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結節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會存在這種情況,常見的有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小結節等。下面我們就好好了解一下。 甲狀腺結節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發病率達18.6%。甲狀腺結節臨床上具有良惡之分,需注意的是良性結節也有惡變的可能,甲狀腺結節如果惡變,會影響人的生命和壽命。 另外也可能增大壓迫到氣管、聲帶、食管、喉返神經等重要器官,造成呼吸困難、晚上睡覺窒息、聲音嘶啞、咳嗽、進食困難等很多危害。故當甲狀腺彩超出現低回聲、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等字眼時,結節惡性可能極高,需引起重視及早到醫院診。 乳腺結節說到乳腺結節,我們最常見的就是乳腺增生與乳腺癌,姑娘們會擔心乳腺增生變成乳腺癌,但其實相比乳腺增生,乳腺結節離癌癥更近,乳腺結節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形式,發病率非常高。 乳腺增生、纖維腺瘤、乳汁淤積、乳腺癌等許多乳腺病變都可以出現結節。乳腺結節分為惡性與良性,多數乳腺小結節都是良性,臨床上只有4-10%的乳腺小結節是惡性的。 乳腺檢查首選B超,當超聲檢查發現懷疑惡性的病灶(即診斷BI-RADS4級)時,可再結合鉬靶或磁共振檢查,必要時在超聲引導下行腫塊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如女性們發現自己乳房有包塊,就要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到醫院乳腺科排除癌變的可能。 肺部小結節肺部小結節也是分為良性,惡性,肺癌早期有相當部分表現為結節,故很多人一查出肺部出現結節都覺得自己離開癌癥不遠。但肺部小結節依然是有良惡之分,若結節小于0.8cm,邊緣光滑,良性可能性較大,但仍需定期觀察,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觀察到生長,一般可視為良性。 若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則很有可能是惡性的,甚至可能是早期肺癌,這部分患者可選用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切除。但并不是惡性結節切除后就萬事大吉,雖手術是目前肺癌早期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后期觀察也是至關重要,患者在接受手術后仍需根據醫囑定期復查,判斷是否需要接受后續治療,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放療、中醫藥治療等。 當患者發現肺部小結節時一般都是在醫院做檢查,我們需做的就是將此事重視起來,聽從醫囑做治療,而不是不在意甩頭回家。 結節離癌癥還很遠盡管結節發病率高,但不必過分恐慌和擔憂。 結節只是影像學上一個描述性名詞,指的是病灶大小,而不是病灶性質,須通過進一步檢查或者定期復查才能確定良性或惡性。 以甲狀腺結節為例,目前甲狀腺結節90%以上是良性結節,甚至可以說95%以上都是良性的,即便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也有95%以上屬于乳頭狀癌,它是種惰性腫瘤,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 癌變風險微乎其微 研究發現,甲狀腺腺瘤樣結節與甲狀腺乳頭狀癌兩者在遺傳進化上完全不相關,甲狀腺癌更傾向于從正常甲狀腺直接發展而來,而不是此前所認為的,先變成良性結節,再進一步演變成甲狀腺癌。 治療不能“一刀切” 一般情況下,良性結節隨診3~6個月,如果1~2年內沒有太大發展,基本上就不用管它了。 千萬不要為求心安,貿然手術切除結節,否則可能傷及血管和神經。只有當結節周邊不整齊,大量鈣化,血流異常,壓迫神經、器官或影響美觀時,才可考慮手術。 一般來講,直徑在4毫米以下的肺結節良性居多,8毫米以上可能有問題,但還要做進一步檢查,按照標準指南,衡量手術的必要性。 “三自”遠離結節自查 良性結節只需定期隨診觀察即可,無需用藥或手術。每3~6個月復診一次,觀察有無明顯長大、周邊形態變化、表面是否光滑、薄膜是否完整、是否有鈣化情況。如果是惡性結節,應根據醫生建議,確定手術與否。 自檢 除了常規體檢,像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平時也可以通過觸摸來自檢。 1.看邊界 如果結節邊界輪廓清晰,良性可能性大;如果邊界不清,要進一步檢查。 2.看硬度 以乳腺結節為例,類似嘴唇觸感的屬于軟的,基本正常;像鼻尖一樣 3.看活動度 一般摸起來到處亂跑的結節可能是好的;如果摸起來比較固定,可能不太好。 4.自我感覺 一般來說,疼痛的結節良性可能性大;如果不痛不癢,出問題概率比較高。皮膚結節不同,如果結節在皮下,不紅不腫不疼,一般是良性的;而腿上紅色、疼的結節,或者結節出現破潰,一定要去看醫生。 5.增長速度 通常良性結節生長速度慢,而惡性結節長得很快。 需提醒的是,很多位于胸部、宮頸等處的體內結節不能完全依賴自檢,借助超聲檢查可清晰發現微小病灶,做大致判斷,如有必要可做X線檢查、磁共振檢查。 自律 專家一致認為,盡管結節原因不明,但可以預防。例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規律作息、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 平時多吃水果蔬菜,定期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年做一次檢查等,遠離有毒有害物質,在特殊環境下注意防護,比如戴口罩、穿防輻射服等。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體檢查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雖然結節看起來只是影像上的一個小點,但大家也不免會恐懼,擔心自己的結節是癌前病變,擔心將來會惡變成癌? 那結節患者要如何解除“定時炸彈”?癌癥患者要如何跨過“癌癥的大山”,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對于癌癥帶來的并發癥比如胸腔積液如何讓它不再復發? 我邀請到一位腫瘤專家胡國臣做客今晚(2021年6月3日)7點的養生堂微直播,為大家講解神奇的中醫「二調三消理論療法」是如何化結節、抗腫瘤的,并在線解答網友提問~點我進入直播間觀看。 從中醫角度看,結節、增生、息肉、腫瘤都屬于痰核的范疇。痰核又叫痰核瘰疬,痰核泛指身體里的包塊,其形如豆,大小不一,推之可動。 胡國臣 主任醫師 痰核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是由于脾虛生濕、生痰,痰濕結聚于皮下,日久凝結成核,形成痰核,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停留在某一個地方就會形成該部位的結節、息肉、腫塊等病變。
體形肥胖、腹部脹滿、胸悶、痰多、容易困倦、形體畏寒、喜食肥甘醇酒,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濡細或沉滑。 痰核在痰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所以我們要在痰濕的時候就重視起來。如果您有痰濕的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想知道如何祛除體內的痰濕,預防結節和腫瘤,您可以關注今晚7點的養生堂微直播,專家會詳細講解的~ 很多人一檢查出結節就特別緊張,認為結節是癌前病變,自己馬上就得癌了。結節就是癌前病變嗎?癌前病變一定會發展為癌嗎? 胡國臣 主任醫師
胡主任認為,肺部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是比較容易發生癌變的。 臨床數據顯示,初次CT檢查發現的肺結節,絕大部分是良性的,只需定期做好復查。而若有以下特征屬于高危結節,則需考慮進一步的治療: ①結節大小≥8mm;邊界不清,分葉、毛刺; ②結節形態呈磨玻璃狀,尤其是伴有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 ③密度不均勻,實性成分高。 據資料顯示,甲狀腺結節中5%~15%是惡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23年間發病率大幅度增長,它被稱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若檢查報告單上出現以下字眼,則需當心了: ①沙礫樣細小鈣化; ②結節為低回聲; ③豐富的血供; ④結節邊緣不規則、邊界不清; ⑤橫截面顯示前后徑大于左右徑。 乳腺結節中4%~10%是惡性,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需警惕: ①有微鈣化、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邊緣毛刺征; ②CDFI:內可見血流; ③縱橫徑比值 >1。 一旦發現癌前病變,大家也不必太過驚慌,從癌前病變發展到真正的癌,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期間,如果及時做檢查和治療是有很多機會遠離癌癥的。如何把握治療時機,消除癌變危機呢?您可以關注今晚(2021年6月3日)7點的養生堂微直播,專家會在直播中詳細講解的~ 對很多人來說,結節猶如一把利劍懸在頭上,要定期觀察,隨時警惕,生怕它發展為癌,其實在結節的觀察期也可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降低癌變的風險。
不手術、標本兼治、副作用小 腫瘤專家胡國臣根據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獨具個人特色的中醫「二調三消理論療法」,化結節、抗腫瘤,讓癌癥患者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二調三消理論療法」不僅適用于治療結節,對于癌癥及癌癥的并發癥如肺癌引發的胸腔積液的治療也有好的效果。 胡國臣 主任醫師 很多腫瘤患者及其家屬把中醫藥當成腫瘤治療的最后一根稻草,等手術、化療、放療無效了才想起來用中醫來治療。這極大低估了中醫藥治療腫瘤的療效。 近年,大量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中醫藥可以滲透到腫瘤治療的各個環節,貫穿于腫瘤治療的全過程,可以降低手術、放化療等產生的并發癥及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
中醫認為陰陽失調是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胡主任遵循標本兼治的理念,采用「二調三消理論療法」扶正祛邪,幫助患者恢復氣血,調節陰陽、臟腑的平衡,阻斷結節、腫瘤的進程,降低術后復發轉移的幾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