如果股價相對其RNAV存在較大幅度的折價現象,往往顯示了其股價相對公司真實價值則可能有明顯低估。 9)用戶流量和活躍用戶數 互聯網公司最為特殊,不能看PE、PB這些傳統指標,而是看用戶月活數、日活數的變化。傳統行業看凈利潤增長率,互聯網公司看用戶數量的增長率;傳統行業看PE、PB,互聯網公司看市值和用戶流量之比(P/U)。 原因在于,互聯網公司初期沒有利潤,PE可能無限大;輕資產,PB也可能無限大。只能看未來利潤的源頭,即用戶流量(UV),特別是活躍用戶和付費用戶數量的變化。BAT估值為什么高,高就高在它的用戶數量極其龐大。 不過,互聯網用戶數總是有個瓶頸,如果互聯網公司用戶數不再呈幾何數量增加,公司開始盈利,就需要考慮結合PEG方式來對其成長性進行評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