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健康第一殺手,盡管醫學不斷進步,但與癌癥的戰斗從未停止。 而結直腸癌就是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美國可以排到第二位,在中國也能穩居前五,并且逐年上升。 據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的發病率更是明顯增加,其中我國中青年直腸癌發病人數占據國內患病總人數的10%-15%。 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結直腸癌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大約有6成的結直腸癌都長在直腸,其中有60%-75%的結直腸癌能夠早期發現。 由于結直腸癌初期癥狀與痔瘡相似,很多患者誤認為自己患的是痔瘡,不給與重視,因此結直腸癌往往會借著“痔瘡”掩飾來不斷自我成長,從而加重病情。 血便是結腸直腸癌最具有特異性和最常見,而且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當然我們一般人要怎樣去判斷呢? 正常的大便顏色應該是棕黃色,不排除出現食用一些顏色特別重的食物而產生的其他顏色。 顧名思義,血便的顏色會發黑發紅,在大便的隱血試驗中多為陽性,當然也要排除因為痔瘡而出現的出血。 有特殊的臭味 當出現血便,糞便又像拉稀一樣,不成形,或者大便非常膿伴有粘液。 再或者就像果醬一樣,會出現凹槽,大便在排出的時候會像面條狀同時也可能是扁形或者茶褐色的大便,糞便才會變細,不會一次性排干凈,且便后會感覺到里急后重。 不僅如此,大便的氣味也會比平常臭很多,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當心。 正常人胃排空的時間是4~8小時,一般來說大便的次數一天會在1~2次左右,如果以前排便非常規律,突然變成了一天很多次。 而且腹瀉便秘會同時出現或交替出現,這樣就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腫瘤,堵塞了腸道腸道變窄,所以大腸只能通過增加腸蠕動來促進排便,這樣就會造成腹瀉。 有些人認為長期便秘,大便中所含有致癌物質會不斷接觸大腸黏膜,再加上干燥硬結的糞便會與大腸黏膜不斷物理刺激,從而誘發癌變。 但事實上,便秘還真不是大腸癌風險因素,腸道息肉、某些炎癥性腸病、遺傳、吸煙飲酒等生活方式、膳食纖維缺乏、肥胖、運動缺乏等是關鍵因素,但便秘還真沒有包含此內。 在現代醫學越來越精密嚴謹的今日,還真沒有什么確切證據來表明“便秘”與大腸癌之間的因果關系。 但就是這樣錯誤的醫學觀點,往往就被精明的商業廣告有所利用,什么宿便養生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商家將各種傳說再加點料升華一下,將便秘“升華”到宿便,營造出一種“不趕快應對就要出事”的恐怖效果。 在醫學領域,人的直覺還真不是很可靠,對于自己的大腸,也不要被直覺所欺騙,便秘與大腸癌發生也并未存在因果關系。 所以啊,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大腸怎么樣,最好辦法還是得由專業的醫生做專業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