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制綠豆淀粉并不難,吃的放心而且很有成就感,今天分享我自制綠豆淀粉的方法及總結的小經驗。 第一步、浸泡綠豆 干綠豆的具體重量我沒有稱量,大約2斤左右吧,清水也是憑感覺亂加的,沒稱量。先把干綠豆放在清水中浸泡1到2天,按要求是1斤干綠豆用2斤左右的清水,泡到綠豆能輕松捏開豆皮為止。 記住,千萬別把綠豆浸泡到快發芽的程度,因為綠豆快發芽的時候會分解掉很多的營養物質,包括綠豆中的淀粉,都被分解掉了,你還做什么綠豆淀粉啊。 第二步、打磨粉漿 泡好的綠豆充分洗干凈,分多次放入料理機中打磨成漿汁。打磨出來的豆渣反復用清水浸泡2到3遍,把豆渣中殘留的漿汁浸泡出來,用家里普通的紗布過濾就行,也可以用80目篩網來過濾。豆渣過濾出來的豆漿水可以用來打磨綠豆,反復利用。 第三步、首次沉淀 打磨出來的漿汁和過濾出來的豆漿水混合均勻,放在容器中靜置沉淀。為了加快沉淀的速度,可以添加適量白醋把PH調到5.6到6.0,其實不加白醋也完全可以。 室溫在15到18度的時候,大約沉淀20到30分鐘,第一次沉淀就結束了,此時最上層的漿水應該是比較清澈的。慢慢地將容器傾斜,把上層的漿水倒出來扔掉,下面沉淀好的粉漿全部留下來。 第四步、二次沉淀 再次往容器中添加適量的干凈清水,清水用量和留下來的粉漿體積差不多就行。加上清水后,再順時針充分攪勻,讓粉漿和加入的清水完全融合均勻。 完全攪勻后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沉淀了,這次沉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冬季天冷的時候放在室內沉淀就行,天熱的時候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沉淀,主要是防止漿汁因發酵而變質。 在室溫15到18度的時候,第二次沉淀大約需要10小時以上,等上層漿水和下層的淀粉有明顯分界線以后,再和上次一樣倒掉上層漿水。漿水倒完以后,你會發現淀粉層表面有少許不干凈的雜質,用少量清水輕輕地把這些雜質沖掉。 第五步、三次沉淀 往容器中加入大約2到3倍量的清水,和第二次一樣攪勻,進行第三次沉淀。這次沉淀大約需要3到4小時,沉淀結束后倒掉上層的漿水,留下來的就是純度很高的淀粉了。 第五步、晾曬干燥 綠豆淀粉沉淀的很結實,要用勺子等工具把它挖出來,弄成小塊,攤放在干凈的塑料布上面,放在陽光充分晾曬至完全干燥,再裝入塑料袋或玻璃瓶中保存就行了。 充分曬干的淀粉不容易變質,保存過程中只要注意別讓淀粉受潮就行了,只要淀粉是干燥的,放在常溫下保存1年都完全沒有問題。 多說兩句: 如果你對綠豆淀粉的純度要求不是太高,完全可以不用進行三次沉淀,直接在粉漿中加入2到3倍量的清水,充分攪勻后沉淀12小時以上,倒掉上層漿水,把下面沉淀出來的淀粉挖出來曬干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