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亂世從軍 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由孫中山倡導而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旨在發動中國各地的軍事起義,以武力推翻大清王朝。1906年,四川瀘縣人佘英東游日本,謁孫中山,入同盟會。佘英自幼習武,二十歲考取武秀才入武庠,曾任瀘州衙堂勇管帶,若衛隊長之屬,1897年被推舉為袍哥會舵把子,執掌瀘州小市義字旗堂口。孫中山見佘英魁梧奇偉,言論風生,大為器重,付以打通川黔會黨之責,狀委西南大都督,并吩咐熊克武、謝奉琦回川與佘英共策進行。自此以后,佘英便奔走四川各地,動員袍哥兄弟參加同盟會,在四川成都、敘府(今宜賓)、瀘州、廣安、嘉定(今樂山)等地多次策動起義。1909年于嘉定起義失敗后,欲赴屏山與熊克武會合,途中腹背受敵,彈盡糧絕,慨然就縛,被囚于木籠中,于次年2月在敘府被殺;1919年為孫中山追贈為陸軍中將。 1911年5月,大清朝廷在盛宣懷的強力推進下,強收川漢、粵漢鐵路為國有,由中央借外債修筑鐵路,與美、英、法、德四國銀行團訂立借款合同,總額為六百萬英鎊,并公開出賣川漢、粵漢鐵路修筑權,而原來的地方集資不退現款,只換發國家鐵路股票,因而引發了四川、湖北、湖南、廣東各地的強烈反對。清政府不肯承擔四川鐵路公司施典章投機股票而虧空的三百萬兩損失,四川各地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組建保路同志軍,百姓呼號奔走,集會演說,罷市罷課,風起云涌,局面一片混亂。9月7日,新任四川總督的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首領蒲殿俊、羅綸、顏楷、張瀾、鄧孝可等人,下令槍殺請愿市民,死三十余人,制造成都血案。當天同盟會用木片制作“水電報”投入錦江,將此事傳遍毗連成都的各州縣。受袍哥會主導的保路軍圍攻成都,在郊外與清軍發生激戰,趙爾豐命令川滇邊務大臣傅華封速來解圍。傅華封調動一萬清兵,分別于康定、瀘定、寧遠前往清溪結集。滎經、雅安兩地保路軍在大相嶺阻擊清軍,激戰于白馬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