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近期的共同話題是電視劇《小歡喜》。 在三個高考考生家庭中,有太多故事槽點,歡喜中帶點虐心。 都說“中年不易”、“職場不易”,劇中成年人的職場失利,比高考帶來的壓力和痛苦感更猛烈一些。 劇中人物方圓,高考順利、大學順利、工作順利,一開場便有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勢頭。 不料沒過幾集,中年被裁,家庭財務陷入危機,每天為找工作四處奔波…… 最后找到了一份網約車司機的工作,雖然勵志,但也遺憾。 方圓名校畢業、順利就職,本該有更好的發展,但隨波逐流不求上進,中年失業后不知道何去何從……說到底,是因為他缺乏職業規劃。 面對“職場危機”,不論青年還是中年,事前預防總是大過事后追悔。合理的職業規劃,能幫助我們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 今天就來聊聊,如何規劃我們的職場生涯, 希望對你有用~ 在《遠見》一書中,“職場生涯規劃師”布賴恩·費瑟斯通豪把職業生涯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添加燃料,強勢開局。方圓遭遇“中年職場危機”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階段沒有掌握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一直抱著“法務”的飯碗啃; 隨著年齡增長,也沒有建立終身學習意識,反而習慣了悠閑自得的生活狀態。 2.第二階段,錨定甜蜜區,聚焦核心競爭力。童文潔雖然一時被助理小金拉下馬,但由于做報表的水平遠高于其他同事,所以很快又得到新任領導的賞識,順利晉升。 這種他人無法輕易替代、模仿的能力,往往就是我們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3.第三階段,緩慢減速,探索自我。這一階段看起來遙遠,但也要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它會影響到我們退休后的老年生活,甚至直接影響我們對自己整個職業生涯的評估。 職業發展的后期要積極探索自我實現的可能性,一旦我們放棄職業生涯中的自我實現,就會把這種意義寄托給下一代,類似劇中宋倩對下一代喬英子的高期望值。 總結來說,由于職業生涯是場長達 30~50 年的長跑,所以我們必須要把眼光放長遠,分階段做規劃,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生涯,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 同時也要認識到,職業規劃并非“一勞永逸”,它會隨著性格、閱歷等因素“動態變化”,適時調整尤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