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歲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曲折的旅程,相隨是最溫暖的支持。再苦難的時光,也會有暗香浮動;再脆弱的生命,也會綻放堅強的花朵。時光的拐角,總會隱藏著驚喜,也許就在下一個渡口,美好的懂得便會如約而至。 唐代有一位詩人,自小貧寒,卻矢志不渝地發奮讀書,雖然才華蓋世,卻命運多舛。仕途中他進退兩難,愛妻又過早地撒手人寰,他盼望“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他惆悵自己就像落花,“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極度的失意,讓他痛不欲生,可是有時痛定思痛,卻又不甘心就此拋開那些曾經關愛過自己的親朋,只好自遣排憂。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春日閑居,這首詩恬淡閑適,讀完令人忘憂。 春宵自遣 唐代:李商隱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 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 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 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唐武宗會昌四年,詩人閑居永樂縣(今山西芮城),寫下這首詩以遣懷。詩人此時因科考落第,心情極度糟糕,連續幾天寢食不安,更無法靜心創作。一天傍晚,李商隱對鏡整裝,忽然發現自己憔悴了很多。詩人嘆了口氣,覺得不能再這樣消沉下去,于是勉強吃了點東西,就出門散步去了。 時值早春,春寒料峭,詩人內心煩躁,似乎感覺不到空氣中陣陣的寒意。走出不遠,天就逐漸地暗了下來。詩人不禁輕聲吟誦,“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 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紛擾的凡塵俗事;身心悠閑時,便會記掛起四季的美好景物。一個“遺”字,表達出詩人一時間忘記了前幾天的煩惱,卻依然有點遲暮之感。 李郎繼續漫無目的地向前走,“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晴朗的夜空中,風兒吹過竹林;深夜時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上。春夜凄冷,卻也寧靜,風過竹林之聲、竹筍拔節之聲,再混合一些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反而更襯托出夜晚的幽靜。詩人以景寫情,更顯此時的閑適。 天朗氣清,明月高懸,詩人心情好,靈感也隨之而來,“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山泉在亂石中流淌,聲音幽咽;小路曲折彎斜,布滿了苔蘚。夜色靜美,夜幕下的大自然寧靜卻不死寂,不僅有泉聲、風聲,還有月光的流動,它與白日一樣蘊含著無限的生機。一個“任”字,很有氣韻,詩人聽任自然之妙,也傳出了詩人的蕭散和閑適。 尾聯抒發感慨,“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詩人愉悅地說,我無比暢快地寄情于琴韻酒興,忘記了煩惱。詩人暫時擺脫了世事紛亂,內心也從容恬靜、舒適安詳。雖然有隱者風貌,但“自遣”二字,卻暴露出詩人并非甘心情愿地要逃離紅塵,景物的幽靜更彰顯了李郎心境的蒼涼。 不過細味李商隱的這首詩,作者寫景如畫,竹影風聲、月夜花香,幽泉潺潺、徑斜苔荒,充滿悠然自得之趣。尤其是“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這兩句,讀完真讓人超然物外。時光悄然流逝,既淡淡地灑落一份柔情,又在疾風驚雨中孕育出縷縷沉香。詩人暫時沉醉于月光流水的夢境之中,管它什么功名、富貴,今夜我只屬于這恬靜的春宵。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