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被稱為“水谷之海”、“太倉”、“倉廩之官”。 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由此可見,胃部的健康,對于人體生命健康來說,何其重要。 然而,胃十分“嬌弱”,容易受損,出現各種不適。 胃,即怕冷涼,又怕熱,炎熱的三伏天,是“胃腸病”高發的時節。 高溫酷暑的天氣里,人們容易貪圖冷飲、雪糕等,十分容易誘發胃部疾病。 因此,在三伏天,一定要多加注意養胃,謹防胃病復發,避免誘發新胃病。 三伏天,養胃正當時,少碰四物,多食三蔬,常飲二水,謹記一句話 三伏養胃,少碰四物 1、冰鎮的啤酒 三伏天,絕對少不了冰鎮的啤酒,喝上一杯,神清氣爽,又解渴。 然而,喝冰鎮的啤酒,十分容易誘發胃腸疾病,導致胃痛、腹瀉等。 所以,三伏天,要盡量少喝冰鎮啤酒,啤酒不宜過于冷涼。 2、冰激凌、冰棍等冷飲 三伏天,大多數胃病,都是“貪涼”所致。 吃太多的冰激凌、雪糕等,會損害胃部健康,誘發胃痛、腹痛等。 因此,三伏養胃,少吃冷飲,切莫貪嘴。 3、麻辣燙、紅油火鍋等辛辣食物 三伏天,人們的食物不佳,喜歡吃一些重口味食物。 然而,這些辛辣食物,不但容易導致胃熱,出現胃部不適,還會刺激胃粘膜。 一旦胃粘膜損傷,會增加70%以上胃臟疾病的發生。 4、燒烤、烤肉等熏烤食物 三伏天,找個路邊攤,喝點啤酒,擼點串,十分愜意。 然而,這類熏烤食物,對于胃部健康,十分不利。 熏烤類食物,含大量亞硝酸鹽,易形成亞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 想要養護胃部,盡量遠離熏烤類食物,減少胃部壓力,降低胃癌風險。 三伏養胃,多食三蔬 1、甘藍 多吃點甘藍,對胃部十分有益,其被譽為是天然的“養胃菜”。 常吃甘藍,可對抗胃部潰瘍、保護并修復胃黏膜組織,降低病變的幾率。 甘藍榨汁喝,是不錯的養胃選擇。 2、秋葵 秋葵,含大量的黏液,這種黏液,是秋葵中含有一種黏性糖蛋白,是由豐富的果膠、多糖等膳食纖維構成。 經常食用,能幫助消化,起到健胃整腸,保護胃腸和皮膚黏膜的作用,對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山藥 山藥,性平,溫和滋補,可健脾養胃。 山藥,含有特有的黏蛋白物質,能夠滋潤胃黏膜,起到保護胃的作用,對改善胃痛,十分有益。 三伏養胃,常飲二水 1、熱茶水 胃,喜溫熱,35℃~40℃的溫水,是胃腸最舒服的溫度。 茶水,在調理脾胃方便,有著獨特的優勢,溫和持久,有益胃部健康。 所以,經常泡一杯茶水,對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黃谷丁根茶,泡水喝,可消炎殺菌,改善潰瘍,清熱潤胃,消炎止痛。 黃谷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是一種抗炎良藥,尤其對胃炎之“炎”有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谷丁,還可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減少胃潰瘍發生幾率,緩解各型胃脘痛。 因此,經常用其泡水喝,對于胃部健康,十分有益。 ![]() 山刺玫花,泡水喝,可暖胃止痛,改善胃脘痛。 山刺玫花,就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藥性溫和,用其泡水喝,可養胃止痛。 《綱目拾遺》記載,將其陰干,沖湯代茶服,可治肝胃氣痛。 經常泡上一杯,能治腹中冷痛,胃浣積寒,順行血氣、安神、通便,降火氣,調理血氣、活血化瘀,緩和情緒。 2、淡湯水 ![]() 吃飯喝點湯水,可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發生。 飯前喝湯,可給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以免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有益胃部健康。 吃飯時,喝點湯水,還有助于食物的稀釋、攪拌,益于胃腸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養成吃飯喝湯的習慣,對于胃部保護,也十分有益。 三伏養胃,謹記一句話 養胃記住一句話——“吃人參不如睡五更”! ![]() 睡眠,對于養胃來說,十分重要。 充足的睡眠,是開胃的補藥,是修復胃的一劑天然的良藥。 醫學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引發胃潰瘍、胃癌等多種胃部疾病。 睡眠不足,胃部的血液流量就會降低許多,血流量的減少,削減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潰瘍的機會。 所以,養護胃部,一定要注意,少熬夜,保證睡眠,晚上十一點前進入睡眠狀態。 ![]() 賴床不起,睡眠過多,也容易引發胃病。 經常賴床不起,容易打亂胃腸功能規律,久而久之,胃腸黏膜將遭損害,易誘發胃炎、潰瘍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由此可見,想要養護好胃部,除了不要熬夜,還不要賴床哦。 ![]() 最后,閑來無事,常按揉,胃部更健康 1、揉足三里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 早飯后,按揉足三里,可打通胃經,促進消化,延年益壽。 ![]() 2、揉內關穴 腕橫紋上2寸處。 經常按揉,對胃痛、惡心、嘔吐等癥有不錯的療效。 與足三里穴,可通過協調合作,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胃酸反流性胃痛。 ![]() 3、揉天樞穴 仰臥,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即為天樞穴。 經常按,可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 ![]() 4、揉中脘穴 在腹部肚臍上方,大約4個手指的位置,便是中脘穴。 經常按揉中脘穴,有助于理氣止痛,和胃止嘔,用點揉的方式即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