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品牌都靠“原漿酒”這樣的概念吸引消費者,但是茅臺集團的產品從來沒有這個概念。熟悉茅臺酒釀造工藝的朋友,肯定能從中探究一二。 所謂的醬香型原漿酒就是一個典型的偽概念。 提到原漿你會想到什么?純粹的、濃稠的、古法釀制的、沒有添加的好酒?這確實是原漿一詞在漢語中的本意。 儒林外史第31回有載:韋四太爺去天長縣世交杜府作客,席間與杜少卿提到杜父當年離鄉時曾埋好酒一壇于家中,約定來年返鄉與韋四暢飲,只是不成想杜父客死任上,如今一晃也有八九年了。 于是杜少卿使家中老仆尋酒,在第七進的宅屋中挖出一壇老酒,“打開壇頭,舀出一杯來,那酒和曲糊一般,堆在杯子里,聞著噴鼻香”,必須要加熱再摻上10斤新酒,方能飲用。 這如曲糊一般聞之噴香的酒,便是清時中國人所謂的原漿酒了。但彼原漿,非今日之原漿。 按照《中國白酒生產技術標準》一書的規定:原漿酒,標準名原度酒(單體酒),是從車間生產出來的未經勾兌的酒。 而從原度酒到成品酒出廠之前,還有兩個階段,分別是:基礎酒:經勾兌后基本符合某種質量標準,初具某一等級應有風格特色的酒。精華酒:采用特殊工藝生產制備的某一種或數種香味成分含量特別高的用于彌補基礎酒的缺陷的酒。最后的成品酒則是這樣定義的:理化、衛生和感官指標全部達到產品標準,經鑒定合格可以出廠銷售的酒。 根據這一權威的標準,以茅臺酒為典型代表的醬香型白酒是不存在原漿酒這一說法的。為什么呢? 因為未經勾調達到53度,符合醬香酒風格特色,茅臺也就不稱之為茅臺。所以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成品茅臺原漿酒的存在。 按國家的技術標準來看,成品茅臺(醬香型白酒)確實不存在原漿酒,其他香型則不然。因為原則上,原度(漿)酒和基礎酒可歸入原酒大類,一種原酒加入同類別的相同原酒,也稱為原酒。 對清香型白酒來說,由于其香型風格相較醬香型而言,比較單純、清爽,在基礎酒階段就能達到較高的風格和質量水平。因此,大曲、小曲清香型白酒,其成品酒是可以有原酒/原漿一說的。 所以,要選市面上的原漿酒,就要對照這香型來看,看到醬香型原漿白酒果斷跳過,清香型原漿白酒則可以考慮。 文節選自云鶴說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