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天安門,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它是我們國家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瞻仰參觀。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在天安門城樓前邊,有兩根巨大的漢白玉柱子,上面雕刻著飛龍和祥云,特別壯觀。那么這兩根柱子是干什么用的?是什么時候建造的? 其實這兩根大柱子叫“華表”,也叫“桓表”,是正兒八經的古建筑,與天安門同時建造于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經500多年歷史了。 華表由三部分組成,基座、柱身和柱頭,柱頭上有個像帽子一樣的圓盤,名叫承露盤,寓意是承接上天甘露,承露盤上方有個蹲著的瑞獸,名叫望天吼,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在天安門城樓前后,各有一對華表,前面華表上的望天吼朝向宮外,后面華表上的望天吼朝向宮內,朝向宮外那一對的意思是希望君主不要總是待在公里尋歡作樂,要多到民間體察民情,解民之憂,朝向宮內的那一對意思是希望君主不要在外貪玩,早點回宮處理政務,所以這兩對望天吼又叫做“望君出”和“望君歸”。 看完柱頭部分,咱們再來看看柱身,柱身呈八角形,上面浮雕一條巨龍盤旋而上,周圍布滿祥云,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雄偉壯觀,氣勢凌厲!柱身上方橫插一塊云板,上面雕滿祥云。 再看看基座,基座呈方形,周圍有一圈欄桿,欄桿四個角上各有一個石獅子,朝向和頂上的望天吼一樣。 說了這么多,那么這個華表到底有啥用呢? 相傳堯時期,人們把木柱子和木牌立在十字路口,一方面當作路標使用,另一方面,讓百姓在木牌上書寫諫言,這就是華表的雛形。后來木柱變成了石柱,慢慢演變成了華表,它最初的作用都消失了,變成了宮殿、陵墓專用的裝飾性建筑。 華表雖然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但是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讓人嘆為觀止,真是佩服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