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今天我來和大家討論一下,中國有沒有情人節(jié)的話題!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在感情方面是含蓄的,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清,大家閨秀只能在閨房,不得與男子相近,否則會被人們稱之為,輕浮!沒有西方人那樣奔放熱烈,所以,我國古代沒有情人節(jié)。隨著經(jīng)濟水平提高,人們生活改善,富足富裕之后,少不了,在情感上有著家庭以外的寄托,故情人由此而生,且最近四十年,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過起情人節(jié)來了,由于無從選擇,所以過的是公歷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jié)。 但西方情人節(jié)的過節(jié)方式既不含蓄,又過于簡單,粗暴,明顯與國人的審美情趣和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不相適應(yīng),隨著傳統(tǒng)文化升溫,越來越多的國人希望有我們自己的情人節(jié),從我國的古代尋找節(jié)日的文化內(nèi)核,尋找契合國人愛情的傳說典故。 我國古代共有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可作為情人節(jié),正月十五的元宵,再一個是七夕。 元宵節(jié)是古代女子出來夜游觀燈的日子,很多女子趁機與意中人相會,比如歐陽修著名的詞《生查子》就描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很美的時刻,那份期待,千年后都能感受到。但是元宵畢竟少了具體的人物故事,沒有讓人無法忘懷的傳說,所以定為情人節(jié)似乎還是不夠完美說到七夕呢,古代起初是乞巧節(jié)(女子的專屬節(jié)日),到了北宋開始與愛情關(guān)聯(lián),有詩,也有故事。古典詩詞方面,最著名的,莫過于秦觀(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蘇省高郵市人,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邗溝居士,學(xué)者稱其淮海居士。蘇軾曾戲呼其為“山抹微云君”,北宋婉約詞人。官至太學(xué)博士、國史館編修。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的《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小詞很美,金風(fēng)玉露,柔情似水,兩情長相廝守,都不正是情人們都追求的 嗎?如果大家嫌一首不夠,那就再來一首白居易的《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這首詩中很有情人節(jié)的味道,年年今晚都要相會,歡情和離恨,一次說個夠,今年不夠,明年繼續(xù)說,年年都說。
至于七夕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傳說,國人皆知吧,即便是每年只能一次相會,即便要歷盡千辛萬苦,我都一直在等著你,這樣對愛情的堅貞和執(zhí)著,不正是情人們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