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 本期名家專輯,由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足踝外科的胡勇教授、汪洋醫師就「先天性足趾畸形」這一領域的基礎知識、多種不同足趾畸形的臨床治療、具體技術應用、術后康復、專家共識等,結合臨床典型病例,做一次系統的講解。 今天,為大家帶來「先天性足趾畸形——多趾」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足趾畸形種類繁多,一般常見的有多趾、并趾、巨趾、跖骨短小、拇內翻等。今天我們介紹一下先天性足趾畸形中的另外一種——多趾——的手術治療。 多趾是指足部趾體比正常多生長一個或者更多的趾體;可以表現多種類型,從以細小的皮膚蒂相連的多趾到發育完全的趾體。 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多趾可伴有其他的畸形,如并趾、唇裂、泌尿系統畸形、脊柱畸形、心臟畸形等。 在這里,我們介紹兩種不同的多趾手術方法,供大家參考。
——手術方案 >>切口 多余趾體背側和跖側分別設計相對應的鋸齒形皮瓣。 一般皮瓣的頂點高度和趾體跖背側直徑相同,鋸齒皮瓣的基底寬度根據相鄰或者健側對應趾蹼寬度來設計。 >>趾體切除 按照設計,切開背側皮膚,確認保留趾體伸趾肌腱發育良好后,切斷多余背側伸趾肌腱。如果保留趾體肌腱發育不良,需要分離多余趾體肌腱編織加強。 切開多余趾體跖趾關節兩側附著的足內在肌,骨膜剝離器沿著切口從遠端向內分離跖骨周圍組織,透視下完全剝離多余趾體的跖骨。 肌腱線修復跖骨頭間橫韌帶,調整趾蹼寬度,用背側皮瓣向跖側覆蓋重建趾蹼。 >>縫合 透視下確認多余跖骨完全切除,充分止血,修整多余軟組織。可吸收線縫合切口。 >>術后處理 術后無菌紗布分開包扎足趾,防止趾體旋轉。換藥注意趾蹼和趾體間皮膚粘連。 支具固定3周后拆除,減少下肢活動。縫線脫落后使用祛疤藥,防止疤痕增生。 ——典型病例
——手術方案 >>切口 在多余趾體的基底設計一個球拍形切口。如果需要延長切口,盡量用Z型且向跖側靠攏,避免在足部的腓側形成疤痕攣縮和影響背側外觀。 >>趾體切除 皮膚掀起后,在多余趾體背側會發現分叉的或者完全重復的伸肌裝置。從分叉的部位以遠切除腓側分支,保留部分做隨后的重建。 切口內仔細辨別小趾展肌。小趾展肌經常附著于腓側的趾體,將其從遠端分離出來后標記備用。跖趾關節的腓側的側副韌帶和關節囊從遠端向近端游離。 多余的趾體被切除后,檢查跖骨頭。如果跖骨頭分叉,要在跖骨頭的腓側截除部分寬大的跖骨頭,使跖骨頭接近正常結構。 然后,把保留的腓側側副韌帶和關節囊縫合在保留的脛側趾體的近節趾骨基底偏跖側。把保留的伸屈肌腱置中,調整肌力的平衡。 >>縫合 透視下確認多余趾骨完全切除和寬大的跖骨頭得到修整。充分止血,切除多余的皮膚和去除冗余的脂肪組織。 從背側、跖側和側方觀察切口,以達到滿意的手術外觀效果,用可吸收線關閉傷口。使用一根縱行或者斜行的克氏針固定,可使跖趾關節更加穩定。 >>術后處理 術后無菌紗布分開包扎足趾,防止趾體旋轉。 支具固定3周后拆除,減少下肢活動,克氏針3周后拔除,縫線脫落后使用彈力繃帶和祛疤藥,防止疤痕增生。 ——典型病例 參考文獻 [1] Morley SE, Smith PJ. Polydactyly of the feet in children: suggestions for surgical management. Br J Plast Surg., 2001, 54(1): 34-8. [2] Iida N, Kotake A. A new surgical procedure for little toe polysyndactyly without skin graft. Ann Plast Surg., 2011, 67(2): 167-9.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