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 編輯本段 原文折疊 編輯本段 注釋(1)牧:放牧 (2)隴:通"壟",田埂。 (3)竊:偷偷地 (4)輒:總是;就 (5)亡:失掉了,丟失了 (6)或:有個人 (7)蹊:踐踏 (8)撻:鞭打 (9)已而:不久、后來 (10)曷:通"何",為什么 (11)以:用來 (12)潛:暗暗地、悄悄地步 (13)執策:拿著書。".策"通"冊",書本。 (14)旦:早晨 (15)去:前往 折疊 編輯本段 譯文折疊 內容有一個叫王冕的人,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命令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后,就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丟失了他的牛,有個人牽著他的牛來責備他說牛踐踏了田地,王冕的父親大怒,用鞭子打了王冕一頓。不久他又像早先一樣(竊入學舍)。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為什么不聽他的所作所為呢?"王冕因此就離開家,寄住在寺廟里,晚上他就偷偷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里拿著書就借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安陽的韓性聽說,覺得他與眾不同,將他收作學生,學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韓性死了以后,韓性的門人對待冕像對待韓性一樣。 當時王冕的父親已經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親迎接到越城撫養。時間長了,母親想要歸還老家,王冕就買牛來架母親的車,自己親自穿著古代的衣服跟在車后。鄉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兩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 折疊 相關人物折疊 編輯本段 文章立意文章告訴我們: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并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后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