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學對于大部分不從事婦科工作的人來說,學習完這門課程以后就很少再復習了,內容多且記憶困難怎么辦?別急,小編針對出題較多的病證為大家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歌訣幫助大家記憶。 月經病 一、月經先期 先期連續早七天,氣虛血熱兩因連。 脾虛歸脾補中益,腎虛歸腎固陰煎。 陽盛血熱用清經,陰虛兩地涼血痊。 肝郁血熱不難治,方用丹梔逍遙散。 1、氣虛證: (1)脾氣虛: 補脾益氣,攝血調經——補中益氣湯或歸脾湯 (2)腎氣虛證: 補益腎氣,固沖調經——固陰煎或歸腎丸 2、血虛證: (1)陽盛血熱證: 清熱涼血調經——清經散 (2)陰虛血熱證: 養陰清熱調經——兩地湯 (3)肝郁血熱證: 疏肝清熱,涼血調經——丹梔逍遙散 【用方趣記】丹青兩不顧——(丹清兩補固)二、月經后期 后期推后多七日,不通不榮兩因遲。 當歸地黃應腎虛,血虛補元煎來治。 實寒良方虛金匱,烏藥專治是氣滯。 辨證清楚用方明,芎歸二陳去痰濕。 1、腎虛證: 補腎養血調經——當歸地黃飲 2、血虛證: 補血益氣調經——大補元煎 3、血寒證:(虛金實良) (1)虛寒證: 扶陽祛寒調經--溫經湯(《金匱要略》)或艾附暖宮丸 (2)實寒證: 溫經散寒調經--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4、氣滯證: 理氣行滯調經——烏藥湯 5、痰濕證: 燥濕化痰,活血調經——芎歸二陳湯 三、月經先后不定期 先后不定期,責之脾腎肝。 肝郁逍遙散,腎虛固陰煎。 肝腎定經湯,脾虛歸脾丸。 1、肝郁證: 疏肝理氣調經——逍遙散 2、腎虛證: 補腎調經——固陰煎; 若肝郁腎虛,癥見月經先后無定期,治宜補腎疏肝調經,方用定經湯 3、脾虛證: 補脾益氣,養血調經——歸脾湯 ——以上為月經周期出現問題: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 四、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辨分明,脾虛舉元或安沖。 血熱通用保陰煎,失笑一下血瘀通。 1、氣虛證: 補氣攝血固沖——舉元煎或安沖湯 2、血熱證: 清熱涼血,固沖止血——保陰煎加地榆、茜草 3、血瘀證: 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用方趣記】失保舉——失去了保護托舉,所以月經過多。失——失笑散,保——保陰煎,舉——舉元煎五、月經過少 過少不通與不榮,血虛滋血或小營。 當歸地黃補腎虛;血瘀通瘀或桃紅。 痰濕蒼附導痰妙,二陳芎歸亦有功。 1、腎虛證: 補腎益精,養血調經——歸腎丸或當歸地黃飲 2、血虛證: 養血益氣調經——滋血湯或小營煎 3、血瘀證: 活血化瘀調經——桃紅四物湯或通瘀煎 4、痰濕證: 化痰燥濕調經——蒼附導痰丸或二陳加芎歸湯 ——以上為經量的異常:過多,過少 六、經期延長 經期延長仔細辨,氣虛便下舉元煎。 虛熱兩地合二至,血瘀亦致經期延。 桃紅四物合失笑,或用桂枝茯苓丸。 1、氣虛證: 補氣攝血,固沖調經——舉元煎加阿膠、炒艾葉、烏賊骨 2、虛熱證: 養陰清熱止血——兩地湯合二至丸、四烏賊骨一蘆茹丸或固經丸 3、血瘀證: 活血祛瘀止血——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味或桂枝茯苓丸加味 七、經間期出血經間出血病復雜,陰虛兩地二至法。 脾虛通用是歸脾,濕熱清肝止淋下。 血瘀逐瘀止血用,辨證論治效堪夸。 1、腎陰虛證: 滋腎養陰,固沖止血——兩地湯合二至丸或加減一陰煎 2、脾氣虛證: 健脾益氣,固沖攝血——歸脾湯 3、濕熱證: 清利濕熱,固沖止血——清肝止淋湯去阿膠、紅棗,加小薊、茯苓 4、血瘀證: 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湯 【用方趣記】二兩龜清煮二兩——二至丸合兩地湯,龜——歸脾湯,清——清肝止淋湯,煮—一逐瘀止血湯 八、崩漏崩漏辨證須分明,脾虛固本或固沖。 腎虛又分陰陽氣,陽虛右歸氣蓯蓉。 陰虛左歸合二至,血瘀逐瘀將軍通。 血熱再分虛和實,虛熱相資實固經。 1、脾虛證: 補氣攝血,固沖止崩——固本止崩湯或固沖湯 2、腎虛證: (1)腎氣虛證: 補腎益氣,固沖止血——加減蓯蓉菟絲子丸加黨參、黃芪、阿膠 (2)腎陽虛證: 溫腎益氣,固沖止血——右歸丸加黨參、黃芪、田七 (3)腎陰虛證: 滋腎益陰,固沖止血——左歸丸合二至丸或滋陰固氣湯 3、血熱型: (1)虛熱證: 養陰清熱,固沖止血——上下相資湯 (2)實熱證: 清熱涼血,固沖止血——清熱固經湯 4、血瘀證: 活血化瘀,固沖止血——逐瘀止血湯或將軍斬關湯 注意:腎虛之腎陰虛證,與血熱之虛熱證,都表現為陰虛,但虛熱證沒有腰膝酸軟(腎虛之基礎見證)!!!【用方趣記】開飯館,請主顧從左右上(樓) 請——清熱固經湯,主——逐瘀止血湯,顧——固本止崩湯,從——蓯蓉菟絲子丸,左——左歸丸合二至丸,右——右歸丸,上——上下相資湯 九、閉經閉經三實三虛分,氣血虛弱用人參。 腎氣虧損蓯蓉菟,陰虛血燥用一陰。 氣滯血瘀兩逐瘀,痰濕蒼附合四君。 寒凝血滯用良方,當時辨證細思忖。 1、氣血虛弱證: 益氣養血調經——人參養榮湯 2、腎氣虧損證: 補腎益氣,調理沖任——加減蓯蓉菟絲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車 3、陰虛血燥證: 養陰清熱調經——加減一陰煎加丹參、黃精、女貞子、制香附 4、氣滯血瘀證: 理氣活血,祛瘀通經——血府逐瘀湯或膈下逐瘀湯 5、痰濕阻滯證: 健脾燥濕化痰,活血調經——四君子湯合蒼附導痰丸加當歸、川芎 6、寒凝血瘀證: 溫經散寒,活血調經——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用方趣記】人從蒼寺量蟻穴人——人參養榮湯,從——蓯蓉菟絲子丸,蒼寺——蒼附導痰丸合四君子湯, 量——良方溫經湯,蟻——一陰煎,穴——血府逐瘀湯 ——以上為月經本病。 |
|
來自: 康泰wjr圖書館 > 《2019年(7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