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原創圖解筆法建議閱讀后動手練習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趙孟頫 什么是“用筆”用筆是指書寫點畫時使用毛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用筆的方法也稱筆法。筆法不同,寫出的筆劃形態隨之有所差異。 用筆的核心貴在用鋒 筆鋒是指毛筆鋒毫的近尖處的部分。毛筆本身的彈性是由筆鋒的材質和長度決定的。同一種材質,筆鋒越長,彈性相對越強,運動自如;不同材質的筆鋒彈性大致可排序:#彈性#兔毫>兼毫>狼毫>羊毫 用筆的技法起筆 起筆,顧名思義,一個筆畫的起始。 起筆的方式可大致分為:露鋒、藏鋒。 兩種露鋒起筆—順勢法、切入法 順勢法:筆鋒順著行筆方向起筆。此法比較簡單,多用于寫行書和小楷 切入法:橫畫豎落筆,豎畫橫落筆。 ![]() ![]() ![]() 兩種藏鋒起筆—裹鋒法、逆入法 裹鋒法:筆毛垂直下落,落到紙面上時筆尖被藏在墨點之中。 ![]() ![]() ![]() 逆入法:依靠筆尖的環繞,用墨線把筆尖的痕跡包裹起來。 ![]() ![]() ![]() ![]() ![]() 行筆行筆,即筆畫行走的過程。 行筆中技巧較多,可歸納為:中鋒行筆、側鋒行筆、提、按、轉筆、折筆。 中鋒行筆 VS 側鋒行筆 中鋒行筆:行筆過程中筆尖始終在筆畫正中間即為中鋒行筆。 側鋒行筆:行筆過程中筆尖位于筆畫側邊即為側鋒行筆。 提 VS 按 行筆中,漸漸將筆提起,筆毛上提、筆畫減細即為提筆;筆桿下壓,筆畫加粗即為按筆。 提按是相對而言的動作。提按對應筆畫的粗細。 轉筆 VS 折筆 轉筆:轉鋒即行筆至轉折處時不停不頓,稍提筆后緊跟著就隨勢而轉,使點畫不帶棱角。轉法以圓潤柔和為佳。 折筆:折鋒是使用提按頓挫等辦法使點畫呈現棱角的用鋒。 ![]() 收筆收筆即為筆畫結束離開紙面時對筆鋒的處理。收筆也很重要,切不可潦草行事。 常用的兩種收筆方法:出鋒法、回鋒法。 兩種出鋒法——提筆、擺動 用于撇、捺、挑、懸針豎等點畫的收筆,出鋒時速度不可過快,以使筆畫圓潤含蓄飽滿。 提筆出鋒:即順著行筆方向邊提邊收, 擺動出鋒:筆桿位置不變,利用手腕改變筆桿角度,完成擺動出鋒。 ![]() ![]() 回鋒法 回鋒又叫“護尾”。即將筆鋒收回到點畫中使其厚實飽滿。楷書收筆以回鋒居多。 用筆的基本形態方筆與圓筆,折以成方,轉以成圓 方筆 在行筆過程中,如果用提、頓、折、挫的辦法突然改變運行的方向,令筆畫的起止處或拐彎處的外側呈現出方割或棱角之形。 ![]() 圓筆 如果充分利用圓推體筆頭的外表(圓弧形)作起收,或在拐彎處作圓轉運行,沒有提、頓、折、挫的動作和節奏,令其無棱角而呈圓弧之形即為圓筆。 ![]() 簡言之,折以成方,轉以成圓。方筆方正道勁,骨力外露,所以又稱外拓筆;圓筆口活柔潤,骨力內含,所以又稱內撅筆。 在書法實踐中,方圓之用,宜“方者參之以圓,圓者應之以方”,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多方而不失于險惡,多圓而不流于圓滑。 (完) 文 | 大凝 雪君 圖 | 大凝 網絡 參考 | 《談書法用筆基本技法的教學》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 |
|
來自: 靜里乾坤f1k68u > 《書法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