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干玎竹 編 / 吳施楠 【搜狐健康】大家都非常關心運動的頻率,如果要是能知到最少做多少,那就事半功倍了,對不對?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李文慧副主任醫師說,在運動方面,「天道酬勤」這句話要記住,但其實運動也有自己的法則。 有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等)一般需要每周五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這是國際上的一個通識,經過一些大型的研究證明過的。當然這是最小的量,有時候走30分鐘,也沒有出汗就直接結束,顯然也不太夠。所以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時間、體力條件來確定運動量。 有運動比沒有強,同時運動時間要盡量的多。當然這個“多”也有前提,就是不要受到運動的傷害,又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如果是快走,建議每周4次—5次,每次30分鐘以上。如果是慢跑,天天跑有人可能腿受不了,就建議隔一兩天跑,或者一周內跑三次,最多四次。也就是說,每跑一次,要歇1天—2天,給關節和肌肉一個放松。 同時,還要加上一些力量訓練,包括去健身房做肌肉鍛煉,或在家里做一些墊上的運動等。多長時間做一次呢?最少一周做一次。如果還要練得好一點,那就需要每周2次—3次。 總而言之,有氧運動要多一些,力量鍛煉可以少一些,比如說跑步的沖擊性比較大,不是專業運動員的,那我們一周三次,就可以了。在不跑步的那天,就可以加一些力量訓練,這樣既避免了運動傷害,又提高了各部位鍛煉的全面性。 還有一類運動是柔韌性的練習。柔韌性練習很重要,大家不要認為肌肉是只能夠舉鐵、只能夠負重、只能夠收縮的,肌肉還需要拉伸。如果肌肉練不好的話,摸著就是硬硬的,這種肌肉其實并不好。它的彈性不好、柔韌度不夠,是非常容易受傷的。 為了使肌肉能夠放松,在每一次鍛煉以后,我們都要進行有效的拉伸,最好的是在運動后馬上做。當然大家非常熟知的瑜伽鍛煉也是一種拉伸鍛煉。每周可以做2次—3次的瑜伽,對預防傷害和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很重要。筋長一寸,命長百歲。 我們希望,通過這三種運動的全面結合,能夠提高大家的運動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