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 強對應(yīng)的是弱,梁對應(yīng)的是柔,強梁指堅硬。柔軟的東西,顯然是無法做梁的。強梁是柔弱的反面。以人道強為治天下,故謂之強梁者。 不得其死,沒到該死的時候就死了。天下本不該混亂和滅亡,為什么到后來就亂了呢,亂了一陣子就亡了呢?因為統(tǒng)治者以人道治天下,以人滅天所致。 智慧:很剛暴的人,最后是不得善終的。因為一定有人比你更剛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是這個道理。你說你最強,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還有比你更強的人。你武功天下第一,那些不服氣的人肯定會紛紛來找你過招,遲早會有人把你打趴下。 ![]() 《道德經(jīng)》第五十章: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兕就是犀牛,犀牛很兇,它憑什么兇?憑借頭上的角。如果它的角連著力的地方都沒有,那它就無法施展本事了。老虎的爪很厲害,但如果沒有東西可抓,那也就無勇武之地了。兵就是很鋒利的兵器,如果根本就找不著可以下手的地方,再鋒利的兵器又有什么用呢? 智慧:這說的是正面交鋒,很可能過剛易折。如果能夠以柔克剛,很可能會化險為夷。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印證這個觀點。竹子隨風搖擺,不會折斷;大樹很強硬,可大風一吹,就被連根拔起。 ![]() 《道德經(jīng)》第七十六章:堅強著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所以,生和死是同時發(fā)生在萬物身上的、交織并行的兩種運動。天徒之以生,人徒之以死。 既然已經(jīng)明白了生死相徒的道理,怎么才能活得久呢?只有為天道。怎么才能死得快呢?為之以人道。治身如此,治天下更是如此。 智慧:大自然的種種現(xiàn)象提醒我們:柔弱可以勝剛強。而《道德經(jīng)》正是從大自然的規(guī)律中,發(fā)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如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喜歡鋒芒畢露,這是要吃虧。他們一般只是一味地要強。強則易折,這種人踏入社會,往往受到的挫折會比較多。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智慧: “曲則全”委屈反而能夠保全。 “枉則直”會彎曲的人,才會伸直。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一個人總是站得筆直,最后肯定會受到打壓,身段要軟。 “洼則盈”只要你低下,就可以得到很多好處。一個虛懷若谷的人總是說自己不懂,請多多指教,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敝則新”破舊以后,他就變成新的了,就像一幅,破的實在不能再穿了,那就得買一件新的,這樣沒人說你浪費,你自己也會覺得心安理得。 “少則得”就是說既然少了,人家自然會補給給你。 “多則惑”東西一旦多了就開始迷惑了。比如你有很多衣服,出門的時候很可能不知道要穿哪一套。 歸根到底,曲枉洼敝都是弱的一面,而全直盈新都是強的一面,所以說柔弱勝剛強。 ![]()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
|
|
來自: 昵稱34398161 > 《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