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東中醫藥大學的賈紅玲研究團隊從72部中醫古籍中通過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篩選出474條腰痛針灸治療處方,共115個穴位,其中包含 12個經外奇穴與阿是穴。這些穴位使用總頻次為1460次。使用頻率處于前10位的腧穴依次為:委中、腎俞、昆侖、申脈、足三里、涌泉、大腸俞、太沖、地機、下髎、次髎。腧穴配伍排列前5位依次是:委中→腎俞,委中→昆侖,委中→腰俞,腎俞→腰俞,委中→水溝。在這115個穴位中,特定穴使用頻次占70.14%,其中五輸穴使用頻次最高。腧穴主要分布在膀胱經與胃經。所有穴位所在經脈以陽經為主,占73.63%。下肢腧穴占總腧穴使用頻次的56.23%。針灸治療方式中針刺占46.72%,艾灸占28.96%,針刺結合艾灸占20.02%,放血占4.31%。這些數據挖掘結果腰痛治療選穴以循經取穴為主,結合局部取穴的特點,首選陽經腧穴,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足太陽經腧穴配伍最為常用,特定穴為選穴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五輸穴和下合穴。刺灸法以針刺為主,放血以委中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