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概念有些混淆了。 經筋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詞匯。經絡系統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由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兩個體系組成的。十二經脈用手足、陰陽、臟腑來劃分,手足即上肢與下肢,陰陽即內側與外側,是針對于四肢部位來說的,因此十二經脈在四肢部位就分成了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和足三陽,這十二條經脈又與軀干部相應的臟腑內外相應,并分別溝通聯系人體的頭胸腹,從而構成了人體一個整體。 而十二經脈中每一條所分布的身體區域,實際上是一個立體的多層次結構,表層的叫皮部,淺層的血管叫絡脈(根據粗細,以及重要程度,有十五絡、浮絡、孫絡之別),經脈(包括經別,是經脈的分支,經云,經脈行于分肉之間,你可以理解為在現有組織結構之間穿行),經筋(筋肉系統,即附著于骨骼之上,起到穩定與運動功能的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周圍組織等)。 經絡的病候中,有經脈病候,有絡脈病候,有經筋病候,所以一個穴位的多種作用,包括著其所屬經脈的病候,又有其所在局部位置筋肉系統的問題,如果此穴位在肢端,還可能出現浮絡的變化,就有了絡脈病候。 因此,針灸治療分為調形、調氣、調神三個層次,調形主要是針對于筋肉系統的調整。通過對筋肉系統的調整,使人體恢復穩態,構建保護或支持臟腑功能的結構學基礎,就稱為“調形以調氣”了。如同一個房子,柱子歪了,墻壁漏風了,水電也就容易不通暢,住在里面的人也覺得不舒服。 |
|
來自: 聽雨6zihgz7xph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