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脈法第一 4 2019-07-01 22、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作沉)??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玉函作溺) 23、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這個是太陽傷寒了。 風則傷衛。寒則傷榮——不解釋。 道哥: 23、寸口脈浮而緊。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那些解釋可以忽視 24、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鞕。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后度數如法。病者則饑。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如經。從這條看,應該是正常的脈象了,才成為如經, 道哥: 這些解釋不好懂 無非是在說,浮主向外、向上,數主熱,但“邪氣獨留心中則饑。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理解不了 25、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后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25條是誤治:大汗與大下。 26、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鞕 biān ㄅㄧㄢˉ ◎ 古同“鞭”。 其它字義 ● 鞕 yìng ㄧㄥˋ 古同“硬”,堅。 古同“鯁”,哽塞。 心下鞭——心下硬。 脈浮而大。心下反硬。為有熱。屬藏者? 俯以通為用,藏,是藏精之處,熱從何來?外邪? 不能發汗,就是清熱嗎? 屬府者。不令溲數——,屬俯,則不能利小便了 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發汗,是正治? 脈遲尚未可攻——強調了承氣湯的使用原則 道哥: 里熱傷津液 利小便,發汗都是誤 津液虛得沒汗可出時的大便干也不能再發汗吧 要看身體的趨勢想干嘛 是的毛哥 出現一系列證候,是用來判斷身體想干嘛、處在什么狀態 我看,張錫純。他治溫病,以石膏為主 不以發汗為主。但可能見汗——并且,溫病以見到汗為佳 27、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27條是死癥的表現以及五臟先死的表現。可以看看。不需要翻譯 28、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音噎下同) 道哥: 脈浮大,身體有往表走的趨勢,醫生卻給用下藥(釜底抽薪)了 有表證時,下不厭遲 飲冷水,是哪門子的方法哈 哈哈,可能當年也是一種治療方法,被張仲景給廢除了。 29、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音噎。【玉篇】食不下也。【說文】飯窒也。【前漢·賈山傳】祝?在前。【註】同餲。【楚辭·九思】仰長嘆兮氣?結。 道哥: 必衄,這個是憋出來的,虛的話也憋不出來 東一錘子西一棒子的,讓人頭疼。跟個“蜻蜓點水”一樣 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浮滑。本不應該出現“噦”的。故為“醫咎” 應該是浮滑吧,不浮也沒有向上的趨勢 噦,也是心下(胃)有東西,里和的話,也沒有這個問題 30、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 這個是判斷身體有膿的方法。 不用解釋。要知道。 道哥: 飲食如常=無里證 感冒,一般胃口都不好 偶感風寒,一般人都覺不出來,理論上是存在的。一但覺出來了,就到了有里證了 這種情況,喝些熱水或微微出點汗都能自愈了。這也就是為何溫病有市場了。 有疼處,有膿的。 化驗個血常規,白細胞還高呢 證明身體在與外邪戰斗呢 31、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愓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脈浮遲,不能發汗。 。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脈遲,正氣不足,故稱“無陽” 道哥: 雖然太陽傷寒是表證,但脈浮而遲,里有寒,六七日多為傳里的時候, 六七時,如果能有汗出,說明解了,如果還發熱,應該要是傳里了,并且脈還遲,脈管里血也少了,不能再發汗了 脈數,有時是血”被迫“的,因為血液加速流動也有降溫的作用,加快運轉;有時也是為了”救急“,供應不上,加快速度 這就是一陰一陽兩個極端了,從這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會分出很多層級來,這就需要別的證來映證,現在處在什么階段 這三個也可以說是外因,但也是內果 這三個也可能單獨存在,也可以合并出現;沒有外因時,這三個也不起病;這三個聚到一定程度時,沒外因也起病 怎么判斷,六經中的條文,無時無刻不在講這個問題,反過來復過去的講這個,脈、脈、并治 找,就是找不合常理的脈與證。 人體為了對付這個邪,就要動用體內特別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