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礦建礦初期的鐵路運輸場面 秘密制造“龍號”機車 在修筑鐵路的同時,開平礦務局在唐山礦修理廠秘密制造了一臺蒸汽機車。金達先生在《華北的礦山及鐵路》中這樣記述:“自1880年冬季開始,在修車廠車間,一輛經過我特別設計的機車在悄悄地制造……”龍號機車是金達和開平工匠秘密制造的,用一臺舊的英國產的蒸汽絞車鍋爐;機車有6個輪子,車輪是費城惠特尼公司制造的冷鑄鐵車輪,輪上鑄有該廠名稱,作為舊鐵件從美國購買的。 1880年《英領事商務報告》記錄了一段金達的敘述:“在礦廠中已制成一個小火車頭。如果中國人不加以反對,即可投入使用。目前擬用馬拉火車。”雖然這是1880年報告,但所寫的內容是1881年上半年的事情。但從金達的敘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唐廷樞還是按照最初計劃用馬拉火車做準備的,蒸汽機車是秘密制造的,成功地制造出蒸汽機車只是計劃之外的一個創舉。 皮特·柯睿思《關內外鐵路》刊載了一篇約在1885年以后所寫的美國雜志文章,這是早期記述唐胥鐵路最詳細的文章,文章這樣描述:“1881年3月24日,工程師們用20磅重的蒸汽對該機車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很好。但在4月7日總經理下令停止所有與機車相關的工作……但在5月21日,所有與機車鐵路相關的工作又重新開始了。”從整個事件時間上看,與唐廷樞向李鴻章請示挖運煤河和修筑唐胥鐵路有直接關系。 1881年3月29日(光緒七年二月三十日),唐廷樞向李鴻章稟報開平礦務局進展情況,5月20日(四月二十三日)李鴻章向皇帝上奏《直境開辦礦務折》,明確表示所需費用由“統歸礦局籌捐”。5月22日(四月二十五日)李鴻章對唐廷樞3月29日請示作了批示。從事件發生時間段上看,它們是相互吻合的,并不影響對這段歷史事件的分析和判斷。從整個過程來看,下令停止機車制造,不是來自保守派的反對,而是唐廷樞沒有得到李鴻章的批示之前,為了慎重起見暫時停止了機車制造。 對于唐廷樞的謹慎態度和金達的說法,是有原因的。在開平煤礦創辦期間,發生了一場在鐵路史上影響非常大的爭論。1880年11月30日(光緒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劉銘傳上奏皇帝,建議修筑從清江到北京鐵路。12月1日(光緒六年十一月初二日)皇帝讓李鴻章、劉坤一“悉心籌商,妥議具奏”。因遭到保守派反對,1881年2月13日(光緒七年正月十六日)皇帝下諭旨“(鐵路)需費至數千萬,安得由此巨款,迭據廷臣陳奏,僉以鐵路斷不宜開,不為無見。劉銘傳所奏著毋庸議。”劉銘傳的建議被皇帝否決了。 修筑清江到北京鐵路實際是李鴻章的主張。1874年(同治十三年),李鴻章曾向恭親王奕?建議“請先試造清江至京(北京),以便南北轉運”,然而“廷臣會議,皆不置可否”,恭親王奕?也認可李鴻章主張,但說“無人敢主持”“ 兩宮亦不能定此大計”。醇親王奕譞也支持李鴻章修鐵路的主張,但是提出“以試行于煤鐵之礦、開墾之地以及屯軍設防之一二口岸,俾見聞習熟,漸推漸廣”。有恭親王奕?和醇親王奕譞兩位朝廷最有影響力大臣支持,李鴻章在修建唐胥鐵路上還是敢于大膽嘗試的。 對于李鴻章向皇帝上奏《直境開辦礦務折》,1881年5月23日(光緒七年四月二十六日),皇帝批準了李鴻章所請。在李鴻章還沒有把開辦煤礦和修鐵路的事情上奏前,朝廷中應該沒有人知道開平建礦和修鐵路的事情,更沒有人知道在秘密制造蒸汽機車。有了皇帝的諭旨以后,所有這些做起來也就名正言順了。美國雜志文章還寫道:“1881年11月8日, ‘火箭號’機車第一次在鐵路上運行,載著兩車廂興奮的清朝官員前往距工廠大約4英里的第一座鐵路橋。”這段記錄說明,唐胥鐵路在1881年冬季竣工時,當地官員都知道唐胥鐵路是用機車牽引,而不是用騾馬牽引,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皮特·柯睿思《關內外鐵路》記述:“該鐵路線最終是在冬季建造完成的,并且在1882年2月26日開平礦務局的工人被給予了一個至渠曹(運煤河)的慶祝性的火車之旅。1882年4月來自唐山煤礦的第一批煤炭被運送到了天津市場。”可見,唐胥鐵路竣工后,機車一直正常行駛在鐵路上。 據《開平礦志》記載:“1881年秋,(1號井)機器設備安裝完畢,即開始出煤。”“ 1881年3月運煤河正式動工,8月竣工,1882年春正式啟用。”運煤河因為冬季封凍,無法運輸,在運煤河解凍以后,開始了煤炭運輸業務,1882年4月(光緒八年三月)第一批煤炭運到了天津。 唐胥鐵路最初雖然計劃用馬拉火車,由于秘密制造出了蒸汽機車,機車投入運行后便一直使用,清政府也沒有禁止機車行駛。1882年6月(光緒八年五月),開平礦務局從英國羅伯特·斯蒂芬森公司購進了兩臺0-6-0 C型水柜機車,10月到貨并投入了使用。所以在唐胥鐵路上并沒有用馬拉火車。(文/王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