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大家正式推薦一下今日頭條的搜索功能。今年8月,可能很多人看到過一個搜索招聘的新聞。有人說,今日頭條要進軍通用搜索了。其實,頭條的通用搜索業(yè)務已經上線一年了。之前,產品還處在打磨階段,但是我們最近對比測試,包括我個人的使用感受,可以說,在用戶體驗方面,頭條搜索已經進入了業(yè)界的第一梯隊。歡迎大家使用頭條搜索,也歡迎大家多提意見。后續(xù)我們還會做更多的改進。頭條做搜索的消息出來后,很多人在討論頭條和一些公司的競爭。其實,對于頭條來說,我們做全網搜索,更多的還是基于我們產品的使命,希望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的信息。頭條是一個信息分發(fā)平臺,搜索是信息分發(fā)的一種基礎形式。用戶在頭條上看到一個內容,經常會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通過搜索,用戶能夠更精準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大家也可以試一下,在頭條搜索框內搜索,或者在看內容時,長按選中文字,進行搜索。現在體驗還可以。做搜索,其實是對內容分發(fā)方式的豐富和完善。推薦引擎是信息找人,搜索引擎是人找信息。不止搜索,其實過去七年里,今日頭條發(fā)生了非常多的變化。給大家看兩張圖,這是12年的今日頭條,這是今天的今日頭條。2012年的時候,只有“今日頭條”一個欄目,大家認為我們是一個聚合新聞客戶端。2014年,我們有了頭條號,有人覺得我們在模仿微信公眾號。2016年,我們提出All in 短視頻,很多人問,為什么新聞客戶端要做短視頻?2017年,問答和微頭條發(fā)布時,又有人說我們會變成另一個微博。近期搜索正式推出,也有相似的論調出現。這些誤解,后來都被媒體高度提煉為一個問題: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什么?“邊界”這個詞,在商業(yè)領域,更多是一個基于競爭視角的詞匯。在我們內部看來,過去七年,今日頭條在產品上的嘗試,其實有非常清晰的邏輯,那就是“一橫一豎”:“一橫”是盡可能豐富的內容體裁,“一豎”是盡可能多的分發(fā)方式。按照這個思路,頭條過去七年的變化其實就很清晰了。2012年,頭條首先在移動端引入了個性化推薦這種分發(fā)方式,讓小屏幕也能呈現海量信息,提高了移動時代的信息獲取效率。這后來也成了行業(yè)標配。2014年,我們推出了頭條號,幫助圖文創(chuàng)作者降低了創(chuàng)作和傳播門檻,賺到了錢。2016年,大力投入短視頻,是因為我們發(fā)現,短視頻的消費占比正在快速提高,已經成為移動時代信息分發(fā)最重要的內容體裁。2017年,頭條上有了問答和微頭條兩種新的內容體裁,進一步降低了創(chuàng)作門檻,鼓勵更多人創(chuàng)作,同時也強化了關注這種分發(fā)方式。所以,我們一方面,不斷引入內容分發(fā)方式,有了內容運營,推薦引擎,關注訂閱和搜索引擎,另一方面,我們不斷拓寬內容體裁,有了圖文,視頻,問答,微頭條,專欄,小說、直播和音頻。今天,一個現代人所能接觸到的所有內容體裁和分發(fā)方式,幾乎都在頭條平臺上得到了容納和體現。而在“一橫一豎”背后,是頭條的使命——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chuàng)作與交流。我們希望圍繞“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chuàng)作與交流”,打造出一個最好的通用信息平臺。通用,有兩層意思,一是普惠,人人都可以使用,二是豐富,能夠支持多種分發(fā)方式和內容體裁。通用信息平臺,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今日頭條。回到剛才的問題:今日頭條的邊界是什么?我想,如果一定要說“邊界”的話,我們的使命就是我們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