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妙方 中華易醫 1、壽星丸 【歌訣】壽星丸中遠參芪,苓術甘草生地歸,白芍陳皮五味子,桂琥朱砂膽南星。 【組成】遠志100g,人參300g,黃芪300g,茯苓300g,白術300g,甘草100g,生地300g,當歸300g,白芍300g,陳皮100g,五味子100g,肉桂100g,琥珀50g,朱砂50g,膽南星200g。 用法:共研細,豬心血、姜汁各半調合為丸。每次服6~10g,日服3次。 功效:補氣養血,化痰開竅。 方解:方用人參、生地、白芍、當歸、補氣養血。 配以膽南星、琥珀、朱砂、遠志豁痰開竅,寧心安神。 白術、茯苓、甘草配人參健脾益氣,陳皮理氣化痰,肉桂溫助脾腎以益氣。 五味子益腎助肺,收斂氣陰。 諸藥合用,共湊補氣養血,化痰開竅之功。 【主治】痰迷心竅,言語癡而健忘、神疲。 可用老年癡呆、腦動脈硬化、中風后遺癥、帕金森等病癥。 加減:癡呆可加杜仲、丹參、首烏。 若癡甚者加黃連、龍膽草、夏枯草、磁石。 呆甚者加石菖蒲、天竺黃、枳殼。 陽虛者加附子、仙靈脾。 陰虛者加知母、麥冬、首烏。 陽虛者或加仙靈脾、干姜。 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精神癡呆者,可加天麻、鉤藤、地龍。 【來源】清·徐洄溪《雜病源流犀燭》 2、補腎益智方 【歌訣】 補腎益智熟地黃,砂仁枸杞山萸肉,膝麥肉桂巴戟天,遠龜蓯蓉石菖蒲。 熟地15g,益智仁10g,砂仁10g,枸杞15g,山萸肉10g,牛膝20g,寸冬15g,肉桂5g,巴戟天10g,遠志5g,龜板10g,肉蓯蓉20g,石菖蒲20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劑。 功效:補腎填精。 方解:中風后癡呆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老年腎虛,不能生精化液,致髓海失充,神機失用。 二是先天不足,或房勞過度,憂慮用腦過度,損傷腎陰,陽盛則熱,熱耗腎精,精少不能生髓。 三是中風后腦之血脈不暢,津液受阻,為痰為飲,致清氣不入,濁氣不出,神機失司發為本病。治宜補腎生精,豁痰化濁,故方用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寸冬、龜板滋補腎陰。 配以巴戟肉、肉蓯蓉、肉桂溫腎助陽。 砂仁、遠志、石菖蒲豁痰化濁,開竅寧心。合用之共湊補腎填精之功。 主治:中風性癡呆、記憶力差,思維障礙等。 【加減】若腎精虧損者可同時服填精兩儀膏以補腎填精,益髓養腦。 腎氣虧耗者,可同時服用廣嗣丸以補腎壯陽,益腎固本。 痰瘀互結者,同時服用活絡豁痰飲以活絡化瘀,理氣化痰。 元真衰竭者,則配以救危煎以填精補陽,益腎和脾。 3、化呆湯 【歌訣】化呆湯用白附子,半夏陳皮石菖蒲,當歸郁金配遠志,紅花赤芍與川芎。 白附子6~9g,半夏12g,陳皮12g,石菖蒲12g,當歸12g,郁金12g,遠志6g,紅花10g,赤芍12g,川芎6g。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劑。 功效:化痰祛瘀 方解:癡呆多源于“風傷積損”,老年人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虛,運化無力則濕聚成痰;氣血虧虛運行不暢則致氣滯血瘀;因此,痰瘀互結、脈絡瘀阻是本病基本病機。 故方用白附子、半夏、陳皮、石菖蒲、遠志祛風化痰,開竅寧心;配以郁金、當歸、赤芍、紅花、川芎活血化瘀。縱觀本方,化痰祛瘀并重,使痰祛瘀清,絡通竅開,諸癥惡除。 然風傷積損,髓海痹阻,神明失職所致之病癥,治療非一朝一夕,宜久以持之,其效顯著。 主治:中風后遺癥的癡呆,表現為精神失常,智力低下,記憶力減退、表情淡漠或抑郁、動作緩慢、哭笑無常。 加減:痰重者加膽南星10g,瘀重加桃仁9g,大便干燥干全瓜蔞15g。 4、健腦丸 【歌訣】健腦丸甘參芪龜、鹿七蛭蜈戟紅杞,芎蒼曲附遠菖杜,蓯天地棗精首菟。 紅參、黃芪、龜膠、鹿膠、滇三七、川蜈蚣、水蛭、北枸杞、正川芎、漂蒼術、六神曲、制香附、遠志肉、石菖蒲、肉蓯蓉、明天麻、綿杜仲、熟地、酸棗皮、黃精、制首烏、巴戟天、紫丹參、湘紅花、生甘草各適量。 用法:共研細,煉蜜為丸,每次服9g,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虛損,解郁結,和氣血,開清竅。 方解:大腦疾患多虛、多瘀,多伴神經功能不全,難以恢復。 本方即用龜鹿二仙丹加活血通絡、開竅醒神藥物組成。藥味眾多,功能全面。但治巔頂之疾,凡以緩之,每次僅服9g,古人云治上焦宜輕而揚之,治上焦如羽,補上治上制以緩,此之謂也。 本方具有養腦、清腦、通腦、醒腦的功效。 主治:中風后癡呆、中風后遺癥、偏癱、語謇、精神失常。 加減:舌質淡苔白膩者加法半夏。 舌質紅加女貞子,舌苔黃厚加梔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