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所有醫學問題中,像睡眠障礙這樣波及人群如此之廣、人類又了解如此之少的問題并不多見。失眠作為睡眠障礙中最常見癥狀,現代社會的緊張壓力、睡眠時間的人為剝奪,使失眠發生率呈急劇上升趨勢,危害性日益突出,已成為重點關注問題。人群中約有20%以上的人有過睡眠問題,工作壓力、精神緊張、生活狀況不如意等都可能降低睡眠質量,也可見于各種精神、神經及內科疾病伴發的癥狀,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其因素。因為大數據曾揭示過嚴重睡眠不足對個人、社會以及整個國家造成的危害,所以,如何預防與治療失眠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長期共同的任務。 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有很多,而肝臟與其關系最為密切。《黃帝內經靈樞》里記載了對各種夢境和身體健康的聯系,認為心肝肺分別對應人體的神魂魄。按五行配屬,肝主魂,肺主魄,魂魄飛揚就會做夢。一方面,肝好壞決定睡眠質量。一個人若是肝臟淤積熱火,無法往外排解,人心情就會煩悶,晚上就容易睡不著,常常想東想西,于是失眠情況出現。有時就算睡著了,也會伴隨做夢情況,這樣睡眠質量進一步下降,而肝火愈發旺盛,之后失眠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缺少睡眠會使肝臟受損。我國傳統醫學認為“人臥則血歸于肝”,就是我們熟睡時,全身血液會回流于肝臟,進行解毒。若我們經常睡不好,就會導致肝臟血液回流變少,身體免疫力下降,致使肝臟出現損傷。 ![]() 長期睡不著多半3穴位不通!傳統醫學認為,因肝臟出現的睡眠問題,通過刺激相對應穴位,可以有效疏肝理氣,補氣安神養氣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睡眠質量。醫師指點:睡前按揉幾分鐘,養肝助睡眠! 第1:三陰交穴是很不錯的選擇 我們日常最多見的穴位就是三陰交穴了,它的功效作用范圍十分廣泛,能很好起到緩解治療失眠的作用。位置在腳踝內側往上約三寸的地方,對這個穴位進行揉按刺激或艾灸等,可以治療失眠、心悸情況,還能對一些腸胃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療功效,作用很大,可以常按摩或艾灸。 第2:選擇后頂穴,緩解身心壓力,它是自信心的發動機 后頂穴,在頭頂之后,也就是我們俗稱“后腦”的位置,它是制成“心藥”的重要成分。 輕松取穴:后頂穴位于后部背面;先找到百會穴,往下1.5寸就是后頂穴;拇指的寬度為1寸。 操作方法:找到后頂穴之后,用食指指腹落在上面,進行適度按摩,5-8分鐘為宜;也可以講四根手指并攏,然后彎曲,將四指指腹對齊,從百會穴開始,往后頂穴方向梳理;這個方法以20分鐘為宜。 作用:可以消除苦惱,緩解釋放壓力,增強自信心,安心寧神,從而更好入睡,改善睡眠質量。、 第3:涌泉穴—人腳自帶的特效“安眠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經常按揉能夠活血通經,引導虛火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緩解失眠。 ![]() 上面3個穴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改善睡眠,但如果失眠很嚴重,靠穴位按摩遠遠不夠,當今社會,用天然方法改善失眠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每個睡不著的人,心多不靜。通過現代醫學十多年的精心研究,認為食補是改善失眠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日常可以通過食補富含芝寧睡眠素的物質來內調。 很多類型的失眠其實都與人體的五臟關系密切。像焦慮型失眠,或與脾胃不調有很大關系,而內需型失眠,或是腎臟不調,此時要滋陰補腎,也或者是氣血虛虧,養心是關鍵。因此中醫學講究調理失眠要多從心肝脾胃腎入手。而芝寧睡眠素作為一種多糖大分子化合物,它能調節下丘腦—垂體等器官,同時與大量微量元素配合,分泌催眠神經遞質,抑制活躍的神經因子,通過自身調節使激素水平達到平衡狀態,通過兩三個月的堅持調理,在根源改善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 當然,如果失眠,同時也最好注意下面3個方面的配合: 1, 晚餐吃得少一點 適量選擇低脂易消化但含有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類、雞肉或是瘦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麥子等谷物),有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 2,睡前助眠多做到:兩敲一刮 (1)敲打腋下。肝邪聚腋窩,每天敲打腋下左右各10分鐘,排除肝邪不多夢。 (2)敲打大腿內側段肝經。經過大腿內側段,這是肝經上最容易淤堵的部位,左右腿各敲打10分鐘,肝經疏通! (3)刮肺經。用刮痧板,刮一刮手腕這一段肺經,從肘部向大拇指方向刮,左右每次都刮15下 3、可以嘗試很火的“60秒快速入睡法” 睡不著時平躺在床上,身體完全放松,緩慢地用鼻子吸氣,吸氣時數到4,然后憋氣,憋氣時從1數到7,隨后用嘴巴吐氣,吐氣時數心里默數到8。 這個方法又叫做4-7-8呼吸法。上面的步驟重復3~4遍,就能很好睡著。這里要注意,重復呼吸法時,要放空大腦,全身心徹底放松,如果搭配促眠的音樂,效果更好。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