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鄭魁山針灸“八法”及臨床應(yīng)用

     悟療田振有 2019-10-30
    作者簡介

    鄭魁山(1918年~2010),河北安國人,16歲跟隨父親鄭毓林(1896~1967年)學習針灸醫(yī)術(shù),1947年考取中醫(yī)師,1951年創(chuàng)辦北京中醫(yī)學會針灸研究班;1954年任華北中醫(yī)實驗所主治醫(yī)師,1955年合并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受聘于政務(wù)院醫(yī)務(wù)室,為中央首長診療,并給外國專家班、國際班任教;1970年下放到甘肅成縣醫(yī)院,1982年調(diào)入甘肅中醫(yī)學院,主持籌建針灸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中國針灸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針法灸法研究會顧問,鄭氏針法研究會會長,日本后藤學園、英國東方醫(yī)學院客座教授。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66篇,著有《針灸集錦》、《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針灸補瀉手法》、《鄭氏針灸全集》等14部著作。

    針灸“八法”在針灸治療中的應(yīng)用

    一、汗法

    1. 發(fā)散風寒  

       取風池、大椎、身柱、風門、合谷、后溪,燒燒山火法,使其產(chǎn)生熱感發(fā)汗,主治感冒,頭痛,惡寒,發(fā)無汗,脈浮緊的表寒證。鼻塞流涕,配上迎香、迎香、列缺,用平補平瀉法,以祛風開竅。

    2.清透表熱  

       取大椎、陶道、身柱、肺俞,用叢針揚刺法,刺之出血;列缺、合谷用透天涼法,使其產(chǎn)生涼感發(fā)汗,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痰喘,脈浮數(shù)有力的表熱證。如目竄面青,神昏不安,痰涎壅盛,配百會、印堂、人中、少商、商陽、中沖用點刺法出血,以清熱宣肺,祛痰開竅。

    3.注意事項  

       在大吐、大瀉、大失血之后不可用汗法;、虛、陰虛患者,必要用汗法時,可先針足三里補氣,或照海滋陰,然后再行發(fā)汗,以達到祛邪而不傷正的目的。

    4.典型醫(yī)案

    (1)中暑(暑濕傷表型)

        郝某,男,31歲,農(nóng)民,1937年7月15日初診。

        患者在農(nóng)田里干活,突然中暑昏倒,抬回家中。

       初診:醒后患者頭重劇痛,肢體酸困重痛,身熱惡寒,有微汗,胸悶腹脹,惡心想吐吐不出,舌苔厚膩,脈滑。此乃暑濕傷表,肺氣不得宣降,治宜發(fā)汗宣肺,祛暑化濕。

         針風池、百會、大椎、列缺、合谷、足三里用燒山火法,使患者全身出汗,出汗后約一個半小時,身熱惡寒、全身重痛逐漸消退。

          復診:第二天,患者仍感疲乏無力,脘腹悶脹,不思飲食,大便溏瀉,辨證系濕熱內(nèi)蘊,升降失職,采用和中健胃,清暑利濕之法,針中脘、天樞、氣海、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每日1次,針治3次,脘腹悶脹等癥狀均消失。為了鞏固療效,又針曲池、足三里2次而愈。

          按:本案先以暑濕傷表為主,故用燒山火法,針風池、百會、大椎、列缺、合谷、足三里,促其出汗,以祛暑濕;汗出后身熱惡寒得解,濕熱內(nèi)蘊為主,用和中利濕之法以調(diào)之,針中脘、天樞、氣海、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而病愈康復。

    (2)高熱(風熱犯肺,內(nèi)陷心包)

          徐某,男,8歲,學生,1938年4月12日初診。

          高熱(體溫40.3℃)驚厥,陣發(fā)性抽搐一天多,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有時神昏、譫語,脈浮數(shù),辨證系風熱犯肺,內(nèi)陷心包。采用瀉熱醒神,疏風清肺之法,針風池、大椎不留針,人中、尺澤、內(nèi)關(guān)、合谷用透天涼法,使患者全身出汗,留針30分鐘,出針后患者抽搐停止。5個小時后,高熱退至37.1℃。第2天,患者自訴:身上舒服多了,但仍有頭痛、咽痛、咳嗽。體溫38℃,又針風池、大椎、陶道、肺俞用涼瀉法,不留針,尺澤、合谷用涼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連續(xù)針治5天病愈。

          按:此證以熱陷心包,擾動心神為主,用透天涼法瀉高熱、醒心神,抽搐自止。

    二、吐法

    1.涌吐風痰  

        取天突.或旁廉泉用導痰法。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緊按天突穴,候至患者作嘔時,速刺天突穴,欲使其激起內(nèi)臟反射作用,上涌作嘔,即可將頑痰涌出,如不能將頑痰涌出再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緊切左右廉泉穴,候至患者作嘔時,用指切速刺法針右旁廉泉速刺速出,再作嘔時,再速刺左側(cè)旁廉泉。欲使其激起內(nèi)臟反射作用,上涌作嘔,即可將頑痰涌出。如患者極力作嘔,口吐黏液,而痰仍不能順利涌出時,急將患者扶起,醫(yī)者兩手用力撐肋,拇指緊按兩側(cè)腎俞穴,就可以促其患者將頑痰涌出,主治中風閉證和小兒驚風,所致痰阻咽喉,不能吐出的險癥。如中風不語,配風府用涼瀉法,針時lL患者喊一、二,金津、玉液用“金鉤釣魚”法(用速刺法進針2-5分,找到感覺后,拇指向前捻,用針尖拉著有感覺的部位抖提幾次),能起到清熱開竅,誘導說話的作用。

    2.通結(jié)催吐  

        取中脘、幽門用催吐法。即以左手中指緊按中脘穴,右手持針刺入八分,找到感覺用關(guān)閉法,中指壓在針的下方,其他四個手指壓按在左右兩側(cè)(稱為“五穴取一”),右手持針的針尖和左手壓按的指力,隨其出氣向胸部努力推進1分,隨其人氣左手減輕壓按將針尖提退1分,反復操作幾次,使感覺向上傳導,欲使其氣向上攻,激內(nèi)臟反射作用,上涌作嘔,急速將針拔出,就可以使胃脘停留難以消化的食物嘔吐而出。如患者仍不能嘔吐時,急用左手食、中二指壓左左右幽門穴,其他手指壓按在左右兩側(cè),候患者作嘔時,速刺右側(cè)幽門,再作嘔時,再速刺左側(cè)幽門,即可促其患者嘔吐。主治食物中或宿食停滯,壅塞胃脘,欲吐不出的險癥。如肝郁氣滯,胸脘隱痛,兩脅脹滿,呃逆厭食,配期門、行間用涼瀉法,中脘、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以舒肝理氣。

    3.注意事項  

        年老體弱、慢性病、妊娠期、產(chǎn)后、大失血后、氣虛、氣短、哮喘患者都不能用吐法。

    4.典型醫(yī)案

    (1)癔病(肝風內(nèi)動、風痰上擾型)

        蔣某,女,31歲,1954年5月6日急診。神昏不語兩天。3天前,患者氣惱過甚,昏倒街道,牙關(guān)緊閉,口眼歪斜,不省人事,注射強心劑及葡萄糖等無效,水米不下。

         初診:患者兩手捫胸,以手指喉,口流黏液尺許,兩目直視,舉手作欲語狀,但不能出聲,舌已縮至喉間,舌尖向下彎,僅看到一橫指許,四肢厥冷、不能動轉(zhuǎn),全身知覺消失,喉中痰聲如鋸,不能下咽,亦不能吐出,兩手脈搏皆無,面色青紫,眼球凸出,瞳孔散大,用強光直射,不能反應(yīng)。西醫(yī)診斷為癔病。此乃怒氣傷肝,肝風內(nèi)動,風痰上擾,阻塞清竅。治宜涌吐頑痰,祛風開竅。

        取穴及刺法:先取傍廉泉,用導痰法(以拇指食指緊切左右兩穴,候至患者作嘔時,點刺右穴。經(jīng)刺右廉泉穴后,患者作嘔,但未吐出黏液,復刺左穴,患者嘔力很大,但喉中堵塞,仍未吐出,休息5分鐘,再點刺天突穴,同時切緊左右廉泉;患者努力作嘔,黏液流出很多,急將患者猛力扶起,先以兩手用力撐肋,復以右手拇指食指努力切大腎俞穴,始吐出大量痰液)。再休息10分鐘,又點刺風池、啞門,針時讓患者喊'一、二”,欲使其舌上翹發(fā)音。復瀉合谷、少商,針后患者即想口想言,唯音啞喉干,不能出聲,以手指喉,又指小腹,體會其意:喉間所堵之物已下降。此時患者瞳孔即恢復正常,向大夫點頭欲笑。

         復診:5月7日復診,又點刺風池、啞門、中脘、氣海,患者當即說話,自述胸腹通暢,四肢運動自如,查其脈搏已轉(zhuǎn),正常,唯逆氣打嗝有時氣閉,飲食咽物發(fā)堵。

          5月8日三診,又點刺肩井、照海而治愈。

        為了觀察療效,于5月10日、11日、15日又針治3次,情況良好,已恢復正常。.1955年1月20日隨訪未復發(fā)。

         按:本案證屬痰厥,系怒氣傷肝、肝風內(nèi)動、風痰上擾、阻塞清竅所致。鄭老臨證時用導痰法針刺傍廉泉,欲使其激起內(nèi)臟反射作用上涌作嘔,使患者吐出大量痰液,復針瀉合谷、少商,次日又點刺風池、啞門、中脘、氣海,共奏涌吐頑痰、祛風開竅之功。三診而愈。

    (2)食停胃脘

        鄭某,男,20歲,1938年11月i3日初診。打賭吃花生米甚多,即脘腹脹痛不能忍受,躺在床上翻滾,并說胸部堵悶想吐,但吐不出。檢查時患者面色時紅時白,痛苦病容,腹脹鼓鼓,拒按,脈洪大。當即針雙內(nèi)關(guān),用關(guān)閉法,使針感傳到前胸,不留針,接著用催吐法針中脘,左手中指壓在穴位的下方,其他四指排開壓在左右兩側(cè),進針得氣后,右手持針繼續(xù)頂著感覺,左手加大壓按的指力,雙手配合隨呼吸向胸部推按(呼氣時向胸部推按,吸氣時減輕壓),反復操作,激起內(nèi)臟反患,患者開始上涌作嘔,將針拔出后。即開始連續(xù)嘔吐,吐出大量不消化食物,其中有花生米。

    三、下法

    1.瀉熱通便

         取大腸俞、天樞、豐隆、足三里用涼瀉法,使其產(chǎn)生涼感下瀉,主治胃腸積熱,腹痛拒按,大便秘結(jié),脈數(shù)有力的實熱證。如年老體衰、氣血虧耗、腸失潤養(yǎng)的陰虛使秘,則取支溝透間使用瀉法,次髎、三陰交、照海用補法,以清熱養(yǎng)陰,潤腸通便。

    2.清腸導滯  

        取中脘、天樞、氣海、曲池、足三里用涼瀉法,使其產(chǎn)生涼感通便,主治濕熱阻滯、腹痛便秘或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脈滑數(shù)的濕熱癥。如小兒食積痞塊,取上脘、中脘、建里用平補平瀉法不留針,取三關(guān)穴用點刺法出血,以健脾助運,消積化滯。

    3.注意事項  表邪未解、婦女妊娠、產(chǎn)后、大出血不能用下法。年老體衰以及虛弱患者應(yīng)慎用,或攻補兼施。

    4.典型醫(yī)案

    (1)便秘(陽明積熱型)

       孔某,男,30歲,工人,1948年5月初診。患者因嗜食辣椒,大便秘結(jié),常三四天排便1次,排出費力,伴頭痛頭脹,惡心已2年。

        初診:檢查:腹部脹滿,臍周圍壓痛,舌質(zhì)紅,苔黃燥,數(shù)數(shù)有力。證系頻食辛辣,陽明積熱,耗傷陰津,大腸失潤,腑氣不通。治宜清熱保津,瀉熱通便。

        先針大腸俞用涼瀉法,使涼感傳到腹部,不留針,天樞用涼瀉法,使涼感傳到會陰部,配曲池、上巨虛用涼瀉法,使涼感傳到手指和足趾,留針30分鐘,起針后40分鐘即排便,但便便干硬,外夾有水液。

        復診:隔日針1次,連針5次后,大便通暢,頭痛、惡心等癥也隨之消失,隨訪3個月未復發(fā)。

        按:本案證屬熱結(jié)便秘,系頻食辛辣,陽明積熱,耗傷陰津,大腸失潤,腑氣不通所致。鄭老臨證時以針刺涼瀉法先針主穴大腸俞、天樞,二穴合用為俞募配穴,以疏通大腸腑氣。腑氣通則傳導自能恢復正常。針天樞時,針尖略向下斜刺,使針感向下腹部擴散,患者小腹有下墜感;大腸俞直刺,使局部酸脹,針感向骶髂關(guān)節(jié)放散。配支溝、曲池、足三里用涼瀉法,使涼感傳到四肢末端。支溝為三焦經(jīng)之經(jīng)穴,三焦得通,津液下達而胃氣得和,腑氣自調(diào);曲池、足三里為手、足陽明之合穴,以泄熱保津。腑氣通調(diào),大便可通。如腹部觸診,無脹脹、痞塊、硬結(jié),并不下墜,雖數(shù)日大便不解者,不可濫用瀉法,以免正氣受損。

    (2)尿閉(濕熱下注膀胱,氣機阻滯)

       戴某,男,64歲,1938年12月20日初診。小便淋漓疼痛2日,欲便不得,小腹脹痛,隆起拒按,口干,苔黃,脈弦數(shù)。辨證系濕熱不化,下注膀胱,氣化失調(diào),氣機阻滯。采用通調(diào)水道,疏利膀胱之法。針水道、三陰交、涌泉用瀉法,留針15分鐘。用左手掌心壓在肚臍上,中指壓在中極穴上,隨患者呼吸,用手掌向下推按,逐漸加力,操作2分鐘,即有少尿尿液排出,右手持針從中極向恥骨方向斜刺o.5寸,用提插瀉法,出針后小便即自行排出,第1次針后,小腹脹痛減輕,共針3次病愈。

    四、和法

    1.和解少陽 

       取大椎、陶道、身柱、液門、外關(guān)透內(nèi)關(guān)、俠溪用半中隱陰法,使其先熱后涼,主治外感病,邪傳半表半里,出現(xiàn)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心煩喜嘔證候。如瘧疾,在發(fā)作前1-2小時取大椎、陶道、身柱針后加灸10一  20分鐘,能起到扶正截瘧的作用。

    2.疏肝理氣  

       取神封、上期門、膻中、膈俞、肝俞用平補平瀉法,支溝、陽陵泉留針10一  20分鐘,主治肝氣郁結(jié)的胸脅脹痛。如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取百會、印堂、神門、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有平肝潛陽,養(yǎng)陰安神的作用。肝氣下滯,出現(xiàn)疝氣、偏墜、睪丸抽痛,配大敦針后加灸10一 20分鐘,照海、中都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有疏經(jīng)活血,行氣止痛的功能。

    3.和血調(diào)經(jīng)

        取氣平、關(guān)元、氣穴、合谷、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留針10~15分鐘,使其產(chǎn)生脹感,主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等癥。如痛經(jīng),取關(guān)元、歸來、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4.注意事項  

       表邪未解或邪熱傳里均不能用和法。和法用于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之間。此外和法還能調(diào)和氣血、調(diào)和肝胃、調(diào)和陰陽,使機體達到平衡,是符合古人所謂“平則不病”的道理的。因此,和法在針灸的應(yīng)用方面是最廣泛的。

    5.典型醫(yī)案

    (1)呃逆(肝郁不舒,胃氣上逆型)

         肖某,女,42歲,干部。1979年8月2日初診。患者呃逆頻繁2個月,素有神經(jīng)官能癥,經(jīng)常失眠已2年。兩月前因事不遂心,突然呃逆不止,約2小時自行緩解,近來癥情加劇,連續(xù)發(fā)作不止。

         初診:患者“呃呃”連聲,每次發(fā)作約2小時左右,每天發(fā)作4-5次,難受不堪,發(fā)作后精神疲倦。白天工作緊張時呃呃聲小,有時暫停,晚上加劇,呃呃不斷,不能入睡。檢查:心、肺、肝、脾均正常,腹部平軟,無壓痛。呃呃連聲不止,呃聲響亮,膈俞穴處有明顯壓痛。舌質(zhì)紅,舌苔黃,脈弦細,76次/分。西醫(yī)診斷為膈肌痙攣;證系肝郁不舒,胃氣上逆。治宜舒肝解郁、和胃降逆。

        取膈俞,肝俞,用平補平瀉法,不留針,期門、中脘、天樞、足三里、內(nèi)庭,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呃逆暫停。每日針1次。

        復診:針治5次時,每天只發(fā)作呃逆1次,且呃呃聲較前小,夜晚已能人睡5-6小時,針治12次時,呃逆連續(xù)2天未發(fā)作,停診觀察。同年12月23日隨訪,停診后未再復發(fā),

        按:本案呃逆,系肝郁不舒,胃氣上逆所致。鄭老臨證時以平補平瀉法先針主穴膈俞、肝俞,不留針,期門、中脘、天眍、足三里、內(nèi)庭,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共奏舒肝解郁、和胃降逆之功。使逆亂、郁結(jié)之氣散逸,經(jīng)氣得以保持通暢,呃逆之證痊愈。

    (2)面痛(肝陽上亢、風熱上擾型)

        褚某,男,80歲,離休干部。2006年8月5日初診。左側(cè)三叉神經(jīng)痛十余年,加重7天。患者于十年前出現(xiàn)左側(cè)三叉神經(jīng)痛,經(jīng)治療后好轉(zhuǎn),后每兩年出現(xiàn)一次。患者7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左側(cè)面部疼痛,遂來就診。既往患有冠心病30年。

        初診:左側(cè)面部疼痛以面頰部及太陽穴為重,呈持續(xù)性發(fā)作,每次持續(xù)數(shù)十分鐘,睡眠差,二便可,舌質(zhì)淡,苔薄黃,脈浮。診斷:三叉神經(jīng)痛。此乃肝陽上亢,風熱上擾;治宜疏風清熱,調(diào)和肝腎。

        選穴治法:健側(cè)合谷行涼瀉法,使患側(cè)面部產(chǎn)生涼感或走竄感,守氣1分鐘,留針。其次針患側(cè)風池,行溫通法,針尖向患側(cè),左手關(guān)閉風池穴下方,右手進針至皮下0.8寸左右,促使針感沿頭側(cè)至前額,守氣30秒,不留針。頭維、太陽、顴髎、下關(guān)、承漿、太沖、太溪,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

         共治療3次,癥狀完全消失,停診。

         按:本案因肝陽上亢,風熱上擾清竅,氣血異常,脈絡(luò)失養(yǎng)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行氣活血,調(diào)和肝腎,補瀉兼施。風池穴處于腦竅,是治療肝火、肝風上擾頭面的重要穴位,對氣血異常所致頭面疼痛效果明顯,故臨床常選風池穴治療諸多頭面部疾病,以行氣活血,通利經(jīng)脈、腦竅。此案取風池(患側(cè))行溫通法,使經(jīng)脈通利,氣血健運,稽留之邪隨血行而自滅。健側(cè)合谷行涼瀉法,以疏風清熱,通利經(jīng)絡(luò),調(diào)理氣血。余穴行平補平瀉法,以疏通經(jīng)絡(luò),調(diào)和肝腎。諸穴合用,配以手法補瀉兼施,相得益彰,面痛獲愈。

    (3)奔豚(驚恐憂思,陰氣上沖)

        秦某,女,42歲,1951年10月20日初診。患者1948年因戰(zhàn)亂驚嚇,每夜作惡夢恐懼發(fā)驚醒,1949年8月開始覺得有一股氣從小腹經(jīng)胸膈向上直沖咽喉,有時腹痛、惡心、胸悶、昏厥,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已2年。檢查時精神不振,情緒郁悶,面色胱白,無光澤,舌苔薄白,脈弦。辨證系驚恐憂思,損傷心腎,累及沖脈,而致陰氣上沖,稱謂奔豚氣。采用扶正降逆、和中安神之法,針天突,將針彎成弓形,左手食指緊按針穴,右手持針弓背朝咽喉,不捻不轉(zhuǎn),沿氣管和胸骨之間緩慢直刺1.5寸,膻中沿皮向下刺1寸,公孫、內(nèi)關(guān)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針后患者自覺氣已不上沖,咽喉也不堵悶。第2天診時仍有惡夢害怕,又按上述穴位和方法針治1次,腹痛、惡心等癥明顯好轉(zhuǎn),改針百會、神庭、印堂、內(nèi)關(guān)、三陰,,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每周針治3次,針15次時癥狀完全消失。恢復工作。1952年10月2日隨訪未再復發(fā)。

    五、溫法

    1.溫中散寒  取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梁門、足三里或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用熱補法或留針加灸10~15分鐘,使其產(chǎn)生熱感,主治胃脘隱痛,得溫則減,消化不良,脈沉緩的虛寒證。如胃脘劇痛,嘔吐惡心,取內(nèi)關(guān)、公孫留針20一  30分鐘,以疏調(diào)肝脾,鎮(zhèn)痛止嘔。

    2.溫腎壯陽  取腎俞、關(guān)元俞、次髎用熱補法,使腰部產(chǎn)生熱感,主治腰痛腿軟,脈沉細無力的虛寒證。如腰背劇痛,不能轉(zhuǎn)側(cè),配委中、秩邊、人中用熱補法,留針10 ---15分鐘,以散寒鎮(zhèn)痛。

          3.溫通經(jīng)絡(luò) 上肢,取大椎、大杼、膏盲、肩髎,肩髃、曲池、外關(guān)、合谷、后溪;下肢,取腎俞、關(guān)元俞、次髎、秩邊、環(huán)跳、風市、陰市、陽陵泉、足三里、絕骨、解溪、申脈;按順序由上而下針刺(“通經(jīng)接氣法”),用熱補法或針后加灸10~15分鐘,使其產(chǎn)生熱感,主治癱瘓、痿軟、風濕痹癥。如下肢癱瘓,取環(huán)跳、風市、陽陵泉、絕骨、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足趾,以溫經(jīng)活血,恢復功能。肩痛不舉取天宗、肩髃、肩髎、天髎透肩井、條口透承山,用熱補法,俗稱“穿胛熱”。能祛寒鎮(zhèn)痛,舒筋利節(jié)。

    4.注意事項  實熱證不可用溫法。

    5.典型醫(yī)案

    (1)不孕(寒邪侵襲,客于胞宮型)

    朱某,女,28歲,1952年3月20日初診。患者結(jié)婚5年未生育,丈夫健康。患者14歲月經(jīng)初潮,1946年秋天游泳后小腹冷痛,腰腿酸痛,經(jīng)期加劇,月經(jīng)量少色暗。

    初診:檢查小腹涼,關(guān)元處有壓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證系寒邪侵襲,客于胞宮,治宜暖宮散寒、養(yǎng)血助孕。

    針關(guān)元俞、次髎用燒山火法,使熱感傳到小腹,不留針,天樞、氣海、三陰交扇熱補法,使熱感傳到小腹和足趾,留針20分鐘,每周3次。

    治療到4月19日,針達12次時,月經(jīng)來潮,血量血色正,,小腹冷痛明顯好轉(zhuǎn)。休息1周,繼續(xù)按上述方法治療到5月20日,月經(jīng)未見來潮,亦無小腹冷痛、腰腿酸痛等癥而停診觀察。7月1日告之,經(jīng)化驗已懷孕,1953年6月寄來一男孩照片留念。

    按:本案證屬宮寒不孕,系寒邪侵襲,客于胞宮所致。鄭老臨證時以針刺燒山火法先針主穴關(guān)元俞、次髎,使熱感傳到小腹,以溫陽散寒、消除沉寒痼冷;配天樞、氣海、三陰交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小腹和足趾,留針,以溫運氣血,共奏暖宮散寒、養(yǎng)血助孕之功。故獲良效。

    (2)胸痹(胸陽不振,陰寒凝滯)

    李某,男,52歲,工人。1952年1月5日初診。1947年冬天值夜班,一夜寒不可耐,第二天開始胸痛,胸悶氣短,不敢著涼,冬天加重,夏天減輕,每年犯病,一年比一年重。當時胸痛及背,,咳嗽不能平臥,有時心慌、出汗。:檢查面色蒼白,慢性病容,抬肩呼吸,手足冰涼,舌苔白膩,脈滑。辨證系胸陽不振,寒邪侵襲,陰寒凝滯,結(jié)成胸痹。采用溫痹振陽、散寒利濕之法,針肺俞、厥陰俞、心俞用熱補法,使溫熱感傳到胸部,不留針,膻中灸10分鐘,內(nèi)關(guān)、公孫用熱補法,留針20分鐘,針灸后胸痛減輕,每日針灸1次,3次后胸痛基本消失,但仍喘息氣短,改針百勞、大椎、肺俞、膻中、列缺、照海,用熱補法,留針20分鐘,每周2-3次,治療13次時,癥狀完全消失,恢復工作。1953年1月10日隨訪未再復發(fā)。

    (3)青盲癥(氣血不能上榮于目,目失所養(yǎng))

    張某,男,35歲,中學教師,1951年10月11日初診。視物不清半年。患病前患者工作特別緊張,白天講課,晚上看書,5月2B晚上突然兩眼辨不清字跡,自想可能是太疲勞,即臥床休息,但第二天癥狀如故,去同仁醫(yī)院檢查,診斷為、'球后視神經(jīng)炎”,服藥效果不顯。患者兩眼不痛不癢,視力:右眼0.1,左眼0.08,舌苔薄白,脈細。辨證系視物過勞,耗傷氣血,氣血不能上榮于目,目失所養(yǎng)。采用溫通脈絡(luò),活血明日之法。針風池用過眼熱法,左手拇指押在針穴下方,其他四指排開押在針穴左側(cè),右手持針沿左手拇指指甲向?qū)?cè)太陽斜刺,使熱感傳到眼底,不留針,內(nèi)睛明用壓針緩進法,瞳子髎、球后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每日1次,治療到10月25日,針達10次時,視力明顯好轉(zhuǎn),右眼0.5,左眼0.5。治療到11月10日,針達20次時,視力恢復到右0。8,左0.7。改為每周針3次,治療到12月8日,針達30次時,視力恢復到右1.2,左1.0,停診觀察到1952年1月25日,雙眼視力保持在1.0以上。

    (4)肩凝癥(外寒侵襲,凝結(jié)肩胛)

    雷某,女,52歲。1952年12月15日初診。患者7月暑天,洗冷水澡受涼,出現(xiàn)左肩臂痛,不能抬舉,夜間疼痛加劇,不能入睡,天壇醫(yī)院診斷為:“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用“封閉療法”治療后,肩臂痛減輕,但仍不能上舉,肩肱連動,活動受限,叉腰困難。辨證系外寒侵襲,凝結(jié)肩胛。采用散寒通絡(luò)、舒筋利節(jié)之法,針天宗用穿胛熱法,左手固定肩胛下部、拇指揣穴、押在針穴下方,右手持針沿左手拇指指甲從岡下肌下緣、向上斜刺5-8分,得氣后推弩守氣,同時左手五指加重壓力,向肩部推按,使熱感穿過肩胛到肩關(guān)節(jié)及手指,肩髎、肩鍋、手三里用溫通法使熱感傳到肩胛,留針30分鐘,出針后再針條口透承山,邊操作邊囑患者活動患肩,針后,肩臂痛減輕,治療6次后,肩臂痛消失,活動自如而停診。

    六、清法

    1.清熱開竅  取百會、人中、承漿、十宣用點刺法出血,主治中風竅閉,中暑昏迷,小兒驚厥,熱極神昏,癲癇,臟躁等癥。如瘋狂、臟躁,在痰迷心竅、精神失常、哭笑打罵、不識親疏時,取內(nèi)關(guān)、合谷用赤鳳搖頭法,人中、承漿、百會、巨闕、中脘、豐隆、太沖用涼瀉法。留針20-30分鐘,使其生生涼感,以熄風降痰,清熱開竅。

    2.清熱養(yǎng)陰  取尺澤、委中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排其血中毒熱,主治霍亂腹痛,上吐下瀉之急癥。如嘔吐不止,取內(nèi)關(guān)用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能清熱止吐,如吐瀉之后,津液耗損,正氣大虧,脈細無力的脫證,取氣海、神闕灸20一30分鐘,中脘、天樞、足三里用補法,以疏導氣機,回陽救陰。

    3.清熱解毒 取風池、大椎、頰車、翳風、合谷,用涼瀉法,使其產(chǎn)生涼感,留針20一  30分鐘,少商、商陽用點刺法出血,主治痄腮(腮腺炎)、咽喉腫痛、口唇生瘡等溫毒積熱證。如項后發(fā)際瘡癤(毛囊炎),取大椎、身柱、靈臺、筋縮、脊中、命門、腰陽關(guān)、腰俞,用叢針揚刺法,使之出血,是“釜底抽薪”。

    4.注意事項 體質(zhì)虛弱、大便溏瀉的虛寒證,不可用清法。

    5.典型醫(yī)案

    (1)淋證(濕熱郁結(jié)型)

    李某,女,34歲,1972年10月12日住院。患者尿頻、尿急、尿痛伴小腹脹痛1個月。初診:患者小腹脹痛,逐漸加劇,尿色黃而渾濁,一日20多次,排尿時自肚臍至尿道疼痛。查:腹軟,下腹部有明顯壓痛,腎區(qū)無叩擊痛。尿檢:色黃、渾濁,蛋白少量,白細胞(++),紅細胞(++)。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88次/分。西醫(yī)診斷為急性膀胱炎。中醫(yī)辨證:濕熱郁結(jié),膀胱氣化失司之淋證(熱淋),治宜清熱利濕、通淋止痛。

    取穴及刺法關(guān)元、中極、復溜、束骨、膀胱俞、次髎,用涼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針1次。

    復診:針治3次時,尿時灼痛已不明顯,排尿次數(shù)減少,每日10次左右,小腹疼痛消失。尿檢:色黃,質(zhì)清,蛋白(一),白細胞少許,紅細胞(一)。治療至10月17日,針達5次時,癥狀完全消失,尿檢等均正常,治愈出院。1973年3月1日隨訪,未復發(fā)。

    按:本案證屬熱淋,系濕熱郁結(jié),膀胱氣化失司所致。鄭時臨證時以針刺涼瀉法針關(guān)元、中極、復溜、束骨、膀胱俞、髎髎,使針感向下腹部擴散,患者小腹有涼感;膀胱俞、次髎直刺,使局部酸脹,針感向骶髂關(guān)節(jié)放散,產(chǎn)生涼感,以清熱利濕、通淋止痛,淋證可愈。

    (2)陽痿、淋證(濕熱下注型)

    崔某,男性,37歲,2000年9月26日初診。自訴陽事不舉、性欲冷淡,伴尿頻尿急2年余。患者于2年前出現(xiàn)腰骶及脹陰部脹痛,時有早泄及陰莖痿軟,無晨勃現(xiàn)象,性欲淡漠,陰囊及會陰部潮濕,伴有尿頻尿急,淋漓不盡,尿黃澀痛,尿道口偶有滴白,肢體困重,食納欠佳。曾在某醫(yī)院診斷為陽痿、慢性前列腺炎。經(jīng)服用中、西藥物后,尿頻尿急時有改善,陽痿癥狀未覺好轉(zhuǎn),前來針灸治療。

    初診:面色萎黃,精神困頓,脈濡數(shù),舌質(zhì)瘦紅,苔黃膩。前列腺液檢查:   RBC4 - 5/HP,WBC5- 6/HP,少量卵磷脂小體。余無異常。此乃濕熱下注之陽痿、淋證。治擬清熱利濕、疏利宗筋。

    主穴:會陽、中膂俞和中極、曲骨交替使用;配穴:陰陵泉、陽陵泉、委中、太溪。主穴采用通經(jīng)接氣之白虎搖頭法,使針感傳到陰莖,并持續(xù)加強維持1分鐘,留針20分鐘,余穴均采用捻轉(zhuǎn)瀉法,留針時間相同,每日1次。

    復診:治療3次后,患者即告知有晨勃現(xiàn)象出現(xiàn),16次后交合成功。此外,患者感覺治療時抵達陰莖的針感越強則勃起越明顯。續(xù)治30次后癥狀基本消失。

    按:接氣通經(jīng)法是傳統(tǒng)針刺方法之一,目的為催促或加強針感以達病所。通過針法操作“催而運之”,催促針感沿經(jīng)脈循行,直至病所,以疏通經(jīng)絡(luò)、暢行氣血,恢復生機取得療效。《金針賦》認為,“若關(guān)節(jié)阻澀,氣不過者”,須采過關(guān)過節(jié)催運氣,以飛經(jīng)走氣”,其法有四:即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法。其中自虎搖頭針法為針刺瀉法,行針時,左手關(guān)閉,右手運針,針尖朝向病所,至針下得氣,右使使針體略彎,由下向上從左側(cè)環(huán)動針體成半圓狀,再從同側(cè)以半方形將針體從上向下退至原點,針時加以搖振,促使針感循經(jīng)放散,可促使氣血循經(jīng)運行,適用于經(jīng)絡(luò)氣血壅滯之證,或用于關(guān)節(jié)阻隔、經(jīng)氣不暢刺而不得氣者,促使針感通經(jīng)過節(jié)而達病所。本案證屬濕熱下注型陽痿、淋證,主穴:會陽、中膂俞和中極、曲骨交替使用,采用通經(jīng)接氣之白虎搖頭法,使針感傳到陰莖;配穴:陰陵泉、陽陵泉、委中、太溪,采用捻轉(zhuǎn)瀉法。共奏清熱利濕、疏利宗筋之效。

    (3)高熱(溫邪人肺,熱灼傷津)

    徐某,女,3歲,1972年3月12日在成縣醫(yī)院會診。患兒因麻疹后發(fā)熱咳嗽2天而入院,人院后診斷為病毒性肺炎,用抗生素治療1周,未見好轉(zhuǎn),體溫一直在39℃以上,會診當日病情惡化,出現(xiàn)心衰癥狀,搶救后雖有緩解,但仍未脫離危險。神志不清,昏睡露睛,呼吸困難,口鼻周圍發(fā)青,面色?白,對外界無反應(yīng),用鼻飼進食及氧氣吸人,一天內(nèi)瀉下水加不消化食物7-8次,腹脹如鼓,舌苔薄白、質(zhì)紅,唇干,無涕淚,脈浮數(shù)無力。辨證系溫邪入肺,熱灼傷津。采用清熱肅肺、扶正育陰之法。針大椎用透脊涼法,左手食指押在穴位上方,右手持針向第1胸椎棘突上緣斜刺5分,得氣后撤去押手,捻提守氣,使涼感傳到腰骶部,不留針,身柱、肺俞、少商點刺出血。針后1小時體溫降至38℃,神志清醒,呼吸轉(zhuǎn)平穩(wěn),病情好轉(zhuǎn)。第2天復診,體溫已降至37.5℃,精神好轉(zhuǎn),未再腹瀉,已撤去鼻飼及吸氧,舌苔薄白而潤,脈用數(shù),又采用清肺養(yǎng)陰之法,針大椎、身柱、肺俞、魚際用涼瀉法,不留針。14日再診時,患兒精神已基本恢復正常,體溫37℃,因時有咳嗽,再針大椎、陶道、肺俞、列缺用提插的平補平瀉法,不留針,治療后第2天患兒出院。

    七、補法

    1.培元固本  取神封、幽門、中脘、列缺、太淵、足三里、照海,用熱補法,大椎、百勞、肺俞、心俞、膏肓、肝俞、脾俞、腎俞,針后加灸10一  20分鐘,使其產(chǎn)生熱感,主治喘咳氣短、消化不良、自汗、盜汗等臟腑虛損癥。如陽痿早泄、遺精、遺尿,取腎俞、關(guān)元俞、膀胱俞、關(guān)元、三陰交,用熱補法或針后加灸,以補腎益精,固本壯陽。

    2.補中益氣   取中脘、關(guān)元、天樞、腰俞、會陽、長強,熱熱補法或針后加灸20一 30分鐘,使腹部和肛門溫熱,主治瀉瀉不止,脫肛不收,腹痛喜溫,苔薄白,舌質(zhì)淡,脈遲無力的脾胃虛寒證。如五更泄瀉,神衰厭食,配脾俞、胃俞、關(guān)元俞,用熱補法或針后加灸,以溫腎暖脾,澀腸固脫。

    3.固崩止帶  取大赫、中極、歸來、三陰交,用熱補法,留針10~15分鐘,使其產(chǎn)生熱感,主治經(jīng)行不止、赤白帶下、脈細無力、沖任不固的虛寒證。如血崩不止,神昏不語,面白脈微的脫證,取隱白、人中用補法,行間用平補平瀉法;大敦針后加灸10一  20分鐘,以回陽固脫,補氣攝血。

    4.注意事項  邪氣實不能用補法,邪氣未盡不能早用補法,虛中夾實不能單用補法。針灸補法是調(diào)整人體生理功能,調(diào)動體內(nèi)積極因素,抗御病邪的治療方法,故在臨床上應(yīng)用最廣泛。

    5.典型醫(yī)案

    (1)陰挺(氣血虛損,中氣下陷型)

    李某,女,38歲,農(nóng)民,1971年4月14日初診。患者因33胎產(chǎn)后20天下地作重體力勞動而發(fā)病。初診:患者腰部酸痛,小腹重墜,陰部悶脹,腿軟無力,不能走路。婦科檢查:子宮呈Ⅱ度脫垂,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證系氣血虛損,中氣下陷,胞宮不固。治宜補中益氣、升提下陷、固攝胞宮。

    針中脘、氣海、提托用熱補法,使腹部有熱感,會陰部有抽動感,三陰交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腹部,留針30分鐘。

    復診:第二天,患者小腹重墜和會陰部悶脹感減輕。治療3次后,婦科檢查子宮明顯回縮,腰腿酸軟等癥也明顯好轉(zhuǎn),共治療6次,患者癥狀即完全消失,子宮位置恢復正常。1年后隨訪未再復發(fā)。

    按:本案證屬中氣下陷之陰挺,系氣血虛損,胞宮不固所致。鄭老臨證時以針刺熱補法針中脘、氣海、提托、三陰交使腹部有熱感,會陰部有抽動感,氣至病所,達到補中益氣、升提下陷、固攝胞宮之功效。

    (2)男子不育癥(腎氣虛憊,精關(guān)不固)

    張某,男,32歲,軍人,1972年5月10日初診。結(jié)婚6年不育。性欲不振,陰囊潮濕發(fā)冷,頭暈失眠,腰腿酸軟,畏寒肢冷,化驗檢查:精子成活率極低。觀其面色觥白,精神不振,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診為男子不育癥。系因腎氣虛憊,封藏失職,精關(guān)不固所致。采用補腎壯陽、培元益精之法。針腎俞、志室、關(guān)元俞、上髎,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腰骶部和腹部,關(guān)元、三陰交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小腹和下肢,留針20分鐘,每Eii次,10次為1療程,每療程休息3-5天。治療到6月8日,2個療程結(jié)束時,陽痿早泄明顯好轉(zhuǎn),陰囊已不潮濕發(fā)冷,精神體質(zhì)也明顯好轉(zhuǎn),化驗檢查:活精子數(shù)增加。治療到7月4日,4個療程結(jié)束時,癥狀基本消失,精神恢復,苔脈正常,化驗檢查:活精子總數(shù)已達正常值。1973年9月24日其妻育一男嬰。

    (3)血崩(脾失統(tǒng)攝,氣隨血脫)

    李某,41歲,1952年5月19日初診。患功能性子宮出血,流血3天。血量多不止,經(jīng)院內(nèi)外中西醫(yī)會診出血仍不止,約2000ml,內(nèi)有大血塊。患者呼吸淺弱,氣息奄奄,正在輸氧及下肢靜脈切開輸血輸液,共輸血3400ml及大量液體。下肢浮腫,面色蒼白,四皺厥冷,神志不清,不能睜眼,六脈散細,瀕近死亡。辨證系脾失統(tǒng)攝,肝不藏血,氣隨血脫。采用健脾益肝,回陽固脫,升提攝血之法。針隱白、行間用關(guān)閉法,左手壓按針穴,右手持針向上推弩,使針感向上傳導;人中用指切速刺法,向鼻中隔刺入5分,以目中有淚為度,留針60分鐘,患者蘇醒后而不睜眼,神志漸漸轉(zhuǎn)清,出血慢慢停止。5月20日第2次會診,患者病情好轉(zhuǎn),未再出血,精神轉(zhuǎn)佳,能回答提問,舌質(zhì)淡、苔薄白根厚,脈沉細,改用健脾益肝、滋陰養(yǎng)血之法,針行間、三陰交、氣海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小腹部,留針20分鐘。5月22日因患者精神很好,未再出血而停止針治。

    八、消法

    1、破瘀活血  取風池、角孫、曲鬢、攢竹、太陽,用熱補法,使熱感傳到眼底,俗稱“過眼熱”。內(nèi)睛明用壓針緩進法,留針10-20分鐘,使眼底有癢脹熱感,能化散玻璃體內(nèi)的瘀血,并使瘀血吸收。主治暴盲、青盲、云霧移睛等眼病。如身體虛弱、反復出血,配大椎、肝俞、腎俞用熱補法,使其產(chǎn)生熱感,以調(diào)肝補腎、益氣養(yǎng)血、清頭明目。

    2.消腫止痛  取小節(jié)(腰部以上的取手小節(jié),腰部以下的取足小節(jié))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在留針期間,每5-6分鐘操作一次,使感覺放散傳導,同時讓患者活動腫痛部位,以緩解疼痛,主治創(chuàng)傷性疼痛。如紅腫嚴重,局部用圍刺法或施熨熱灸20一 30分鐘,以活血散瘀。

    3.消堅散結(jié)  取阿是穴用三棱針點刺,擠出膠狀黏液,主治腱鞘囊腫。局部用圍刺提插法,主治癭氣。取扶突透天窗、天髎透肩井、曲池透臂臑,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一 30分鐘,主治瘰疬。如瘰疬堅硬,配阿是穴,但小似豆的,針向核中直刺,大如核桃的,用圍刺法或針向核邊斜刺,進至縫隙后用蒼龍擺尾法,徐徐撥動,能活血散瘀,散結(jié)消腫。

    4.注意事項  消法是針灸常用法之一,雖然沒有重要禁忌證,但對體質(zhì)虛弱的患者應(yīng)當慎用。

    5.典型醫(yī)案

    (1)石癭(情志抑郁,氣血凝結(jié)型)

    樸某,女,31歲,會計,1952年3月16日初診。結(jié)婚后因心情不舒,常生悶氣,頸部起一腫物,逐漸變硬已3年,北京某醫(yī)院診斷為“甲狀腺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效果不顯,醫(yī)院建議手術(shù)切除。

    初診:檢查:結(jié)喉下、天突穴上有一核桃大小、堅硬如石的腫塊,推之不移,皮色不變,面色?白無華,舌質(zhì)紅、苔薄白,脈細數(shù)(96次/分),證系情志抑郁,氣血凝結(jié)。治宜理氣活血、消堅散結(jié)。

    取穴治法: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提腫物,右手持針向腫塊正中刺人,人迎透扶突,用左手拇食二指將胸鎖乳突肌提起,右手持針沿左手拇指指甲向扶突穴透刺,內(nèi)關(guān)、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每日1次。

    復診:3月27日,針達10次時,腫物逐漸縮小,精神面色好轉(zhuǎn),脈稍細(80次/分)。再配水突、合谷,與上述穴位加減應(yīng)用,改為每周治療3次。4月25日,針達22次時,腫物完全消失,治愈停診。1953年5月2日隨訪未再復發(fā)。

    按:本案證屬石癭,系情志抑郁,氣血凝結(jié)所致。鄭老臨證時以圍刺法針刺局部腫物,刺人腫塊正中,以軟堅散結(jié)。人迎透扶突、內(nèi)關(guān)、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以通調(diào)經(jīng)絡(luò)、理氣活血,氣血通則瘀結(jié)得散。

    (2)癭氣(肝郁化火、氣滯痰凝型)

    姚某,女,13歲,學生。2006年5月5日初診。復視,視物模糊,見光流淚3月余。因出現(xiàn)眼瞼浮腫,眼球突出活動受限一月余就診,在甘肅省某醫(yī)院檢查診斷為甲狀腺相關(guān)眼病。伴有肩痛,凸眼時眼球不易轉(zhuǎn)動。曾服用強的松、優(yōu)甲樂、雷尼替丁等藥。

    初診:查:神清,眼瞼紅腫,眼球活動受限,外凸明顯,中度近視(-300。),上頜竇壓痛,甲狀腺輕度腫大,二便正常,食欲亢進,睡眠差,易醒。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脈弦數(shù)。血壓:110/70mmHg,心率:90次/分,體溫:36.6。C。證系肝郁化火、氣滯痰凝。治宜消。散結(jié)、舒肝解郁。

    選穴:風池、攢竹、絲竹空、承泣、頸部甲狀腺阿是穴、三陰交、照海。治療取風池穴施以溫通針法,使熱感傳到眼底,不留針。阿是穴用圍刺(針在腫物周圍向結(jié)節(jié)中間斜刺)提插平補平瀉法,余穴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復診,治療2后個療程后,自覺視物較前清晰,凸眼癥狀緩解,因故未繼續(xù)治療。

    按:本案證屬肝郁化火、氣滯痰凝型癭氣,以復視,視物模糊,眼球突出為主癥,鄭老采用風池穴施以溫通針法,使熱感傳到眼底,風池穴為少陽經(jīng)與陽維脈、陽蹺脈的交會穴,針刺得當可使針感循少陽經(jīng)、陽維脈、陽蹺脈的走向而達眼部,攢攢竹、絲竹空、承泣針用平補平瀉法,以通達腦目脈絡(luò),清頭明日。阿是穴用圍刺(針在腫物周圍向結(jié)節(jié)中間斜刺)提插乎補平瀉法,以消堅散結(jié),三陰交、照海以舒肝解郁、滋陰降火。

    (3)乳癰(熱毒壅滯,乳道不通)

    欒某,女,31歲,小學教員,1951年10月20日初診。患者產(chǎn)后半月乳房出現(xiàn)紅腫脹痛,排乳不暢,檢查所見:乳房內(nèi)上方有一個雞蛋大小腫塊,紅腫熱痛拒按,體溫38.5℃,舌紅,苔黃,脈數(shù)。辨證系熱毒壅滯,乳道不通所致。采用清熱通乳、消腫止痛之法。先用手指將乳房向乳頭方向捋幾次,捋出乳汁,然后針乳房腫塊處,靈臺、少澤點刺出血,膻中、期門、豐隆用涼瀉法,使胸腹部和下肢有涼感,針治1次乳汁即通利。21日復診,乳房紅腫脹痛減輕,體溫降至37℃,又按上述方法,減去乳房腫塊處阿是穴,針治1次,腫塊和疼痛即消退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少妇熟女猛男| 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宅男噜噜噜66网站高清|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一道本AV免费不卡播放|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99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丁香宅男大增 |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av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精品|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 好满射太多了装不下了真人|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