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湖南有個“瀟湘八景” 自宋代以來便流傳至今 相傳為瀟湘一帶的湘江流域八處佳勝 為宋沈括《夢溪筆談·書畫》中所描述 歷代皆有才子追和 讓我們一起回顧 “瀟湘八景” 感受藏在國畫里的絕美湖南! 山市晴嵐—湘潭與長沙接壤處的昭山 湘江由衡山北行150余公里 到達昭山 紫氣繚繞,嵐煙襲人,云蒸霞蔚 一峰獨立江邊 秀美如剛出浴的仙子 昭山得天地之靈氣,奇自然之造化,曾吸引歷代無數文人雅士前來游覽朝圣。山市晴嵐是指昭山雨后初晴,山霧迷漫中產生一種美妙的景象。山市晴嵐被列為古瀟湘八景之一,從此聲名遠播。 攝影 | 田年經 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就曾愛慕昭山旭日破曉,霞光萬丈;煙雨碧波,色彩繽紛;名山大江,美而壯觀的景色,趁興作了一幅昭山朝輝圖命名為《山市晴嵐》,并題詩一首:亂峰空翠晴還濕,山市嵐昏近覺遙。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從此不須招。 瀟湘夜雨—永州城東 永州古稱零陵,因舜帝南巡崩于寧遠九嶷山而得名。因瀟水與湘江在永州城區匯合,永州自古雅稱“瀟湘”。 “涔涔湘江樹,荒荒楚天路。穩系渡頭船,莫教流下去。”(元·揭奚斯) 人在途中的苦楚。何人不在途中,何人不是人生旅途中的游子。千百年來,人們所鐘情的不知是山河的夜雨還是心靈的夜雨? 平沙落雁—衡陽市回雁峰 瀟湘自永州下行數百公里,到達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的回雁峰。 “山到衡陽盡,峰回雁影稀。應憐歸路遠,不忍更南飛。”由于古人地理思維的局限性,誤以為雁到衡陽不再南飛。當北方天氣轉冷,雁陣南行,南方則秋風送爽艷陽高照。 曠野平沙,蘆葦叢叢,常常引來雁陣棲宿。好一幅秋雁戲沙圖。 煙寺晚鐘—衡山縣城北清涼寺 湘江又北行百公里,經過佛教勝地南岳衡山。晚來風急,萬物入眠,唯寺內報時的古鐘,不時敲出悠揚洪亮的聲音。 江舟中的旅者在這種鐘聲中系舟或者遠行。 江天暮雪—橘子洲 瀟湘水涌向橘子洲,此地自古為長沙名勝,東望長沙,西瞻岳麓。 當大雪紛飛,白雪江天渾然一色,世間萬物寂寂無聲,江中商船落帆泊岸,雪光上的暮色煙霧一樣漂浮不定,人的心情也就格外地清冷,思想隨著雪花飄舞,那種清涼的悠閑也許是最接近冬雪本質的悠閑。 遠浦歸帆—湘陰縣城江邊 從橘子洲沿江北去,約遠70公里,便到湘陰。每當黃昏,遠山含黛,岸柳似煙,歸帆點點,漁歌陣陣,等待歸船的漁婦站在晚風斜陽中,襯托出一片溫馨悵望的繁忙景象。 洞庭秋月—洞庭湖 由湘陰北去,便是一望無際的洞庭湖。秋天的夜晚,月色如銀,天空不留任何痕跡,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鏡,風息浪靜。 天空和湖面相互映照,月光和湖光相互交融,泛舟湖上,則別有一番情趣,登上君山或者岳陽樓,想必又是另一種情懷。 漁村夕照—桃源桃花源對岸白鱗洲 自古瀟湘多佳勝 快來昭山體會一下 山市晴嵐之美吧! |
|