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世間的萬物萬態(tài),漁洋先生已經(jīng)都說得清清楚楚了,這人間的哪件事不是變幻無常的呢? 注釋: 漁洋,人名,清初詩人、文學家王士禛,別號“漁洋山人”,此處以“漁洋”作為省略代稱。 鵝籠,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中記載,東晉年間,陽羨人許彥背著鵝籠在山中行走,遇見一位書生因腳痛請求許彥將他放在鵝籠中,背著他趕路。 行至一棵樹下,書生為了答謝許彥,從嘴里吐出一銅盤奩子,奩子中有各種飯菜,山珍海味羅列在一起。又從嘴里吐出一個女子,年紀大約十五六歲,容貌絕美,衣服華麗,同他們坐在一起飲酒。女子見書生喝醉,對許彥說自己私下有個愛慕的男子,趁機從口中吐出與許彥一同喝酒交談。讓許彥大為吃驚的是,書生醒來后,就在女孩應(yīng)酬書生的時候,她藏匿的男子又吐出來一個二十左右的女子。 出處:《短禾行》,作者:蒲松齡。創(chuàng)作年代:清。 擴展資料 鵝籠書生 《鵝籠書生》原是南朝梁吳鈞《續(xù)齊諧記》中的一篇古代志怪小說。 《鵝籠書生》講的是一個關(guān)于背叛的道理:你所愛的,可能在愛著別人;你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秘密,和別人的秘密并無二致。——大家都喜歡在沒人的時候為自己的小把戲而陶醉。 殊不知,當黑夜降臨,全體國民進入睡眠狀態(tài)。千家萬戶上演的,其實是同一種人性優(yōu)劣的劇本。 《鵝籠書生》的寓意,更在于秘密的泄露。無論多大的秘密,大家都有足夠的口袋去裝、去隱藏。但,總有那么一天,你會露出蛛絲馬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