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秋,江西省吉安地區(qū)新干縣大洋洲鎮(zhèn),人們在維修贛江大堤。 江西省概圖 當?shù)厥来鱾髦粋€故事: 古代的達官貴人們留下了幾十座大型墓葬,埋下大量金銀財寶,因而自古江邊就有很多大沙包,形狀像一把把打開的雨傘。 歲月流失,最后土包只剩下三個半,即“三把半傘”。 當然,這個財寶傳說并非空穴來風。 吉安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孕育了著名的廬陵文化。 例如從唐宋至明清,出了科舉進士近三千名,狀元、榜眼、探花共52位,有“江南望郡”、“金廬陵”之稱,達官貴人自然不少。 而且,當?shù)匾惨寻l(fā)掘出牛頭城商周遺址、吳城商代遺址等古跡。 白鷺洲書院 當民工在一個“傘包”上取土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大洞,洞口被挖開,露出了色澤斑駁的青銅器物! 考古隊很快到達現(xiàn)場,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結(jié)果共出土文物1500多件,其中青銅器480余件、玉器1072件、陶器356件等,包括工具、農(nóng)具、禮器、兵器等。 驚世駭俗,顛覆傳統(tǒng)認知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掌握了高超的青銅器鑄造技術(shù),商都殷墟也發(fā)掘出了一批國寶級青銅器。因而,黃河流域被認為華夏文明的中心。 而三千年前的江南地區(qū)缺乏史料記載,一直被認為是未開化的“荒蠻腹地”。 而江西大洋洲商朝大墓的發(fā)掘,則改寫了這個傳統(tǒng)認知:
大洋洲商朝大墓出土文物數(shù)量之多、造型之奇、紋飾之美、鑄工之精,堪稱江南之冠,在全國也罕見。 后來成為20世紀全國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所出土的大量青銅農(nóng)具也說明,當時南方地區(qū)使用青銅農(nóng)具比較普遍,并非落后于中原地區(qū)。 那么,銅礦原料來自哪里呢? 距離大洋洲鎮(zhèn)一百多公里的瑞昌銅鈴的古銅礦遺址,回答了這個疑問。 這里曾是古代重要的銅礦原產(chǎn)地,開采年代大約距今三千多年。 經(jīng)過對其堆積的數(shù)十萬噸煉渣測驗,含銅量很低,說明當時的冶煉技術(shù)十分先進。 而且,經(jīng)過鉛同位素測試證實,大洋洲鎮(zhèn)青銅器的原料來自此處。 由于原料豐富,使得當?shù)叵让癫艑嘿F的青銅用于制作生產(chǎn)工具。 而且,由于中原的商王朝也需要大量銅原料,那么很有可能兩地有貿(mào)易往來,因而大洋洲商墓的文物含有明顯的中原文化風格。 大洋洲商朝大墓加上先前發(fā)現(xiàn)的吳城遺址、牛頭城遺址等,充分證明: 早在商周時期,這里就是“長江中下游的青銅王國”,江南的文化就已相當發(fā)達。 這一發(fā)現(xiàn),彌合了江南文明史的斷層,是對“中原中心論”的嚴峻挑戰(zhàn),驚世駭俗,引起了很大震動! 夏商周時期的江南地區(qū)是落后、愚昧“荒蠻之地”,這一傳統(tǒng)歷史說法面臨重大修改! 對于這一論點,同為長江流域的湖南寧鄉(xiāng)出土的大批精美青銅器,加之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也都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中國商代三處青銅器重大發(fā)現(xiàn)地位置圖 于是,
這一新觀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認知之中。 墓葬原因之謎那么,第一個問題來了:大洋洲商朝大墓的墓主是誰? 大洋洲商墓的文物,最終被國家文物局定為國寶級文物5件,國家一級文物23件。 一些品種為稀世珍品。有國內(nèi)出土的第一大鉞、最大青銅甗;青銅瓚,國內(nèi)僅此一件;提梁方卣,故宮也只珍藏一件。 能隨葬如此眾多的珍貴物品,墓主人非富即貴。 然而,并沒發(fā)現(xiàn)能夠表明墓主人身份的依據(jù)。 隨之,就產(chǎn)生了第二個問題:此處遺存這些物品,原因何在? 有墓葬、祭祀坑、窖藏、沉船等四種說法。 首先,“沉船說”認為,此處在贛江邊,沙丘為古江湖河道,有船載在江中不幸傾覆,形成這一特殊遺存。 然而,這個說法沒有佐證。 其二,“窖藏”說貌似有一定可能。 但是一般說來,窖藏所需面積不大,而且所藏品種單一。尤其是,需要窖藏的多為貴重財寶,而不會是生活用品、兵器、農(nóng)具。 其三,“祭祀坑”說。 古代盛行在水邊、沙洲祭祀,這與大洋洲位置符合。 而且,出土的很多器物明顯是故意損毀的,例如在圓鼎上打兩個洞、把方鼎打掉小一塊,將一把刀打成七段等,這一點與三星堆遺址功能相似。 尤其是,有一張用青銅鑄成的夸張的人臉,與三星堆遺址的青銅面具極其相似,也許是巫師們祭祀所用。 然而,古人祭祀時,不僅多有奇特的宗教藝術(shù)品,而且多有燃燒的灰燼??墒窃诖笱笾捱z址并未發(fā)現(xiàn)這樣的特征。 于是就剩下最后一個可能---墓葬說。 大洋洲商墓東南毗鄰牛頭城商周遺址、西接清江吳城商代遺址,同屬商代遺存,符合客觀規(guī)律。 它與商代大中型墓葬特征相符,數(shù)量多、品類全,多是生活常用的禮器、樂器、兵器、生產(chǎn)工具之類。 所以,經(jīng)多方考古專家們鑒定認為,這是商代一個方國帝王的墓葬,距今有3600多年。 墓主身份之謎“墓葬說”占了主流,問題也隨之而來:是哪個方國、哪位帝王呢? 商朝政權(quán)中心地處中原,周圍有東夷、南方九苗等一些方國部落。周國的武王 (姬發(fā)) 后來崛起,推翻了商朝。 首先,距離大洋洲商墓僅3.5公里的牛頭城遺址引發(fā)了虎方古國的猜測。 其一,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記載:商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個方國--虎方。商朝視之為勁敵,多次出兵討伐。 牛頭城遺址規(guī)模極大,是商代晚期的古城池,可見當時已建立了強大的政權(quán)。 其二,據(jù)說“虎方”國崇拜老虎。 大洋洲商墓文物中有很多鑄有老虎形象,似乎印證了這一點。 其三,商朝時征戰(zhàn)不斷,兵器往往是國力的象征。 大洋洲商墓的大量青銅兵器在鑄造技藝方面具有很高水平。 但是,沒有充分的證據(jù)。因而只能停留于猜測。 同時,出現(xiàn)了新的猜測---梟陽古國。 傳說梟陽是蚩尤的后代,屬于上古時期南方三苗的一支,勢力范圍在長江中下游。 梟陽國的圖騰之一是“三足烏”(即太陽鳥)?!渡胶=?jīng)》中記載當?shù)爻缟续B,“南方有贛巨人”,“贛巨人”就是梟陽人。 傳說梟陽國也崇尚老虎,常用獸面紋、龍紋裝飾。 大洋洲商墓出土有一件青銅伏鳥雙尾虎,虎背上有一只小鳥。這被猜測是梟陽國先民祭祖的法器。 于是有專家推斷:大洋洲商墓就是梟陽古國的國君之墓。 然而梟陽國久遠、神秘,史籍中罕有記載,也沒有足夠的證據(jù)。于是這也只能停留于猜測。 其實,遠古神話和商代祭祀內(nèi)容繁富,青銅器上譎奇怪異的紋飾,是遠古人類對神的復雜理解的綜合反映,并不是某一種崇拜的簡單寫照。 大洋洲青銅博物館 由于大洋洲商墓遺存地處沙灘,沙質(zhì)疏松易于流動,得以清晰留存至今的有關(guān)跡象不多,對考古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難。 因而雖然有了基本結(jié)論,但是難免存有歧議或者大膽的推測。 例如有些專家認為,從大洋洲古墓的地理環(huán)境來看,根本不可能是墓葬,因為把墓地選在臨河的沙地里,顯然容易遭到河流的破壞。 從吳城遺址到牛頭城遺址,再到大洋洲遺址,在吉安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化遺址不斷出現(xiàn),充滿了密碼和懸疑。 相信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的謎底一定會被解開。 注:部分資料及圖片源自吉安市人民政府官網(wǎng)、江西省博物館官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