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平仄的基本句型也有四種組合方式,與七律的譜式編碼相同。只是少了開頭兩字,首句的平起要改為仄起,或者是將仄起改為平起。 再來回顧一下五律的四種基本句型: 五律的四種平仄譜式如下所示: 第一式: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①②③④①②③④ 第二式:首句平起入韻式 ②④①②③④①② 第三式: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③④①②③④①② 第四式:首向仄起入韻式 ④②③④①②③④ 五律的四種平仄譜式,其首句入韻或不入韻以及各平仄句型的數字編碼,都與七律相同。 可照七律中的說法,理解記憶。 五律的平仄譜式的詩例,如下所示: 第一式:首句仄起不入韻式《春夜喜雨》唐 ·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八庚) 第二式:首句平起入韻式《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唐?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 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九青) 第三式:首句平起不入韻式《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一先) 第四式:首句仄起入韻式《伊川獨游》 宋· 歐陽修 東郊漸微綠,驅馬忻獨往。 梅繁野渡晴,泉落春山響。 身閑愛物外,趣遠諧心賞。 歸路逐樵歌,落日寒川上。(十五刪) 五律和七律的不同,是它們的正格譜與偏格譜恰好相反。在五律四種譜式中,第一式、第三式常見,第四式次之,第二式用得最少。 所以,五律的正格譜應該是第一式和第三式,偏格譜是第二式和第四式,這也是從五律使用頻率統計中得到的。 五言律詩,齊梁時期主要使用的是第一式和第三式,唐代以后才發展出第二式和第四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