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關節造影術

     寒燈一笑2015 2019-08-09

    • 關節造影

       編輯

    關節造影是向關節腔內注入低密度氣體(如空氣、CO2)或不透X線的對比劑(如碘劑),使其腔內結構顯影的方法,可更清晰觀察關節的解剖結構。但該成像方法為有創檢查,操作有一定難度,診斷準確率不高。有用數字減影的方法來加強造影圖像的清晰度,但使用并不廣泛。自CT、MRI在臨床應用以來,CT對于對軟組織有較高分辨率,能直接觀察不同的關節軟組織結構,一般X線關節造影已很少使用。對關節病變的觀察,一般在X線平片的基礎上進一步選用MRI檢查。

    • 中文名

    • 關節造影

    • 外文名

    • Arthrography 

    • 相關疾病

    • 韌帶和肌腱撕裂、關節囊炎癥粘連

    • ??品诸?/p>

    • 骨科

    • 檢查分類

    • 影像

    科普中國

    致力于權威的科學傳播

    本詞條認證專家為

    張追陽丨主任醫師

    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牋 影像科 審核

    國家衛生計生委
    權威醫學科普傳播網絡平臺

    目錄

    1. 1 檢查前準備

    2. 2 臨床意義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關節造影

    • 外文名

    • Arthrography 

    • 相關疾病

    • 韌帶和肌腱撕裂、關節囊炎癥粘連

    • 專科分類

    • 骨科

    • 檢查分類

    • 影像

    檢查前準備

    編輯

    現在多使用雙重對比造影,即同時選用氣體和有機碘溶液,具有反差大、對比度強的優點。造影前需做碘過敏試驗,陽性者禁用。

    臨床意義

    編輯

    可以用來檢查常規X線檢查發現不了的關節韌帶、肌腱、軟骨和滑膜傷病的早期變化。韌帶和肌腱的撕裂或破壞、關節囊的炎癥粘連,及軟骨的變化都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關節造影被檢查出來。X線關節造影還可用于檢查滑膜的病變如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滑膜骨軟骨瘤病、滑膜囊腫以及游離體等。

    X線關節造影常用于髖關節、膝關節和肩關節。在髖關節,關節造影對不可復的非穩定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診斷具有很大價值,可顯示股骨頭與髖臼窩間存在的軟組織。在膝關節,關節造影可以診斷半月板和交叉韌帶的病變。在肩關節,X線關節造影檢查肩袖的撕裂以及肱二頭肌肌腱長頭的病變。由于MRI能清楚顯示肩袖,此法目前已很少應用。

    • 肩關節造影

       編輯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肩關節造影通常將陽性造影劑注入關節腔內,借以診斷肩關節內、關節囊和周圍某些軟組織損傷與病變。

    • 西醫學名

    • 肩關節造影

    • 所屬科室

    • 外科 - 骨科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

    目錄

    1. 1 應證和禁忌證

    2. 2 造影技術

    應證和禁忌證

    編輯

    1.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者,可能系肩關節周圍炎、健鞘炎、肌鍵脫位或半脫位,可以考慮施行關節造影。

    2、肩關節外傷后,不明原因的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可能系肩袖或關節囊損傷,亦適合做關節造影檢查。

    3.選擇性研究肩關節疾患,可采用關節造影作進一步觀察。

    4、凡關節有炎癥,新鮮關節內骨折及穿刺部位皮膚有炎癥和碘過敏者不宜作造影。

    造影技術

    編輯

    1、穿刺進路選擇通常有二種進路,即前方穿刺和后部穿刺。

    2、造影穿刺針頭進入關節腔后,將造影劑(泛影葡胺或其他水溶性造影劑)15~20ml注入。在透視或電視熒光屏上觀察,并立即拔出穿刺針,穿刺部稍許加壓,防止照影劑外溢影響造影顯影圖像。

    3、攝片取前后位,肩關節軸位和內、外旋位攝片4張。

    4.造影征象造影劑充盈整個關節,關節囊表現與關節腔相一致的形似袋狀密度增高陰影。肩胛盂和肱骨頭軟骨處與該解剖結構相應的密度減低區。在軸位片上,肱骨的結節間溝顯示清楚。外旋位,關節囊呈半圓形充盈;外旋位上,顯示為彎曲管狀陰影,中央密度減低為肱二頭肌腱陰影。如果發現有異常,則為該部結構病損所致。

    顳下頜關節造影

    該版本已鎖定

    摘要

    顳下頜關節造影檢查在顳頜關節紊亂病的診治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診斷發現關節盤及關節內其它軟組織的病變。有嚴重碘過敏反應史以及關節局部皮膚有感染者,患有出血性疾病以及使用抗凝血藥物治療的患者不宜做關節造影檢查。

    • 口腔

    • X線

    • 男女均適用

    • 非空腹

    • 30~50元/項

    目錄

    • 1正常值

    • 2臨床意義

    • 3注意事項

    • 4檢查過程

    • 5不適宜人群

    • 6不良反應與風險

    • 正常值

    • 1、側位體層:

      閉口位:

      (1)造影劑呈中間薄、兩端厚的S形。前方為前上隱窩;后方為后上隱窩;

      (2)關節盤位于造影劑與髁突之間,后帶后緣平髁突橫嵴。

      開口位:

      (1)前上隱窩消失,后上隱窩明顯擴張,占據整個關節窩;

      (2)造影劑下緣前部顯示關節盤本體部三帶分界的影象,中帶正對橫嵴。

      2、許勒位(薛氏位):

      閉口位:

      (1)(類似側位體層,即造影劑呈中間薄、兩端厚的S形。前方為前上隱窩;后方為后上隱窩);但前上與后上隱窩均比體層片小;

      (2)上腔中部與內側的造影劑形成半月形淡影,遮蓋髁突一部分。

      開口位(類似側位體層片):

      (1)前上隱窩消失,后上隱窩明顯擴張,占據整個關節窩;

      (2)造影劑下緣前部顯示關節盤本體部三帶分界的影象,中帶正對橫嵴。

    • 臨床意義

    • 異常結果:

      (1)可復性盤前移位閉口,前間隙增寬,盤后帶之后緣位于髁狀突。開口盤髁關系正常,髁突橫嵴正帶,前上隱窩幾乎消失,后上隱窩充盈擴大。

      (2)不可復性盤前移位 閉口同上,但前間隙更寬,關節盤向前移位征更明顯.開口髁突運動受限。盤影變形,前上隱窩造影劑潴留,后上隱窩不增大。 (前移位的關節盤不能復位并受擠而變。

      ( 3)側方移位(許勒位閉口片顯示)外移位:上腔造影劑外部“S”形正常影受壓變薄乃 內移位造影劑影像變得過度充盈與增寬。

      (4)旋轉移位由于關節盤前端向內,后端向外旋 (常伴盤前移) 轉。

      需要檢查的人群臨床檢查發現有關節彈響,絞鎖,髁狀突運動明顯受限等關節結構紊亂癥狀而需進一步明確屬何種類型的改變;平片或體層攝影檢查有關節骨質改變或明顯的關節間隙異常;估合夾板治療效果;臨床檢查發現關節內有連續摩擦音而疑有關節盤穿孔;觀察關節盤復位術或關節盤穿孔修復術后情況;診斷關節內游離體或占位性病變時,都可進行顳下頜關節造影檢查。

    • 注意事項

    • 檢查前禁忌:檢查前一天不要再做劇烈運動,以防面部關節等受損,要好好休息。

      檢查時要求:按照醫生指示要求進行動作規范操作。

    • 檢查過程

    • 以兩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內,向前方觸診,以兩手拇指分別置于兩側耳屏前,囑患者張閉口運動,檢查髁狀突的動度及有無彈響、磨擦音等。另外還需檢查面部左右是否對稱、下頜骨各部位有否畸形、中點是否居中、各關節區及咀嚼肌群有否壓痛、下頜運動有否偏斜及牙合關系是否良好。

    • 不適宜人群

    • 不合宜人群:無。

    • 不良反應與風險

    • 暫無。[1]

    • 參考資料:

      1.

      顳下頜關節造影 

      http://jck.xywy.com/jc_3012.html

    膝關節造影
    目錄

    • 1 拼音

    • 2 操作名稱

    • 3 膝關節造影的適應證

    • 4 膝關節造影的禁忌證

    • 5 準備

    • 6 方法

    • 7 注意事項

    1 拼音

    xī guān jíe zào yǐng

    [返回]2 操作名稱

    膝關節造影

    [返回]3 膝關節造影的適應證

    膝關節造影適用于半月板損傷。

    4 膝關節造影的禁忌證

    孕婦和對碘過敏者。

    [返回]5 準備

    1.造影前須有關節正側位平片。

    2.造影劑用有機碘水溶液。

    [返回]6 方法

    1.患者平臥X線檢查臺上,先用繃帶扎緊膝關節上端,以防造影劑沿組織間隙彌散。在關節屈側加棉墊使膝微屈。依常規消毒后,在髕骨外側或內側上緣作皮膚、皮下及關節囊局部麻醉。

    2.用針由局麻點刺入髕骨與股骨髁之間進入關節囊。應避免反復多次穿刺,以防造影劑流入組織間隙。為防止刺入血管內,注射前應先試抽有無回血。造影劑10ml加1%普魯卡因4ml混合后注入。

    3.拔除針頭后,以無菌棉球按壓針眼3~5min,以防造影劑由皮下漏出。注射后應行關節活動,使造影劑均勻分布于關節腔中。

    4.攝片位置  ①患者取俯臥位,將腿放于造影架上,固定大腿,以支柱頂住關節一側,盡量慢慢向同側推移小腿,使對側關節腔擴大。②分離內側攝正位、內旋位、外旋位片。正位可見內側半月板中1/3。內旋位可見內側半月板前1/3。外旋位可見內側半月板后1/3。分離外側以同樣方樣攝片。旋轉角度為45°~60°。③攝側位片1張。

    [返回]7 注意事項

    1.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

    2.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3.術中密切觀察病人反應。

    4.術后臥床觀察病人有無造影并發癥。

    [返回]相關文獻

    • 半月板病變的CT診斷價值探討(附32例分析)摘要:常規X線下不顯影,平片對病變的診斷價值不大,膝關節造影和關節鏡檢查均為創傷性檢查,給患者帶來痛苦,

    • 半月板病變的CT診斷(附28例分析)摘要:常規X線下不顯影,平片對病變的診斷價值不大,膝關節造影和關節鏡檢查均為創傷性檢查,給病人帶來痛苦,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臨床及影像學檢查摘要:且無射線照射,屬于非侵入性檢查,因此逐漸取代膝關節造影,已經成為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金標準。以往

    • 第三節 膝關節常見損傷摘要: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 創傷后膝關節功能障礙治療的初期臨床研究摘要:【摘要】[目的]探討創傷后膝關節功能障礙(PKJD)的綜合治療及療效。[方法]2001年~2005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摘要: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摘要: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關節造影術在小兒骨科中的應用

    本文來自丁香園骨科頻道,系戰友“超人也想當好醫生”編譯《The Use of Arthrography in Pediatric Orthopaedic Surgery》,原文作者:Philip D.Nowicki,Ryan Duhn.

    關節造影術是小兒骨科手術中非常重要的手術方法。兒童關節周圍的軟骨常常使手術醫生不能清楚觀察到關節內組織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難度。

    關節造影術就可以幫助手術醫生清楚顯示關節內結構,對了解關節內損傷情況和術中選擇正確的手術方案非常有用,從而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

    關節造影術不僅操作簡單、微創和安全,而且術后很少發生并發癥,在兒童膝關節、肘關節和髖關節疾病的診療過程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總論

    在 CT 和 MRI 出現前,關節造影術主要用于輔助 X 線平片診斷關節損傷。雖然這些先進的影像學技術已經幾乎取代了關節造影術在關節損傷方面的診斷地位,但是后者在手術室中協助診斷已麻醉患者關節損傷情況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關節造影術尤其適合用于小兒骨科患者,它可清晰地顯示關節內結構,有助于手術醫生判斷關節內損傷情況,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而常規 X 線檢查由于受到兒童關節周圍軟骨的影響而無法了解到關節內結構。而且關節造影術的優勢還在于價格低廉、快速、安全和微創。

    造影劑

    目前,關節造影術可選擇的造影劑種類較多。與高滲離子型造影劑相比,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使用得更多,因為后者的可耐受性更好、并發癥更少。最常用的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有碘帕醇(iopamidol)和碘海醇(iohexol)。作者傾向于使用碘帕醇 200 或 300 mg/mL。

    研究指出兒科患者接受增強 CT 檢查時,所注射的造影劑劑量超過 2 mg/kg。而關節造影術中造影劑劑量與關節腔大小相關,比增強 CT 所需的劑量少。當患者多個關節需要進行造影時,作者建議總劑量不超過 2 mg/kg。

    關節內注射碘造影劑的禁忌癥與靜脈內造影劑的相同,包括造影劑過敏和腎功能損傷。由于關節造影術的注射劑量小,體內吸收少,所以術后不良反應少。

    目前,仍沒有標準的預防性治療方案,但是與靜脈注射的預防性處理相似。如果患者有造影劑過敏史,可預防性注射類固醇。當患者患有腎功能不全,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就取決于造影劑劑量和腎功能損傷程度。如果患者必須使用造影劑,則應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最低濃度。當患者患有急性腎功能不全時,最明智的做法應該是患者先恢復或改善腎功能后再行關節造影。

    原則和誤區

    作者使用帶有 50-60 ml 注射器的 18 號腰椎穿刺針,然后用一根長靜脈注射管連接注射器與穿刺針,保證術中可以重新定位針頭。另外,作者建議造影劑和生理鹽水以 1:1 比例配制為宜。

    穿刺過程中內針要固定在穿刺針內,防止組織團塊進入無菌的關節腔內或堵塞穿刺針。首先根據解剖標志選擇正確的穿刺點和穿刺方向,但是有時候解剖標志與正常位置稍有偏移,尤其是兒童患者。這時候就要通過透視和注射回抽生理鹽水來判斷針頭是否已成功進入關節腔內。

    關節造影術很少發生并發癥,文獻報導的并發癥大多與雙重對比造影技術有關。Lamdan 等發現向關節腔內注射氣體后容易發生氣體栓塞,導致死亡。因此,在向關節腔或軟組織內注射造影劑前,必須排空管內空氣。

    肘關節造影

    由于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個骨化中心的軟骨會發生變化,而常規的 X 線平片是不能顯示軟骨組織,這就增加了關節創傷的診斷難度。眾多研究結果表明關節造影術可清晰顯示肘關節及肱骨遠端結果,尤其適用于還沒完全骨化的肘關節。雖然 MRI 也可用于診斷肘關節軟組織或軟骨損傷,但無法在術中檢查限制了 MRI 的使用。

    對于大多數兒童肘關節創傷,尤其是年齡小于 10 歲的患者,作者建議術中常規行關節造影術,因為不僅可以顯示肘關節內結構,還可提供直觀的關節運動評估,這對骨折復位尤為重要。關節造影術很少發生不良反應,而且術中操作簡單。關節造影術適用于肘關節脫位、肱骨內側髁或外側髁骨折和肱骨遠端骨折的診斷。

    入路

    最常用的入路是后側(鷹嘴窩)和外側入路。后側入路是穿刺針經鷹嘴頂端進入依次進入鷹嘴窩和肘關節,整個過程可通過透視進行正確定位。后側入路適用于肱骨外上髁骨折等可改變肘關節線的創傷。Song 等發現經后側入路行關節造影術不會發生造影劑滲透到周圍的軟組織,減少了對關節線的影響。

    外側入路比后側入路更常用。辨認好外側入路的骨性標志:橈骨頭、鷹嘴突和肱骨外髁。穿刺針呈 45°角向肘關節前內插入(圖 1),透視確認好針頭在合適位置。通過穿刺針把骨折塊引起血腫吸出,即可確認是否發生關節內骨折,還可通過向關節內注射小劑量染料來確診。


    圖 1:經外側入路進行肘關節造影術的進針點及進針方向,解剖標志 1- 肱骨外側髁,2- 橈骨頭,3- 尺骨鷹嘴

    肱骨外側髁骨折

    肱骨外側髁骨折是兒童第二常見的肘關節骨折。由于肱骨外側髁有較大的軟骨面,導致 X 線平片診斷會出現較高的漏診率。因此,當高度懷疑肱骨外側髁骨折時,應進行關節造影術觀察關節軟骨情況。

    關節造影術應在復位骨折前進行,當確認肘關節面損傷情況后,即可使用克氏針經皮復位固定骨折塊,再通過透視確認好骨折塊已獲得滿意復位(圖 2)。


    圖 2:4 歲患者的肘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肱骨外側髁移位性骨折和軟骨組織卡在關節內,應行閉合復位克氏針固定。

    肱骨干骺端和髁上骨折

    肱骨小頭的骨化中心在 2 歲時才發生骨化,這增加了 X 線診斷年齡較小嬰幼兒肘關節創傷的難度。關節造影術就可以幫助臨床醫生正確判斷損傷類型(圖 3)。


    圖 3:A,2 歲患者的肘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肱骨遠端經生長板骨折,注射造影劑前很難評估關節內損傷情況;B,肘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見完整的肘關節線;C,肘關節造影術的側位透視可見伸展型肱骨移位性骨折。

    Yates 等研究表明關節造影術診斷嬰兒肘關節損傷準確率高。Ruiz 等發現使用關節造影術診斷高能量暴力造成的肱骨髁上折,有助于發現肱骨髁間骨折裂隙。

    Monteggia 骨折和橈骨頸骨折

    Monteggia 骨折屬于復雜性骨折,而且兒童的 X 線沒有成人 Monteggia 骨折的明顯。雖然這類骨折只占兒童前臂骨折的 0.4%,但是有超過 50% 急診醫師和 25% 高級影像醫師都會漏診。

    如果懷疑骨骼未成熟患者發生 Monteggia 骨折,關節造影術可發現橈骨頭半脫位,尤其是在 X 線平片上發現肱橈小頭線(radiocapitellar lines)的患者(圖 4)。


    圖 4:6 歲患者發生 Monteggia 骨折,肘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經閉合復位后的橈骨頸骨折(白色箭頭)和尺骨鷹嘴骨折。

    Lee 等的研究發現有 5 名患者(33%)在關節造影術后需要修改原來診斷,而且這些患者年齡均小于 6 歲,所以作者認為年齡小于 6 歲的兒童發生尺骨近端或干骺端骨折應高度懷疑 Monteggia 骨折。

    另外,有 12 名患者(80%)在關節造影術的幫助下獲得骨折滿意復位。還有研究表明橈骨頸骨折復位前和復位后都應進行關節造影術(圖 5)。


    圖 5:7 歲患者發生橈骨頸移位性骨折,肘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關節線,并可幫助骨折獲得滿意復位。

    膝關節造影

    入路

    膝關節造影術最常用的入路是上外側和上內側入路。上外側入路穿刺針進入膝關節的方法與膝關節鏡檢查的相似。辨認髕骨上極和外側極,穿刺針呈 45°角向滑車切跡方向進入,距離髕骨上界和外側界的中間約 1cm,然后向髁間窩方向穿入膝關節。上內側入路與上述方法相似,而進針點為髕骨上內側角(圖 6)。


    圖 6:標記膝關節造影術的解剖標志:髕骨上極和外側極,止血帶向患者頭部,進針點為髕骨上外側角,向髁間窩方向進針。

    矯正畸形

    膝關節造影術在矯正膝關節畸形和骨折復位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Haddad 等對 12 名患有先天股骨短縮、布朗?。˙lount disease)或骨軟骨瘤病(Ollier’s disease)的患者進行矯正膝關節畸形的手術時,通過關節造影術辨認關節線所在位置,指導外固定架在股骨遠端和脛骨近端進針固定。

    布朗病是指脛骨平臺內側軟骨發育不良而產生的膝關節內翻畸形。Dalinka 等通過向膝關節腔內注射造影劑,即可顯示清楚顯示脛骨平臺(圖 7)。另外,在矯正畸形過程中,作者還可通過關節造影術顯示膝關節結構,從而順利打入引導生長板器械(guided growth plate)(圖 8)。


    圖 7:13 歲患者患有布朗病,膝關節造影術可見脛骨內側平臺軟骨組織(常規 X 線平片不能顯示),還可清楚顯示關節線及評估內側脛骨平臺截骨術的療效。


    圖 8:2 歲患者患有單側膝外翻,膝關節造影術顯示的軟骨組織可作為打入引導生長板器械的標志,包括股骨髁和脛骨平臺未骨化部位。

    關節造影術同樣適用于評估膝關節損傷。Munoz-Ortus 等發現一名出生 2 天的新生兒膝關節出現腫脹,術前 X 線平片提示 Salter-Harris Ⅰ型骨折,超聲檢查發現為不穩定性骨折,術中通過關節造影術明確診斷后進行克氏針固定,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髖關節造影

    入路

    關節造影術是評估和治療髖關節病理性骨骼不成熟的重要方法,因為它可以清楚顯示股骨頭和髖臼。其中 Legg-Calvé-Perthes 病和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診治過程就常常需要使用關節造影術。

    髖關節造影術常用的入路有內側(內收肌下)入路、前外側入路和前側入路。由于內側入路安全、損傷少和容易定位進針點,因此內側入路是最常用的兒科髖關節造影術入路。內側入路需要辨認內收肌鞘和髂前上棘這兩個解剖標志(圖 9)。

    髖關節呈屈曲外展位,穿刺針頭位于內收肌肌腱和肌鞘下。穿刺針呈 45°角向髖關節或髂前上棘方向進針(取決于進針點位置),穿刺過程中可感覺到兩次落空感(穿過腰大肌腱鞘和髖關節囊后),透視確認進入關節腔后再注射造影劑。


    圖 9:標記髖關節造影術內側入路的解剖標志:內收肌鞘(破折號的點)和髂前上棘(X)?;颊哌M行前內收肌肌腱切斷術的切口為穿刺點。穿刺針頭位于內收肌肌腱和肌鞘下,穿刺針呈 45°角向髖關節或髂前上棘方向進針。

    前外側入路也適用于兒童髖關節造影,尤其是需要經外側入路進行手術時。前側入路只適用于成人的髖關節造影,因為簡單觸診即可摸到股動脈搏動和解剖標志。而兒童由于前側入路的解剖標志會因患者體型而有所區別,所以前側入路要相對比其他兩種入路危險。

    然而,髖關節造影過程中會出現造影劑滲透到周圍軟組織而產生陰影,影響重要組織結構的顯影。

    Yun 等經內側或前側入路穿刺針穿過關節囊后,90°旋轉針頭后接上三通閥,三通閥上帶有一根含氣泡的管。牽拉髖關節,如果氣泡向前移動,則針頭在關節囊內;如果氣泡無變化,則針頭在軟組織內,需要重新進針。

    Kotnis 等通過先向髖關節注射生理鹽水,如果可以抽出生理鹽水,則針頭在關節囊內,下一步就可以向關節囊內注射造影劑。Straw 等發現如果針頭在髖關節內,注射造影劑后髖關節會發生外展和外旋。

    Legg-Calvé-Perthes 病

    關節造影術在 Legg-Calvé-Perthes 病的診斷中可準確提供股骨頭和髖臼軟骨部位情況的詳細信息。同時,它還可評估髖關節的整體情況,判斷是否影響髖關節功能和存在潛在的關節畸形,從而幫助手術醫生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Devalia 等發現在 Legg-Calvé-Perthes 病早期階段行髖關節造影術可幫助手術醫生判斷是否存在髖關節功能受限。髖關節外展鉸鏈(hinged abduction)是由于髖關節活動時畸形的股骨頭撞擊髖臼前外側邊緣引起的。關節造影術可以幫助評估是否發生外展鉸鏈,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股骨內翻截骨術。

    Kotnis 等研究者認為對于懷疑發生外展鉸鏈或制定 Legg-Calvé-Perthes 病的治療方案,應常規進行髖關節造影術(圖 10)。


    圖 10:8 歲患者患有Legg-Calvé-Perthes 病,髖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較大染料池(白色箭頭)和在最大外展位的股骨頭處向上倒轉的髖臼上唇(紅色箭頭)。

    DDH

    關節造影術是診治 DDH 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可以發現移位的股骨頭和髖臼間軟組織的各種異常,包括:髖臼上唇倒轉畸形、圓韌帶肥大和髖臼橫韌帶異常等(圖 11),而且它還可評估股骨頭的球形結構、還原股骨頭的可能性、髖關節的穩定性和整體性。


    圖 11:4 歲患者患有 DDH,髖關節造影術術中前后位透視可見呈雞蛋形狀的股骨頭、內側較大的染料池(白色箭頭)和髖臼上唇向內翻轉(紅色箭頭)。

    因此,關節造影術可幫助手術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及股骨近端截骨術后股骨頭的位置是否正確。

    髖關節的整體性(Hip joint congruency)評估是根據股骨頭周圍染料的量及股骨頭內側染料的寬度。如果嘗試性的閉合復位成功,那么股骨頭與髖臼間染料寬度應小于 6mm。如果寬度大于 6mm,那么軟組織在復位過程中卡壓在股骨頭和髖臼間的可能性非常大。

    當染料呈漏斗狀,卡壓的軟組織可能是關節囊或者髂腰肌肌腱。其他軟組織如髖臼反轉的上唇、圓韌帶或髖臼橫韌帶也有可能卡壓在股骨頭和髖臼間。

    完成復位后,再通過關節造影術確認髖關節穩定和關節囊內結構穩定,術中可見尖刺征(thorn sign)和關節各向活動穩定(圖 12)。


    圖 12:8 月齡患者患有 DDH 行閉合復位和人形石膏固定后 6 周,髖關節造影術可見股骨頭和髖臼間有細長染料線,提示髖關節穩定,還可見尖刺征(白色箭頭)。

    另外,Khoshal 等發現使用關節造影術進行閉合復位的患者發生骨質疏松的幾率遠低于單純行閉合復位術的患者(7.6% 比 29%)。

    其他髖關節疾病

    作者認為關節造影術還適用于骨質疏松或生長障礙引起的股骨頭畸形的患者,幫助臨床醫生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尤其是術中指導股骨頭固定位置和截骨術的方案。另外,它還可用于評估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的效果、股骨頸骨折或股骨頭骨骺滑脫后內固定的位置。

    當高度懷疑兒童患有化膿性關節炎時,關節造影術用于確認穿刺針是否進入關節腔,再進行關節腔內膿液引流治療和細菌培養。然而,還需要證明混有生理鹽水的造影劑是否具有抑制細菌繁殖作用,降低假陰性細菌培養結果發生的概率。

    總結

    關節造影術在診治兒童創傷和生長畸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楚顯示兒童關節線及關節周圍的軟骨結構,而且操作簡單、安全和術后并發癥發生少。因此,這是每一位小兒骨科醫生應該熟悉掌握的技術。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 国产福利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精品福利|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欧美性群另类交|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红杏|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国产不卡一区不卡二区|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麻豆 |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成人爽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熟女系列丰满熟妇AV|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 |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模人人喊|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草裙社区精品视频播放|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夜色福利站WWW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宅男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 白色丝袜国产在线视频|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a∨国产av综合av|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